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保山市財政局最新數據發布顯示:2025年1-2月份,全市一般公共預算收入(以下簡稱財政收入)完成10.11億元,同比增收0.43億元,增長4.4%。其中,稅收收入完成6.59億元,同比增收0.36億元,增長5.8%,佔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的比重為65.1%;非稅收入完成3.53億元,同比增收0.07億元,增長2.0%。
數據表明,1-2月份,全市財政運行在經歷了開局首月小幅下跌之後,快速反彈,恢復正常軌道,向新向好態勢逐步確立,為奪取首季“開門紅”奠定了基礎。
那麼,其下轄各縣(市、區)又各自表現如何呢?下面,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首先,為了更直觀地了解和分析,回顧一下2024年1-2月份各縣(市、區)財政收入完成數據:
1.騰衝市(3.29億元 同比增長82.9%下同)、2.隆陽區(2.83億元 -31.6%)、3.龍陵縣(1.20億元 -6.0%)、4.昌寧縣(0.62億元 -43.1%)、5.施甸縣(0.48億元 9.8%)。
其次,再看看2025年1-2月份各縣(市、區)財政收入完成“成績單”:
1.隆陽區(4.57億元 同比增長61.4%下同)、2.騰衝市(1.97億元 -40.16%)、3.龍陵縣(0.93億元 -22.45%)、4.昌寧縣(0.68億元 10.25%)、5.施甸縣(0.50億元 3.2%)。
從各縣(市、區)財政總量來看:
1-2月份,隆陽區財政收入相比去年同期可以說是翻了天,憑藉61.4%的驚艷增速表現,財政總量快速擴張至4.57億元,由此成為全市唯一一個超2億元的縣(市、區),排名升至榜首。
反觀騰衝市則令人唏噓,財政收入由上年同期的暴漲而陷入大跌40.16%,同比減收1.32億元,財政總量也急劇萎縮至2億元以內,被原本身後的隆陽區成功反超2.6億元,退守次席。
與此,龍陵縣財政收入也跌破億元,僅完成0.93億元,雖然還是位居第三,但領先身後昌寧縣的優勢明顯縮小,只剩下0.25億元。如果不能徹底扭轉被動下滑局面,季度末被擠出前三甲的概率大大增加。
相比之下,施甸縣財政總量較低,只有0.50億元,且與身前龍陵縣的差距被進一步擴大,排名再次墊底。
從各縣(市、區)收入增速來看:
5個縣(市、區)增減不一,差距較大。整體呈現出“三升兩降”的增幅差異分化格局。其中:
騰衝市、龍陵縣同比下降,降幅分別為40.16%和22.45%,表現不為理想,也給能否順利實現首季“開門紅”抹上了一層陰影。
隆陽區、昌寧縣、施甸縣三地則表現優秀,分別增長61.4%、10.25%和3.2%,成為支撐全市大盤走出低迷、穩定向好的關鍵力量。
對於保山市各縣(市、區)2025年1-2月份的財政表現,您有什麼看法呢?歡迎在下方評論區留言吧。
原創文章,頭條首發。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和本文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