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國外車企越來越頻繁地來到中國?

2023年09月28日17:34:04 財經 1371

“每當中國決定做某件事時,它一定會在這個行業做得很好。這適用於所有經濟領域和行業。”

“中國的創新活力帶動了全球汽車產業的轉型和發展。世界上沒有其他地方的研發速度如此之快。”

“當我與我們的中國團隊面對面時,我真正感受到了這種創新速度,作為一家公司,如果你想保持競爭力,你需要這種中國速度。”

“在汽車行業,只有上下游企業共同努力才能取得理想的成果,沒有一家企業能夠單獨做到。”

毫無疑問,中國已經成為全球車企,尤其是正在進行電動化轉型的車企最重要的市場。今年4月的上海車展有效確認了中國市場作為潮流引領者的新地位,也讓一群多年未見的國外領軍人物爆發了。

隨後,國外車企高管團隊前往中國政府、合資企業等地,就未來電動化發展規划進行深入交流和探討。近期,隨着慕尼黑車展和歐盟打假調查的熱點新聞仍在,又一家外資車企高管團隊現身中國。


為什麼國外車企越來越頻繁地來到中國? - 天天要聞


據社交平台信息顯示,沃爾沃汽車總裁兼首席執行官羅文進與沃爾沃汽車董事會來華共商新能源發展。伴隨着幾張圖片和長篇文字描述,兩條極其重要的信息被揭示出來。為什麼國外汽車品牌如此頻繁地來到中國?這家公司新能源發展需要中國什麼樣的力量?

這是沃爾沃引發的思考,也是所有傳統車企面臨的問題。

深度擁抱中國市場

如果說,由於過去三年全球交通中斷,國外汽車品牌未能充分了解中國汽車市場的動態。所以,從今年開始,中國汽車工業立刻顛覆了他們的認知。也讓中國電動汽車迅速獲得國際市場關注,極大重塑了全球市場格局。

最重要的一點是,中國新能源汽車的發展正在挑戰老牌傳統車企,並重新定義消費者對新能源汽車的看法。尤其是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的快速增長和全球擴張,將中國電動汽車推向了全球電動汽車革命的前沿,對全球汽車版圖產生了深遠影響。

電動汽車在中國的擴張不僅擾亂了全球汽車格局,還刺激了創新和進步。過去十年,隨着電動汽車在全球的普及,中國新能源領域一直走在前列,不斷突破界限、樹立新標杆。因此,擁抱這些變化並促進合作將是釋放電動汽車全部潛力的關鍵。


為什麼國外車企越來越頻繁地來到中國? - 天天要聞


隨着電動汽車技術的不斷發展和強大的供應鏈,中國車企正在積極落實國際市場。例如,吉利收購沃爾沃汽車,讓這家中國汽車公司在全球擴張中獲得了強大的優勢。類似的“合作”使他們能夠收集有價值的數據和見解,以了解當地市場的差異並進一步升級他們的產品。

同樣,反應靈敏的國外車企,尤其是那些與中國車企合作密切的車企,在了解這一趨勢後,也迅速通過類似的策略做出了調整。例如,大眾汽車與中國電池製造商或電動汽車公司建立了合作關係,以確保其縮小差距並在全球舞台上保持競爭優勢。

羅文金此次攜董事會成員訪華,一定程度上說明了沃爾沃汽車對中國市場和電動化的重視。這也指出了一個非常重要的方向,就是羅文金之前所說的“不同市場的競爭,關鍵是要了解全球戰略,然後在本地實施戰略”。

無論是老牌傳統車企,還是面對新能源汽車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外資汽車品牌,如何扭虧為盈都是一個難題。我們看到,無論是大眾豐田、通用本田,甚至是其他發展較慢的汽車公司,他們在電氣化轉型中都陷入了停滯。

主要原因之一是觀念和效率的缺失。在這一點上,沃爾沃是領先者。作為最早致力於可持續發展的車企之一,沃爾沃承諾到2030年成為全電動豪華品牌。這似乎是一個漫長的過程,聽起來沃爾沃的電氣化才剛剛開始,但它並不是案件。


為什麼國外車企越來越頻繁地來到中國? - 天天要聞


據外媒此前報道,“經吉利控股集團授權,沃爾沃汽車正準備發起電動閃電戰”。兩家公司強強聯手,為沃爾沃電氣化發展提供沃土。

過去幾年,沃爾沃一直在電動化方面發力。 2021年,我們將推進全系列車型的電動化布局。產品系列涵蓋48V混合動力系統,擁有XC40和C40兩款純電動車型。如今,純電動系列三款產品EX90、EX30、EM90也相繼推出,豐富了純電動產品系列。

幾十年來,我們已經看到了沃爾沃的勞動成果,並且電氣化的承諾是切實可行的。這些努力也得到了積極的反饋。 2019年以來,沃爾沃汽車純電動和混合動力車型在整體車型中的佔比逐年上升。 2023年1月至8月,沃爾沃汽車純電動車型銷量同比增長24%。 %。

在中國這個全球參與度最高、競爭最激烈的汽車市場,我們看到了許多最具突破性和競爭力的中國新能源產品脫穎而出。像沃爾沃這樣的外資品牌只有更加深入地擁抱中國市場,打造快速迭代、更貼近市場變化的產品,才能在電動化時代站穩腳跟。關鍵是本地化能力

電氣改造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長期以來,業內人士一直在尋找答案。外資車企如何在中國建立優勢?老生常談的答案是,重點關注技術創新、產品研發、服務提升、品牌建設、深化合作以及適應中國市場的戰略。實質是加大對華投資。

作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車市場,中國是未來出行的關鍵推動者,也是數字技術的領導者。逐漸成為全球車企在新能源領域實現技術創新和供應鏈布局的主陣地。這就是為什麼一些世界上最大或領先的汽車公司在中國大力押注的原因。


為什麼國外車企越來越頻繁地來到中國? - 天天要聞


例如,大眾集團今年投資約75億元成立大眾(中國)技術公司,寶馬總計投資100億元建設第六代電池項目,梅賽德斯-奔馳正準備對其北京工廠進行現代化改造,而特斯拉宣布將在上海新建超級儲能工廠等。

“把中國作為產業鏈基地,通過在中國的布局,享受國內產業的發展效益和競爭優勢,切實提升全球競爭力。”無論是傳統豪華品牌,還是領先的電動汽車企業,都在中國“加大投入”,“搶佔”中國新能源產業鏈。

在本土化策略上,沃爾沃也毫不遜色。 “中國作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車生產國和最大市場,是沃爾沃電氣化、智能化轉型創新的沃土。”在通過上海設計中心、亞太軟件集成中心等機構加強創新能力的同時,我們還與華為科大訊飛高德等優秀的中國技術合作夥伴進行了合作。

尤其是上海設計中心的落成對於沃爾沃來說至關重要。這是繼瑞典哥德堡加利福尼亞州卡馬里奧之後沃爾沃在全球的第三個設計中心。擁有從概念到量產的全流程汽車設計能力,旨在成為亞洲最全面的全球汽車品牌設計工作室之一。 。

沃爾沃EX90卓越版從斯堪的納維亞自然和亞洲藝術中汲取靈感,充分展現了上海設計團隊快速成長的能力和實力,打造出更符合消費者習慣的新時代產品。可以說,沃爾沃已經在產品、質量和技術上做好了充分準備,以便在市場競爭中佔據主動。


為什麼國外車企越來越頻繁地來到中國? - 天天要聞


對於國外汽車品牌來說,中國新能源汽車品牌的成功之路是有據可查的。就是用更有特色的技術實力、更清晰的產品矩陣、創新的渠道服務模式和價值體系標準,打通價值鏈各個環節,展現新的品牌形象。

沃爾沃有這樣的意識和實力。EX90、EX30、EM90產品陣營已初具規模。三電實驗室、上海設計中心、亞太軟件集成中心三大工廠均取得了第一成果。 “直銷+經銷商”模式不斷積極探索,結合全球市場的穩定和強大的輸血能力,沃爾沃掃清了障礙。

作為一家全球汽車公司,誰對沃爾沃凈化空氣最重要?從近年來合資品牌的表現來看,大多數合資企業無法依靠外資來完成其電氣化轉型。羅文金表示:“中國不僅是沃爾沃汽車全球最大的單一市場,也是沃爾沃的第二故鄉。”在家鄉,我們要依靠家鄉人民的力量。

目前,沃爾沃在研發、設計、製造等多個領域已形成本土人才庫,沃爾沃中國的高管團隊也進行了調整。更重要的是,中外股東始終達成良好共識,將繼續深化合作,發揮最大協同效應。

在風起雲湧的新能源汽車時代,無論是電動車企高舉大旗,還是傳統老牌車企各顯雄心,都將在這場博弈中全力出擊。已經走在前列的沃爾沃,正在通過創新構建新的語境,告別舊時代,迎接新時代。


圖片來源於網絡,侵刪。


原創不易,歡迎轉發!


對此你有什麼看法?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評論!

財經分類資訊推薦

摩根大通首席執行官:關稅影響仍可能導致經濟衰退 - 天天要聞

摩根大通首席執行官:關稅影響仍可能導致經濟衰退

當地時間5月15日,摩根大通首席執行官傑米·戴蒙表示,隨着關稅影響持續衝擊全球經濟,經濟衰退仍有可能出現。戴蒙當日接受採訪時稱,希望能夠避免這種情況,但目前他不會排除這種可能性。如果真的出現經濟衰退,不知道它會有多嚴重,也不知道會持續多久。 報道稱,特朗普政府的關稅政策已經讓市場震蕩了一個多月。戴蒙表示...
十萬億銀行股“市值狂飆”,公募私募“措手不及”? - 天天要聞

十萬億銀行股“市值狂飆”,公募私募“措手不及”?

銀行板塊在近期的快速上漲,甚至連行業內人士也不太了解其背後的原因。但這就是事實,浦發銀行、上海銀行、江蘇銀行、農業銀行、工商銀行、成都銀行、建設銀行、中國銀行等一批銀行紛紛創下A股上市以來最高點。以工商銀行為例,該行最新復權價格超過7.2元,妥妥的超過了當年上證指數6000點時的高峰股價(下圖)。這還只是近...
獨家!建信理財原總裁回歸總行,還有一名副總裁也將變動 - 天天要聞

獨家!建信理財原總裁回歸總行,還有一名副總裁也將變動

作 者丨楊希編 輯丨周炎炎5月15日,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獨家獲悉,建信理財原黨委副書記、執行董事、總裁馬勇已回歸建行總行,出任審計部資深經理。近期,建信理財管理層密集變動。據記者了解,或與建信理財近兩年在銀行理財行業表現平平有關。本次建信
從茶飲到潮玩 消費企業逐鹿港股 - 天天要聞

從茶飲到潮玩 消費企業逐鹿港股

多次衝擊資本市場未果的綠茶,終於要圓夢港交所了。截至目前,綠茶集團已經停止認購,IPO融資認購倍數達到282.11倍,融資認購金額為341.51億港元。綠茶集團此次全球發行約1.7億股,招股價為7.19港元/股,預計凈集資額最高約12.1億
美債“灰犀牛”狂奔 - 天天要聞

美債“灰犀牛”狂奔

“政府不是問題的答案;政府正是問題所在。”1981年1月20日,美國第40任總統羅納德·里根在就職演說中發出靈魂拷問,最終在美國一語成讖。1985年,美國從凈債權國變為債務國,結束了自1914年以來作為凈債權國長達70年的歷史。短短四十年後
大漲!重返3400 - 天天要聞

大漲!重返3400

經歷了4月7日的大幅調整後,5月14日午後A股再次出現異動拉升走勢,其中,上證指數重返3400點上方,逼近今年3月19日的階段性反彈高點3439.05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