農曆中蘊含著濃濃的傳統文化,尤其是在月初,月半之時,往往顯得更為隆重,比如正月十五元宵節,二月十五花朝節,眼下到了三月十五,也是個非常重要的日子——財神誕。
在《封神演義》中有着這樣的片段,其中將趙公明封為“金龍如意正一龍虎玄壇真君”,職責便是掌管金銀財寶。依照鄉間習俗,三月十五為其誕辰,這一天彰顯着吉祥的氛圍,屆時無論是普通人還是商人,都會進行祭拜,希望可以帶來福氣,好運和財運。
三月十五“財神誕”,牢記:1不穿,2不空,吃3樣,添福添財添好運。三月十五是個祈福納財的日子,屆時民間也形成了諸多的習俗與講究,通過這些內容,表達了人們對這一節日的重視,也將人們心中的美好期許更加形象地表達出來。下面就讓我們來看看具體內容吧~
1不穿
不穿破洞的衣服
三月十五是個重要的日子,那麼在這樣的場合里,人們要穿着乾淨整潔的衣服,以示對節日的尊重。而破洞的衣服則顯得不夠正式,也會顯得不敬。而且破舊的衣服一直都被看作窮困,窘迫的象徵,在祈福的日子裡穿着顯得不太合適。
2不空
家裡的糧食不空
在過去,每逢三月十五這樣的日子,人們都要把家裡的糧食填滿,以此來象徵錢糧滿倉,生活富足。而若是糧食空空,則代表着生活困窘。當然從現實意義來看看,無論何時都要有“居安思危”的意識,家中時刻都要有餘糧,才能讓生活無憂。
錢袋不空
在過去,人們喜歡將錢袋裝得鼓鼓的,其象徵著“鼓財”,意味着錢財滿盈,財運旺盛。在三月十五這樣的日子裡,更要如此,來圖個好兆頭。所以屆時可以準備一些錢財裝到錢包里,以示納財。當然在生活中我們也有必要準備一些錢財,以備不時之需。
吃3樣
吃發糕
發糕是發酵食物的一種,其暄軟可口,而且蘊含著發財,發家的含義,是傳統節日里的常見食物。這個時節吃些發麵食物,也有助於健脾養胃,幫助消化。
1、準備一些南瓜,清理乾淨後,先在蒸屜上加熱蒸熟,繼而倒入料理機,其中打個雞蛋,然後攪打混合勻。
2、將其倒入模具中, 加入酵母,麵粉,再補充一些牛奶,接着通過蛋抽地攪拌,將其調成濃稠的麵糊狀。等待其發酵起來。
3、待其體積有了明顯的膨脹後,將一些紅棗放到裡邊,當然也可以用其他的果乾來代替。
4、蒸鍋裡邊提前加水並且煮沸,將其端進去,大火蒸四十分鐘,體積進一步膨脹,凝固成型,屆時就可以關火了。
吃餃子
餃子是“財神誕”這天的重要食物,其蘊含著招財納寶,財源滾滾的好寓意。而且其美味又營養,三月十五記得吃。
1、首先準備三枚雞蛋,逐一磕到碗里,用筷子攪拌,令其均勻混合好。接着開始對鍋加熱,熱透後放油,待油溫升起來後,將其倒進去,炒成塊後盛出來。
2、新鮮的西紅柿準備兩三個,先將外皮剝掉,再進一步切碎,將汁水瀝出,可以用來和面。
3、雞蛋需要進一步剁碎些,接着將其與西紅柿混合,再補充一些蔥花。另外在鍋里多燒點油,然後淋到蔥花上,接着撒些鹽,用筷子攪拌勻即可。
4、準備出麵皮,其中放入餡料,素菜餡比較散,在包的時候要捏得更加牢固一些。
吃生菜
生菜的口感清爽酥脆,吃起來十分爽口開胃,特別適合這個季節。同時其在人們的觀念里,又蘊含著“生菜,富有生氣”之意,所以三月十五也可以端上桌,圖個好寓意。
1、準備一棵羅馬生菜,將其層層分開後,在水中多次沖洗,直到乾淨後,瀝干待用。
2、另外準備幾朵香菇,清理過後,切成小塊,將其放到開水裡邊,煮三分鐘左右,熟透後關火撈出,並再次清洗掉髒東西,然後攥干。
3、鍋里倒油的時候,把蒜蓉也一起放裡邊,逐漸加熱時香味會更充分地釋放出來,接着在其中調入生抽,蚝油炒香。
4、香菇先在裡邊炒勻,再將生菜倒裡邊,補充一點鹽,然後快速炒到踏實時,馬上關火盛出來。
本文系小茉莉美食記原創,碼字不易,嚴禁不良自媒體抄襲、搬運。歡迎大家點贊,收藏和轉發!感謝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