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聯社7月6日訊(編輯 笠晨)十大券商最新策略觀點新鮮出爐,具體如下:
中信證券:目前市場環境和氛圍有一些2014年底的影子 只缺一個點火催化
中信證券策略團隊發布報告稱,目前的市場環境和氛圍有一些2014年底的影子,包括:投資者在港股、小微盤和產業賽道已經積累了一定的賺錢效應,新發產品開始溫和回暖;非金融板塊盈利預期趨近於底部,投資者耐心有所好轉,信心還有待恢復;反內卷和提振內需成為政策目標的明牌,具體政策的出台和思路調整隻是時間問題,“十五五”規劃可能展示新的政策路徑。市場目前缺的只剩一個點火的催化,可能是中美政策超預期,或者科技產業新變化。從配置角度來看,中報季我們還是維持三條思路,一是具備超強產業趨勢特徵的行業,關注ai和創新葯;二是業績和估值匹配驅動的行業,關注通信和電子中的北美算力鏈、有色和遊戲;三是帶有一定主題和持倉博弈性質的行業,關乎軍工和反內卷相關的新能源。整體而言,有色、ai硬件、創新葯、遊戲和軍工的輪動可能還是中報季的主旋律。
國金證券:從長期視角看人民幣國際化下的大金融板塊的重估會繼續
近期政策端對“反內卷”關注度上升,背景是2025年以來,工業的投入項的用電量持續慢於產出項的工業增加值的同比增速,自發性“反內卷”可能已經在進行中。“反內卷”政策的具體影響可能會因行業而異:本輪過剩產能很大一部分集中在光伏、鋰電、新能源車等中高端製造業領域,全球視角下屬於優質產能和先進產能,未來仍面對需求增長,直接出清的概率較低,“反內卷”政策在上述領域中的效果可能會相對較弱;而對於傳統產能佔比相對更高、產能利用率較高且產品價格處於低位的行業,“反內卷”政策效果通過產能利用率的限制就能對企業盈利起到明顯作用。如果以2016年以來產能利用率和ppi同比分位數作為篩選標準石油和天然氣開採行業、化學纖維製造、黑色金屬冶煉與壓延行業的產能利用率分位數處於歷史高位,同時目前的價格水平相對偏弱。
當下當全球製造業向上而國內開啟“反內卷”時,對於中國投資者而言實物資產的領域將更為廣闊,而中國經濟在海外需求回升下形成生產-消費的良性循環的概率更大。當然,由於全球脫虛向實開啟,金融市場的流動性衝擊反而可能成為階段性風險,近期應該關注美元的反彈(債務上限提高後,財政部發債帶來的衝擊)。因此,我們對於當前資產配置的推薦如下:第一,同時受益於海外實物資產需求上升、國內“反內卷”政策推進的上遊資源品(銅、鋁,油)及資本品(工程機械、重卡、叉車),中間品(鋼鐵、化纖);第二,消費上,量比價格重要:酒店餐飲、旅遊休閑、品牌服飾、專營連鎖,新消費的個股機會仍值得挖掘;第三,從長期視角看人民幣國際化下的大金融板塊的重估會繼續,但是未來股權將優於債權人,建議關注非銀金融。
華安證券:“反內卷”行情能否成為新主線?
短期存在外部風險擾動,一是7月9日對等關稅談判美與其他經濟體談成概率較小,二是美國就業數據強勁繼續支持美聯儲暫停降息,市場預計延續震蕩。配置上,“反內卷”行情受基本面制約,時間和空間均有限。繼續看好銀行保險趨勢性行情,同時關注景氣支撐(稀土永磁、貴金屬、工程機械、摩托車、農化製品)和地產估值修復機會。
中泰證券:“反內卷”政策對市場影響幾何?
“預期管理”是本次“反內卷”政策的主要手段,大宗商品或難以複製2016年供給側改革牛市。結合兩次會議精神,可預計中期目標或是通過政策協調構建國家級行業龍頭與協會體系,強化中央對各地去產能和控價的監管。然而,從基本面看,當前周期性商品價格下行的主因仍是需求側疲軟——居民收入和房地產市場繼續低迷。從產能角度看,目前煤炭、鋼鐵等傳統周期性行業的“落後產能”已基本出清完畢,加之上市公司併購重組/央國企整合也基本完畢,行業集中度顯著提升。在此背景下,通過行政手段進一步出清產能的空間已極為有限。結合當前宏觀與行業結構背景,在需求疲軟與產能結構調整空間有限的現實條件下,依靠政策導向產生的市場預期提振,商品與周期股的走勢將更偏向“階段性、有限幅度”的反彈,而不是形成2016年級別的持續性上漲行情。
當前市場仍處于震盪區間,尚未開啟主升行情。結構上,投資熱點依然集中在科技、軍工以及國央企和公用事業等紅利板塊,這些資產享受到政策穩健帶來的收益,並通過“美股資金迴流”進一步增強。1)科技板塊:7月科技或成為彈性主線。一方面,朗普政策不確定性降低、“大而美”財政法案引發美元資產迴流,這將支撐美債收益率下行與納斯達克上漲,有利於科技類海外映射持續回暖。另一發麵,國內“十五五”規劃將科技置於核心地位,與此同時公募基金調倉已尾聲,為半導體、算力、服務器等與ai國產替代相關板塊提供資金環境支撐。
2)軍工板塊:在北約提升國防預算至5%目標和國內9月3日高規格閱兵預期的推動下,海外訂單增多,軍工股有望持續表現。3)國央企和公用事業等紅利板塊:鑒於地產內生動能減弱、貿易融資端及轉口貿易走弱,加之貨幣與財政政策保持定力,以及監管從嚴,債券、國央企及公用事業板塊在三季度具備較好配置價值。
廣發證券:如何看本輪“反內卷”?
雖然本質都為“供給側”調節,但本輪“反內卷”涉及行業與歷史限電限產有所不同,除了傳統意義上惡性競爭的工業品之外,還有光伏、汽車等新的領域,這些行業並沒有歷史經驗參考。
本輪市場對於“反內卷”的形式和力度也存在觀望期,未來行情斜率的提升還需要看到進一步堅決推進的政策信號(級別提升、納入地方政府考核、中央督察等等)。工業品(水泥/鋼鐵)的行情可以直觀觀察價格,高頻跟蹤可驗證、也是歷史上股價上行的同步指標。
而光伏、新能源車等行業可以觀察產量增速、價格以及產能利用率,部分供給壓力大的環節需要看到政策執行的持續性才能評估周轉率能否企穩,不過股價往往會同步周轉率拐點、領先於利潤增速或roe的拐點。需求側的驗證影響本輪“反內卷”行情的廣度與深度,今年仍需觀察年內廣義財政/gdp的比重能否進一步提升(總量需求),或相關反內卷行業的需求側有沒有結構性企穩的跡象(結構需求)。
華西證券:下半年央行降准降息仍有空間 a股穩中向上趨勢不變
短期來看,全球市場定價核心在於7月9日美國與各國貿易協定進展,此前美國總統特朗普表示不考慮延長關稅豁免最後期限,但此種表態也可能是一種談判策略,美國對部分國家關稅也有延期可能。上半年我國經濟增長動能強勁,全年經濟增速目標達成的壓力減輕。然而對於下半年而言,無論關稅最終結果如何,出口對增長的拉動力都會比上半年減弱,國內政策重心仍在“穩增長”。美聯儲三季度降息可能性較大,國內貨幣政策寬鬆空間也有望打開,寬裕的流動性有助提升權益資產估值。中期來看,政策深化“反內卷”是優化產業供需格局和推升ppi重回上行的重要驅動,有利於a股中長期盈利預期改善。
行業配置上,關注兩條主線:1)中報業績預期有望向好方向,如:風電、火電、機器人等;2)前期海外英偉達產業鏈突破新高,可期待國產鏈補漲行情。主題方面,建議關注併購重組相關。
國泰海通:橫盤整固 蓄力新高
大勢研判:橫盤整固,是為蓄力新高。我們判斷下一階段,股指短期仍有一定空間,但此時股指或橫盤整固為主,不再是短期看點,聚焦結構:1)7月4日,特朗普再次向全球發起關稅威脅,前期地緣緩和的預期,有所波折反覆;2)上半年表觀經濟數據尚可,短期出台進一步規模性經濟舉措必要性下降;3)股市在估值水平整體提高後,中報季臨近,也需要進一步檢視增長水平;4)6月以來,ipo受理數量與計劃募資規模顯性抬高;上市公司披露計劃減持規模有所提高;交易所修改st股票漲跌幅寬度。以上邊際的變化,均有望令股市短期預期上修放緩,交易進入相對平衡的階段。但要清晰,橫盤整固是為蓄力新高,這與我們戰略看多中國股市並無相悖,股市並非今日起漲,也有夯實必要,貼現率下降推動中國股市走向“轉型牛”將在金秋時節進一步表現。
主題推薦:1、限產穩價:綜合整治內卷式競爭箭在弦上,格局改善周期品預期升溫,供需矛盾突出的光伏/鋼鐵/生豬有望受益。2、低空經濟:民航局成立專項工作小組,有望加速產業規劃、適航審定與應用場景落地,看好低空基建/空管/通航運營。3、ai新基建:海外雲廠商資本開支預期上修與國內智算中心建設加速,看好光模塊/光器件/國產算力。4、海洋經濟:政策發力向海圖強,看好海洋能源資源開發利用與受益海洋科技自主創新的海工裝備。
中銀證券:市場中樞或逐步抬升
a股在行業層面實現“權重搭台,科技成長唱戲”的經典結構,從整體上有助於a股實現“中樞”抬升。行業“反內卷”有望從供給端改善名義經濟增速偏弱的局面,但風格切換的持續性有待進一步觀察。本周市場在相對充裕的資金面環境支撐下延續震蕩上行趨勢。周中“反內卷”行情一度引發市場關注。我們認為,行業“反內卷”的手段或有望從供給端的角度改善當前國內經濟名義增速偏弱的局面,但周期股行情持續性仍有待進一步觀察。一方面,當前基本面環境與2016年有所不同,當前國內地產周期偏弱,穩就業壓力更為突出。此外,復盤近年來周期股的超額收益行情,ppi上行的持續時間至少1年左右,同比增速修復的幅度上至少為4.6個百分點。目前來看,本輪補庫周期已經接近中周期,年末或面臨去庫拐點;幅度上仍需觀察政策落地效果及程度。
招商證券:推動上證指數站上關鍵點位的關鍵力量 反內卷和ai
推動上證指數站上關鍵點位的關鍵力量:反內卷和ai。6月24日以來,受益於反內卷和ai大產業趨勢,創業板指、科技龍頭、質量類指數漲幅居前,行業中鋼鐵、新能源、建材、傳媒、通信、電子等領漲,截至本周五上證指數站上扭虧阻力關鍵點位3450以上。從中期的趨勢來看,“反內卷”是推動指數走牛的關鍵力量,“反內卷”驅動上市公司削減資產開支,出清過剩產能,經濟供求關係邊際改善,企業盈利能力和內在回報有望穩步提升,吸引更多中長期資金流入市場,“高質量”股票有望成為推動指數突破的關鍵力量。另一方面,ai是驅動本輪技術革命的關鍵力量,圍繞ai的基礎設施建設,和應用所擴散出的投資機會,輻射了a股的多行業多主題的投資機會,成為推動a股向上的第二股核心力量。
近期“反內卷”驅動鋼鐵、新能源、建材領漲,ai驅動科技龍頭等表現亮眼,兩者共同推動上證指數於本周五站上扭虧阻力位。中長期來看,“反內卷”或驅動上市公司持續削減資產開支,出清過剩產能,經濟供求關係邊際改善,推動企業盈利能力和內在回報穩步提升,“高質量”股票有望成為推動指數突破的第一股力量。而圍繞ai的基礎設施建設,和應用所擴散出的投資機會,或成為推動a股向上的第二股核心力量。左手高質量股票,右手大空間賽道的新啞鈴形是下半年配置選擇。
開源證券:震蕩中樞抬升 兩個新機會
市場震蕩中樞抬升,但仍“上有頂下有底”。市場經歷上周的 3 連陽後,呈現了一定的積極形態,雖然市場分歧有所加大,但我們對於指數的有效突破維持樂觀判斷:(1)月線動量的扭轉,或改變橫盤近半年的窘境;(2)金融科技板塊情緒龍頭或在醞釀 7 月的突破;(3)成交額中樞的上行加非銀的領漲,市場震蕩中樞上移的概率較大。
當下的配置核心思路:(1)行業下層分散;(2)沿着“地緣風險溢價”線索,追求預期差最大的方向和國內確定性的方向;(3)deltag消費+自主可控科技+穩定型紅利+黃金。行業配置“4+1”建議:(1)“內循環”內需消費:服裝鞋帽、汽車、一般零售、新零售等,重點關注盈利增速邊際改善的細分領域;(2)科技成長自主可控+軍工:ai+、機器人、半導體、信創、軍工(導彈、無人機、衛星、深海科技);(3)成本改善驅動:養殖、航海裝備、能源金屬、飼料;(4)出海結構性機會:對歐洲出口佔比高品種;(5)中長期底倉:穩定型紅利、黃金、優化的高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