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來到7月上旬,退休人員期待已久的2025年養老金調整通知公布了嗎?在查詢人社部官方網站後發現並沒有公布,看來咱們還是得再等上一等。說實話,今年的養老金調整工作節奏偏慢,往年這個時候早就公布了,甚至各地都已官宣各自的具體調整方案,可今年連全國整體調整比例是多少還存在懸念。
2024年的全國調整比例是3%、2023年為3.8%、2022年為4%、2021年為4.5%、2020年和2019年都是5%。可以看出最近幾年的平均上漲比例呈現逐步下降態勢,使得不少人擔心今年將延續這一趨勢,同去年一樣出現較大幅度的下滑。
前段時間,國家統計局公布了2024年城鎮單位就業人員平均工資及漲幅。其中,非私營單位職工的年平均工資是12.4萬元,同比上漲2.8%;私營單位職工的年平均工資是6.95萬元,同比上漲1.7%。
將兩類不同單位性質職工的平均工資漲幅再平均一下,得出的數字是2.25%,四捨五入後為2.3%。如果以該數字作為2025年養老金調整的參考,那麼今年還真有可能在去年的基礎上再下降不少,也就是全國平均調整比例從3%降至2.3%。
果真如此,對廣大退休人員不是一個好消息,2.3%的漲幅很難讓大家的養老金有較大幅度的增加。
不過,退休人員的養老金並不是與城鎮職工的工資漲幅一一對應的,特別是2024年3%的增幅已經比較低了,不可能一直往下降,應該會有一個最低增速要求,觸碰到了後就不再收窄了。
根據本人估計,這個閾值可能是2.6%,所以2025年的養老金整體調整比例不太會低於此,預計全國平均上漲比例在2.6%至3%之間。
假設今年按照2.8%上漲,那麼是不是意味着所有人的養老金都會在現有基礎上增加2.8%,如月入2000元的加56元、月入3000元的加84元、月入4000元的加112元呢?
肯定不是這樣的。
養老金調整已經形成了相對固定的模式,各地會圍繞全國平均調整比例制定具體調整方案,通常採取“定額增加、掛鈎增加和傾斜增加”相結合的方式。其中,掛鈎增加又會分成掛鈎累計繳費年限增加和掛鈎月基本養老金增加兩類;傾斜增加也是分成兩類,即高齡傾斜增加和邊遠艱苦地區增加。
一般來說,年齡達到一定標準可以享受高齡傾斜增加額,額外獲得20元至50元的增幅,提升上漲比例。同時,你所領取的養老金在當地,記住,是當地屬於較低水平,那麼漲幅較高,相反,上漲比例大概率達不到2.8%的平均值。
仔細想想,國家對退休人員是很關心的,這兩年職工工資的上漲速度很慢,不少人甚至面臨裁員、失去收入來源的局面,可養老金不僅每月按時到位,一分不少、一天也不拖延,而且每年或多或少會增加一些,平均上漲比例肯定是高於物價增速的。
因此,大家應該多理解政策制定者的用心與考量。儘管養老金調整比例受多種因素影響,近年有下降趨勢,但國家始終在儘力保障退休人員生活,平衡各方利益。
養老金調整模式的多元化,兼顧了公平與激勵,讓不同情況的人員都能受益。即便漲幅未達個人預期,但穩定的增長與按時發放,已給予退休人員堅實的生活保障。所以退休人員不妨放寬心,相信政策會持續優化,未來養老生活也會更有盼頭。
以上純屬個人觀點,歡迎關注、點贊@王五說說看,您的支持是對原創最好的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