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魏家涼皮創始人與高管互拋“黑料”引發關注,此事還牽扯出二人上千萬元的金錢糾紛,以及魏家涼皮負債超兩億的處境。出生24年的魏家涼皮曾嘗試多業態發展,做涼皮、開便利店、賣咖啡、開漢堡店等,看似風光的背後卻因此次“出圈”展現憔悴一面。分析指出,無論內鬥事件是否為真、結局如何,維護品牌不受傷害才是關鍵。
供應鏈公司鬧獨立?創始人與高管出分歧
社交平台中流傳的一份公告揭開了魏家涼皮不為人知的一面。近日,魏家涼皮運營公司西安華榮魏家餐飲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魏家涼皮”)發出的一份公告引發關注,其中顯示,“西安夏春商貿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夏春”)法人李春林,因為個人原因不再與魏家有任何關係,近期及以後動態均屬其個人行為,與公司無關,公司不承擔因此造成的所有直接或相關責任。”7月30日,商業那點事兒小編查閱了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和信用中國,發現夏春的法定代表人仍是李春林。
據新浪財經報道,魏家涼皮此前依託夏春建供應鏈系統,由夏春向供應商採購餐飲原材料後,再供貨給魏家涼皮。而李春林加入魏家涼皮後,以職業經理人角色全權負責魏家涼皮日常運營,經常以“親哥”稱呼魏家涼皮創始人魏文軍,二者更是打了15年遊戲的“兄弟”。
昔日親如兄弟的二人,如今到如此田地,與公司的供應鏈存在一定關聯。除上述聲明外,二人的聊天記錄截圖同樣流傳到了社交平台上,從其溝通內容來看,矛盾的起因是李春林提出拆解魏家涼皮供應鏈,重建新公司“做供應鏈金融”,但該方案被魏文軍駁回。
具體來講,李春林指出,夏春三個月賬期資金成本約為年化5%,摺合每年賬期資金成本為20%左右。為解決此問題,李春林建議在其妻子名下註冊建立“新公司”,李春林會“找幾千萬”注入新公司中,在名義上與魏家涼皮和西安夏春商貿切割,財務不和魏家涼皮總公司來往。在資金運營上,節省下的利潤由魏家涼皮和資金方按1:1分配。
而魏文軍拒絕了上述方案,並提出將夏春劃轉給李春林,成為其個人獨立公司,劃轉後夏春按照市場價格向魏家涼皮供貨。但條件是,李春林需要接手夏春商貿的全部資產及負債,並且需要處理好員工安置和與魏家涼皮隔離關係等問題。李春林則認為,自己重建供應鏈公司並不是為了獨立,而是為了優化供應鏈、控制成本,而且有助於對外拓展業務。
對此,小編聯繫到魏家涼皮,但截至發稿並未收到回復。據了解,魏家涼皮誕生於1999年,總部位於古都西安。旗下擁有魏家涼皮、魏家便利、魏客咖啡、魏斯理漢堡、劉老三肉夾饃等餐飲品牌,並引進鱘一燒肉和九本しんいち居酒屋等餐飲品牌。
負債超兩億?品牌不應受“內鬥”影響
關於魏家涼皮供應鏈的分歧只是一條導火索,不止牽扯出了兄弟二人過往的“愛恨情仇”,更是將這一切起因指向了魏家涼皮的“債務危機”。
在魏文軍看來,與李春林相識的近14年中曾多次被李春林“坑害”。上述聊天記錄顯示,魏文軍稱,李春林多年來為其和公司帶來不少損失,例如,李春林通過與負責顯示屏的工作人員對接從中盈利;李春林讓魏文軍認識的一人士向魏文軍借款150萬元未追回債款;李春林後又介紹另一人“忽悠”魏文軍做金融放貸,對方收了450萬元分文未還,以及公司因為李春林向百度外賣投資450萬元成了“爛賬”等,二者之間涉及金額達上千萬。另外,魏文軍還控訴李春林拿着其付的薪酬做違背魏文軍和魏家的事。之後,魏文軍直接甩出“你不再是我兄弟”的狠話。
不過,故事的另一主角也有自己的一番說辭。聊天記錄顯示,李春林稱魏文軍答應投資自己500萬元卻未兌現,逼其走進死胡同,是李春林一直在保護魏文軍,為魏文軍的員工做心理輔導,並表示魏文軍“一直困在金錢裡面”“比資本更厲害、更黑暗”。對於上述說法,根據新浪財經報道,魏文軍回應稱:“一個人天馬行空給你講一堆想法,讓你投資500萬,你只是隨口符合一句‘那你去干吧’,對方就認為你承諾他了,如果是你,你會不會跟我一樣?”
從魏文軍和李春林二人的說辭來看,二者之間牽扯了不少金錢糾紛,而李春林所說的“魏文軍一直困在金錢里”並非空穴來風。在魏文軍的諸多條控訴中,記者注意到,魏文軍提到自己和魏家涼皮欠外債2億多,只剩下魏家涼皮了。而這句話,似乎也從一定程度上指出了魏家涼皮如今的處境。
在餐飲圈摸爬滾打24年的魏家涼皮,近些年一直較為低調地不斷拓展業務。窄門餐眼顯示,魏家涼皮現有門店共273家,分布在14個省份、30個城市,其中大本營陝西省門店佔比超五成。另外,除了涼皮門店之外,還有便利店、咖啡廳、漢堡店等,魏家涼皮涉及了多個業態。
在業內人士看來,餐飲界中高管發生內鬥也有先例,其中更是不乏對品牌產生負面影響的案例。對於魏家涼皮而言,若創始人與高管產生分歧一事未真,無論二者之間的紛爭走向何方,確保品牌不受到傷害才是最重要的。
張天元/文
圖片來源:魏家涼皮總部微博截圖、新浪財經截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