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全球三大經濟體GDP出爐,美國大漲,歐盟下跌,中國呢?

2023年01月25日17:32:03 財經 1533


2022年全球三大經濟體GDP出爐,美國大漲,歐盟下跌,中國呢? - 天天要聞

眾所周知,美國、歐盟和咱們是世界體量龐大的前三大經濟體,其中我國的GDP是在2021年的時候才反超歐盟的,如今的差距還沒有像當年拉日本那麼大。而美國作為公認的世界第一大經濟體,在大談“美國夢”下也放出了2022年GDP超過25萬億美元的口號,雖然官方數據現在還沒有公布,但在我看來,估計問題不大,如果成真,也意味着我國和歐盟在短時間內趕超美國並非一件容易的事情。

從2022年的數據來看,以美元來衡量GDP的話,我國和美國的差距會進一步拉大,而歐盟與我國的差距更會拉大。2022年前三季度,美國的GDP增長僅為2.4%,遠落後於我國和歐盟。美國國內的通脹問題一直以來沒有解決,雖然經過了數輪加息,但截止到去年10月份,通脹率依然高達7.7%。這也導致了前三季度里美國物價平均指數高居8.78%,反映到GDP上就是美國前三季度GDP足足被拉升了11.18%。

2022年全球三大經濟體GDP出爐,美國大漲,歐盟下跌,中國呢? - 天天要聞

美元目前在世界貨幣體系中的霸權地位尤在,我們在平時橫向比對各國GDP的時候也默認是以美元作為本幣來進行計算的,所以輪到老美的時候往往就不牽扯到匯率關係了。這是什麼意思呢?人家2022年前三季度GDP增長的11.18%是實實在在不縮水的,換算出來就是18.79萬億美元。不算第四季度,就這個數值也已經超過了我國和歐盟一整年的GDP。

如果大家覺得還不夠恐怖,那麼我再給大家多對比幾家。2022年美國前三季度的GDP量是日本的5.98倍;是德國的6.2倍;是印度的7.4倍;是英國的8.13倍,是法國的高達9.03倍。是不是突然有點概念了?

好了,回過頭來看看咱們的表現。2022年前三季度里,由於當時依然受到口罩的影響,第二季度的時候GDP增幅一度下跌到了0.4%,不過長遠來看,前三季度的經濟增長速度還是達到了3%,已經超過了美國。那麼從名義GDP來看,我國前三季度的整體增速為5.73%,換算出來的名義GDP也就是87.03萬億元RMB。

除此之外,由於美國不斷加息,導致了對人民幣的匯率貶值,值得慶幸的是,哪怕是平均匯率貶值,但在全球主要經濟體中也並非最少的。從官方給出的數據來看,2022年前三季度RMB的平均匯率貶值2.05%,為6.6068,如果以此為標準來換算GDP量的話,就是13.17萬億美元,不得不說和老美的18.79萬億還是有不小差距的。

那麼咱們的這個體量是什麼概念呢?我簡單的對比了一下,基本上是日本的4.19倍;德國的4.35倍;印度的5.18倍;英國的5.7倍和法國的6.33倍。

2022年全球三大經濟體GDP出爐,美國大漲,歐盟下跌,中國呢? - 天天要聞

看完了咱們,再來瞅瞅歐盟如何。2022年前三季度里,歐盟的27個成員國的經濟增速為4.1%,可謂三大經濟體中增速最高的,要知道歐盟成員國大都是發達國家,能夠有這樣的表現實屬不易。

前三季度歐盟名義GDP為11.594萬億歐元,而2021年同期的水平是10.562萬億歐元。咱們如果用歐元來換算的話,歐盟名義GDP的增速已經到了驚人的9.77%。不過可別高興的太早,由於前三季度歐元的平均匯率來了個斷崖式的大跌,導致了前三季度GDP總量換算成美元竟然還不如2021年同期。從12.63萬億美元變成了12.33萬億,同比下跌3000億美元,跌幅為2.38%。

往前再看一年,2021前三季度中,我國和美國的差距確實是有的,但歐盟也被咱們越拉越多。三者前三季度GDP量相比較,我國是美國的75.27%;歐盟是咱們的99.29%。到了2022年,前三季度的GDP表現就變成了我國是美國的70.09%,差距拉出了5.18個百分點;歐盟是咱們的93.62%,差距擴大了5.67個百分點。

可能看到這裡有些朋友就不淡定了,我勸大家這完全沒有必要。表面上看,咱們似乎與老美的差距越拉越大了,可如果細細品起來,反而加速了趕超他們的進度,同時也把歐盟牢牢得撇在了身後。為什麼這樣說呢?我給大家簡單的分析一下。

其一來自通脹問題。2022年前三季度我國經濟的整體增速是超過美國的,只是名義上的GDP低一些。要知道其中最關鍵的點就是美國國內的通脹。別的不說,前三季度的物價平減指數就比咱們名義GDP的增速還猛,直接拉高了8.78%。雖然歐盟沒老美玩的這麼生猛,但官方公布的物價平減指數也已經到了5.67%。

2022年全球三大經濟體GDP出爐,美國大漲,歐盟下跌,中國呢? - 天天要聞

很顯然,他們兩者都陷入了高通脹的旋渦,如何解決?只能不斷加息。而這個做法會導致經濟增速明顯放緩,甚至出現負增長和經濟衰退。就像國際各大機構預測的一樣,今年開始,美國和歐盟的經濟體量一定不會出現大幅增長,而且還有概率出現萎縮。

一般來說,這還是個周期性問題,即不可能在短時間內解決,至少會影響2年左右,而這2年我國的經濟則可以保持高速增長的狀態,從而拉進與美國的差距,拉大與歐盟的差距。

其二,匯率問題。2022年前三季度,我們的表現有點不盡人意,那是換算成美元的關係,也就是匯率惹的禍。但值得注意的是,這個問題的罪魁禍首是美國,是他們不斷加息導致的。加息之後降息,然後再次加息,每次又快又急,前後持續1年多,咱說誰能受得了你這麼玩兒?

2022年全球三大經濟體GDP出爐,美國大漲,歐盟下跌,中國呢? - 天天要聞

老美加息咱們的RMB還是很穩的,跌幅較少。等他們降息的時候,我國的內循環打開,加上RMB國際化的進程加快,等等因素下我認為未來的增幅還是要超過跌幅的。

有機構預測2024年RMB的平均匯率至少要搞到6.3,最有意思的是兌歐元,要知道哪怕是2022年,RMB兌歐元也是在升值的。和老美一樣,在歐洲央行加息後又開始降息,這就引起了RMB匯率的升值反彈,這麼一來一回,歐盟看咱們的GDP也只能望塵莫及了。好了,今天就聊到這裡吧。大家認為未來我國的貨幣會不會依然堅挺?你推測何年何月咱們的GDP能夠反超美國呢?

財經分類資訊推薦

光伏玻璃行業更新0707 - 天天要聞

光伏玻璃行業更新0707

1、光伏玻璃供需與價格變化•二季度需求與價格波動:二季度搶裝結束後,光伏玻璃市場需求下降幅度較大。價格方面,2mm玻璃當前成交價基本在10元左右,本周較上周穩定,成交價約10 - 10.5元/平方米,而前期4 - 5月最高價約14元;3.
V觀財報|瑞芯微上半年凈利潤同比預增近2倍 - 天天要聞

V觀財報|瑞芯微上半年凈利潤同比預增近2倍

中新經緯7月7日電 瑞芯微電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瑞芯微”或“公司”)7日披露2025年半年度業績預告。 瑞芯微預計2025年半年度實現營業收入約20.45億元,與上年同期相比,將增加約7.96億元,同比增長約64%。預計2025年半年度實現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5.2億元到5.4億元,與上年同期相比,將增加3.37億元到3.57億元...
今天股市咋樣?收盤大變臉!沒追高的散戶賺大了 - 天天要聞

今天股市咋樣?收盤大變臉!沒追高的散戶賺大了

今天的A股,簡直像坐過山車!早盤還一副“漲勢如虹”的模樣,不少股民摩拳擦掌想追進去撈一筆,結果午後風雲突變,指數突然直線跳水,上演“大變臉”!影響股市的關鍵因素: 外部風險:美國可能推遲加關稅,短期是個好消息,但長期還說不準。
注意!新10元中國龍幣,斷崖式暴跌! - 天天要聞

注意!新10元中國龍幣,斷崖式暴跌!

近期,收藏市場風雲變幻,備受矚目的10元中國龍幣價格走勢猶如坐過山車,上演了一場令人咋舌的“跳水”行情。從最初的萬人追捧到如今價格的斷崖式暴跌,這一現象不僅讓眾多收藏愛好者措手不及,也引發了市場對於紀念幣投資價值和未來走勢的深度思考。
快錢公司被罰625萬元 - 天天要聞

快錢公司被罰625萬元

【大河財立方消息】7月7日,中國人民銀行上海市分行披露的行政處罰信息公示表顯示,快錢支付清算信息有限公司(簡稱快錢公司)因違反清算管理規定、違反賬戶管理規定、違反商戶管理規定,被處以警告,並罰款人民幣625萬元。
中國人壽石家莊鴻發營銷服務部開展清涼採摘活動 - 天天要聞

中國人壽石家莊鴻發營銷服務部開展清涼採摘活動

為感謝客戶長期以來的支持與信任,近日,中國人壽石家莊鴻發營銷服務部精心組織客戶走進鹿泉農家院,開啟了一場充滿趣味與溫情的避暑採摘之旅,讓客戶在炎炎夏日感受自然清涼與採摘樂趣。鹿泉農家院景色宜人,青山含翠,綠樹成蔭,涼爽的山風輕拂面龐,瞬間驅
上半年上海海關累計查獲6.3萬餘件侵權泡泡瑪特文創產品 - 天天要聞

上半年上海海關累計查獲6.3萬餘件侵權泡泡瑪特文創產品

中新網上海7月7日電 (記者 姜煜)近期,上海海關所屬上海浦東國際機場海關在對出口快件開展現場監管時,連續查獲10票共3668個印有“POP MART”(泡泡瑪特)商標標識的玩偶。後經權利人北京泡泡瑪特文化創意有限公司確認,這些做工粗糙的玩偶均未經授權使用“POP MART”標識,已侵犯其商標專用權。上海浦東國際機場海關查獲的侵...
小幅下調 0.2%,集邦預測 2025 年全球 AI 服務器出貨增長 24.3% - 天天要聞

小幅下調 0.2%,集邦預測 2025 年全球 AI 服務器出貨增長 24.3%

IT之家 7 月 7 日消息,TrendForce 集邦諮詢在本月 2 日發布的資訊中將對 2025 年全球 AI 服務器出貨量同比變化的預測調整至 +24.3%,相較 4 月 8 日的 +24.5% 小幅下修 0.2 個百分點。資訊提到,整體來北美大型雲服務供應商目前仍是 AI 服務器需求擴張主力,再加之 T2 數據中心擴展和 EMEA 區域主權雲基建,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