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老了後為什麼會被兒女嫌棄?並不是因為沒錢,而是這4個原因
最近經常聽到身邊的朋友吐槽壓力太大,每天一睜眼就是房貸,車貸,孩子教育等費用,光是這些東西就足以把人壓的喘不過來氣。其實年少時吃點苦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最怕的是老來吃苦,因為老年人無論身體還是心理承受能力都比年輕人差,他們所遭受的痛苦會成倍增長,不少老人還會被兒女嫌棄。
在大多數人的觀念當中,贍養父母是兒女應盡的責任,父母含辛茹苦把兒女養這麼大,又把全部精力都投身於兒女身上,無非就是想着老了後兒女能成為自己的保障。可為什麼還會被嫌棄?難不成是因為沒錢嗎?答案是否定的,錢並不是根本原因,人老了後被嫌棄大多逃不開這4點。
1、生活不能自理
當人上了年齡後難免會出現各種問題,若老年的身體健健康康生活能自理的話,或許還不會太招人嫌棄。最怕的就是那種生活無法自理,凡事都依靠子女伺候的老人,俗話說得好:“久病床前無孝子”,這句話雖然聽起來很殘酷,但事實確實如此,沒有哪個子女願意在父母面前長久伺候,用不了多久就會心生厭煩。
2、缺乏邊界意識
很多上了年紀的老人都想跟子女生活在一起,認為跟子女住就能安享晚年,本來子女就有贍養老人的義務,老人跟子女住也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兒,但也有很多問題需要注意,尤其是生活習慣的問題更不能忽視。畢竟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習慣,兩代人居住在一起難免會因生活習慣不同而發生矛盾,時間長了子女自然會對老人心生嫌棄。
3、思維太過固執
眾所周知,父母那個年代所接受的教育方式與子女所接受的教育方式不同,以至於思維模式上也產生了巨大差異,若不住在一起或許能各自相安,可住在一起矛盾自然而然就出現了。本來老年人的思維模式早已固化,再加上長輩身份的挾持,會控制不住的對兒女生活指手劃腳,長期以往下去自然會惹兒女嫌棄。
4、愛聊家長里短
人上了年齡後都會有種莫名的孤獨感,總想時不時找人聊聊天,從而緩解孤寂的情緒,其實聊天並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兒,但有時候聊着聊着話題就會不自覺轉到家長里短上。很多家庭表面看起來一片和睦,可背地裡全是一地雞毛,有些老人並不顧及那麼多,他會把家裡面的很多矛盾主動跟別人訴說,希望能從別人那得到安慰。
而子女卻不這麼認為,在子女眼裡,家裡的所有事都屬於私事,不該被外人知曉,萬一把這些事泄露出去的話,就可能會被人抓住把柄甚至挑起事端,從而導致家庭不和或者家庭破裂的情況出現。這樣的父母根本不會有人喜歡,所以人老了後還是要管住嘴巴才行,千萬別到處亂說話惹人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