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源:本文陳述所有內容皆為可靠信息來源贅述在文章結尾。
4月10日,三大國際信用評級公司之一的惠譽,將中國的評級展望由“穩定”,改為了“負面”。
美財政部長耶倫每一次訪華都抱着目的而來,而我國早在與美國的一次次交往中,認清了美國胡說八道,毫無信用的本質。
中國不願意購買美債,在對美關係中作出讓步,耶倫每一次失望而歸,美方都會出台針對我國的行動。這些舉動的意圖十分明顯,威逼我國服軟。
不同於以往的“小打小鬧”,美國這一次將重拳落到了金融問題上,國際金價動蕩,人民幣跌破7.28,銀行信用遭降級,中國要被全面收割了嗎?
世界三大評級機構為美服務
標準普爾、麥迪投資者服務公司和惠譽國際信用評級公司,被譽為最具影響力的信用評級機構,但像國際原子能機構一樣,看似公平公正,實際已經被美國把控,成為愚弄世界的工具。
2008年爆發的全球金融危機就是最好的例子。三大信用機構為“房地產證券”粉飾外衣,給“債務抵押債券”打出3A評級。
而作為普通投資者可不懂裡面的彎彎繞繞,他們看到的是集銀行、經濟學教授、股票和期貨交易所、評級機構等8大部分組成的龐大系統,經過仔細分析、數據論證後作出的專業判斷,具有一定“權威性”。
誤信了三大機構作出的判斷,世界各地的銀行和投資基金都遭受了一波收割。
08年的金融危機才過去16年之久,昔日的慘痛歷歷在目,美國卻又一次把寶押在了惠譽身上。這一招老套,卻十分管用。
當惠譽將我國的評級展望調整為“負面”的消息公布出來,我國無法反抗,已經掉入了美國布置的政治經濟陷阱。
為什麼這樣說?
因為惠譽的評級是一個“自我實現的預言”,它所認定的我國“評級負面”,將是一個未來會出現的預測。
這一招不可謂不歹毒。
惠譽認為中國的房地產、人口、國家債務以及經濟增長率問題,都給我國的公共財政帶來風險,導致我國經濟前景“惡化”。
利用心理和傳播學知識,美西方國家利用惠譽在世界各國人民的心上,烙下中國“中國經濟前景惡化”的印記,或許是打着驗證“預言”的目的,負面消息可能誘發對中國不利的行為。到那時,假的也變成了真的。
一個毒計下去,時隔一周時間,也就是4月17日,美西方國家又利用惠譽對我國國有銀行下手。
中國銀行、農業銀行、工商銀行等6大銀行的評級展望,統統被調到了“負面”,就連我國的騰訊、中石油、三峽集團、阿里巴巴等企業也都沒有放過。
搞臭中國的名聲只是美國的第一步,那麼,美國更為歹毒的第二步落到了哪裡?
傷敵一千,自損八百,美國加息收割世界
據財聯社報道,美聯儲主席鮑威爾近日的多次公開講話,都在暗示降息延後論已“蓋棺定論”。
美國已經連着加息近2年時間了,並且曾經用加息的手段搞垮了埃及和斯里蘭卡等等。
2年間,美國加息的確對遏制國內高通脹起到了一定作用,但它的危害卻在持續加深,比如更多的人把錢存在銀行吃利息,也因為利率高沒有企業願意貸款擴張……
加息對各國有危害,美國也逃不掉。當銀行的借貸利率逐漸接近美債的利率,或者有可能超過美債利率,大量的國家就會拋售美債,有可能造成拋美債潮,引起美債崩盤。
但是美國另有手段。此前,布雷頓森林體系中黃金與美元掛鈎,美國統治全球金融長達20多年,即使後來兩者脫鉤,美方對國際金價的走勢也不容小覷。
近段時間,國際金價暴漲暴跌,有人質疑是美國收割世界的遊戲,跟美聯儲的政策有關。
這可不是美國虛晃一槍的招數,幾番操作下來美方打起了匯率戰,美元走強,人民幣下跌,跌破7.28。
而這一切變動,加上美國利用惠譽降低中國的評級,只會讓更多人不看好中國經濟的前景,如此美國就能堂而皇之地利用高利息,打壓我國持有大量美債的企業。
例如,碧桂園、萬科等中國企業,只要沒能續貸或無續貸能力,就會一個個暴雷,從而引起我國房地產危機。
中美金融戰全面打響,美國的計策環環相扣,我國該如何應對?
時間會給出答案
雖然真正出問題的是美國銀行,摩根大通、富國等以及各大中小銀行,但世界三大評級機構卻為美國打掩護,並未降低它們的評級展望。
然而,34.5萬億的美債規模,以及長期加息帶來的種種問題,短時間內美國能夠遮掩過去,卻無法永遠瞞住世界。
而我國在國九條等好政策的支持下,必能保持經濟活力,用事實和數據打破美國的抹黑,讓世界各國看看中國的世界潛力。
只要拖下去,輸的人必然不是我們。
參考資料:
光明網:巴西學者:惠譽下調中國主權信用評級,背後是根深蒂固的經濟政治利益.2024-04-16
金融界:惠普:中國大型銀行在全球重要性評級中逐步接近國際標準.2024-04-17
財聯社:鮑威爾噤聲期前最後演講“鷹聲嘹亮”:降息延後已“蓋棺定論”?2024-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