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克力價格瘋漲!供應緊張讓甜品市場堪憂

2023年08月08日11:41:08 美食 1798

原委:近期,全球範圍內可可供應的緊張局勢導致了巧克力價格的劇烈上漲。種種因素,包括化肥成本上升和乾旱引發的水資源緊缺,使得科特迪瓦加納等主要可可生產國的可可產量大幅下降。


分析點評:這次可可價格的暴漲給甜品市場帶來了巨大衝擊。巧克力製造商不得不面對原材料成本飆升的艱難抉擇,必須將產品價格不斷上調。這意味着作為消費者,我們將不得不支付更高的價格來品嘗甜蜜的巧克力。然而,這對於普通人來說無疑是一種殘酷的剝削!

巧克力價格瘋漲!供應緊張讓甜品市場堪憂 - 天天要聞

然而,我們不能僅僅將責任歸咎於可可供應的緊張情況。巧克力行業應該自我反思,通過引進創新技術和尋找替代原料,減少對可可的過度依賴。同時,政府和科研機構也需要在可可產業上加大投入,提高種植技術,並尋求增加可可產量的有效解決方案。我們不能眼睜睜地看着巧克力變成昂貴的奢侈品,讓只有少數人能夠品味到甜蜜的滋味。


此外,唯有國際合作才能解決全球可可供應的問題。各國應該攜手合作,建立可持續的可可種植和供應鏈體系,以確保巧克力市場的穩定發展。這不僅僅是為了滿足消費者的需求,更要保護可可種植戶的利益,為甜品行業的繁榮發展創造有利條件。


巧克力價格飆升令人心痛,它代表着甜蜜和快樂,是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我們應當共同呼籲,爭取可可供應的穩定與公正,讓巧克力重新回歸到我們每個人的日常生活中!

美食分類資訊推薦

“武當山官方旗艦店”藍V賬號涉詐,引導消費者做法事!當地:非官方,已立案調查 - 天天要聞

“武當山官方旗艦店”藍V賬號涉詐,引導消費者做法事!當地:非官方,已立案調查

7月10日,有網友發帖稱,自己在某社交平台被認證為“武當山”的賬號詐騙,該賬號引導消費者做法事。當地有關部門回應大河報《看見》記者稱,該賬號非官方設置,系私企註冊,市場監管部門已介入調查。認證為“武當山”的藍V賬號被指詐騙背後公司註冊實繳僅500元據該網友描述,今年3月,其在某社交平台認證為“武當山”的賬號...
店員用洗蝦粉每天洗超百斤龍蝦!洗蝦粉是什麼?對人體有害嗎? - 天天要聞

店員用洗蝦粉每天洗超百斤龍蝦!洗蝦粉是什麼?對人體有害嗎?

7月9日,“店員承認用洗蝦粉日洗超百斤龍蝦”衝上熱搜。何為洗蝦粉,用洗蝦粉洗過的小龍蝦能放心吃嗎?科信食品與健康信息交流中心主任鍾凱介紹,洗蝦粉其實是工業草酸(“草酸AR分析純”粉末),用其清洗小龍蝦屬於違規操作。健康時報資料圖2019年,市場監管總局在關於使用草酸清洗小龍蝦有關問題的復函中強調,根據《食品...
清華本、牛津碩、南洋博在美團送外賣?美團回應 - 天天要聞

清華本、牛津碩、南洋博在美團送外賣?美團回應

正值畢業就業季,短視頻賬號“丁X昭頻道”發布多條身着美團騎手工服的視頻被廣泛關註:視頻中,丁X昭自述今年39歲,2004年參加高考,是清華本科、北大與牛津雙碩士、南洋理工大學博士,曾任新加坡國立大學博士後研究員,目前在送外賣……諸多名校光環與“騎手”身份形成反差,引發“丁X昭為什麼送外賣”等高熱話題。不少網...
米釀搭配拿鐵,麻糖融入飲品……武漢這家首店玩出混搭風 - 天天要聞

米釀搭配拿鐵,麻糖融入飲品……武漢這家首店玩出混搭風

極目新聞記者 張秀娟實習生 孔維權將傳統的米釀與咖啡混搭在一起,會是什麼樣的口感?近日,極目新聞記者走進位於武漢漢街萬達廣場的MiPoPo米釀門店,店內有不少市民前來打卡,品嘗米釀創新飲品。“我們是米婆婆米酒品牌旗下打造的特色飲品門店。去年8月,全國首家門店在武漢開業。”MiPoPo米釀品牌聯合創始人程序介紹,該...
全國啤酒氣象指數地圖首發 一杯啤酒解一夏暑 - 天天要聞

全國啤酒氣象指數地圖首發 一杯啤酒解一夏暑

中國天氣網訊 進入小暑節氣之後,全國各地也逐漸開啟了高溫、悶熱模式。 明天(7月11日)就是周五了,愉快的周末將至但各地氣溫依然火熱。中央氣象台預計,未來三天,河北、山東、河南、內蒙古、新....
5000張SIM卡被查獲!涉嫌偽瞞報品名,且無需進行相關實名認證 - 天天要聞

5000張SIM卡被查獲!涉嫌偽瞞報品名,且無需進行相關實名認證

近日,上海浦東國際機場海關關員在對進境快件進行監管時,一批申報為“塑膠卡”的物品引起現場關員的注意。經開箱徹查,海關關員發現該物品實際為SIM卡5000張,包裝完好、整齊放在紙箱中。此次查獲的SIM卡涉嫌偽瞞報品名,且無需進行相關實名認證。目前,該批SIM卡已被依法扣留,移交相關部門進一步處置。根據《中華人民共...
已下架!七大著名酸奶全軍覆沒,實為科技糖水,以後別再被騙了 - 天天要聞

已下架!七大著名酸奶全軍覆沒,實為科技糖水,以後別再被騙了

隨着生活條件的提高,大家的追求也從吃飽轉向吃好。而酸奶這種既好喝又有營養的產品,自然就受到了大部分家庭的青睞。可誰能想到,市面上竟然有過半數的酸奶不僅營養不達標 ,甚至還是危害健康的科技狠活!假酸奶扎堆最近,市場監管局接到不少消費者投訴,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