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高峰過去,路上又漸漸恢復了往日的繁華。
大家從開始的有氣無力,到互相打趣當時自己的癥狀,這背後,或許也只有大家自己才知道,掩藏了多少不易。
如果你要問,陽了之後,最大的感觸是什麼?
我想很多人都會跟我一樣,毫不猶豫地回答:患難與共。
的確,一場疫情,讓我們看清了很多,但更重要的,是讓我們看清了婚姻、家庭和幸福的含義。
01
何為婚姻
有人說,婚姻就像一艘船,夫妻兩頭壓着、共同發力,才能支撐起整個旅程。
有人說,婚姻就像一雙筷子,夫妻相互配合、你我不分,才能嘗盡人間百味。
而我最喜歡羅振宇說的:
“夫妻,是你午夜三點醒來時,只需捅捅旁邊的ta,ta就知道你要喝水。”
確實,愛情可以天馬行空、任意暢想,但婚姻中的夫妻,終究需要落到實處,才能讓人感受到真切的實在。
有位讀者給我留言:
“以前我總覺得,婚姻是可有可無的東西。
直到這次老公發病,我第一時間想的不是防護,而是沖在前面照顧他,哪怕我自己還是個中期孕婦。
老公剛退燒,我就緊接着發病,老公即使很難受,也拖着稍微好點的身子,前前後後的照顧我。
後來的我總在想,但凡當時我們沒有彼此,這個過程或許都不會那麼順利,以前的我們,還是看輕了彼此在對方生命中的重量。”
是啊,人在安樂時總是很難關注到對方存在的意義,特別是誰離了誰,都能獨自生活的當下,更是淡化了婚姻的意義。
誠然,沒有遇到情投意合的ta,獨自生活也未有不可。
但也切莫過於美化了對婚姻的幻想,苛求另一半不僅帥氣多金/貌美如花,還能無條件包容你的一切,甚至一言不合,就輕易放棄一段來之不易的婚姻。
婚姻的意義雖然不在於找一免費保姆、傳宗接代、將就度日,但它的意義就在於:
你倒下的時候我伺候你,我倒下的時候你伺候我;平日里說著最嫌棄的話,在你陽了卻跑前跑後不離不棄……
人生很短,父母終會老去、孩子也會離去,人生不易,我們需要有個人同舟共濟。
你的人生可以有諸多排序,但千萬別忘了,那個被你忽視最多,卻陪伴你最多的枕邊人。
婚姻是什麼,婚姻是點滴中的溫暖,是哪怕誰都不在了,我還在。人無完人,但有個知冷知熱的另一半,就是我們最大的幸福。
02
何為家庭
前幾日,陽康的朋友問我:
“你知道陽了之後,最好的葯是什麼嗎?”
我不假思索:
“布洛芬......”
她笑笑說:
“是家人。”
的確,當時生病時,藥物確實能減輕一定的痛楚,但我分明記得,讓我真正好起來的,是我媽的那句:“不要在外面自己扛了,回家,我給你做飯。”
原來家,就是疫情最好的解藥。
正如最近網上引起無數人共鳴的:“陽了不怕,因為身邊有人溫暖你!”
所以,別再把日子過反了。一個和諧幸福的家,才是我們抵禦風雨最大的底氣,才是行走這世間最大的溫暖。
酒肉朋友千千萬,誰曾雪中送過炭?
家庭的意義,其實並不在於給了你生命,更重要的是,家才是那個無條件為你兜底、始終站在你身後的堅強依靠。
冰心說:
“家是什麼,我不知道,但煩悶、憂愁都在此中融化、消失。”
珍惜有家的日子吧,有家在,人生尚有去處,家不在,人生只剩歸途,只要一切還在,我們就還是最幸福的孩子。
03
何為幸福
史鐵生曾在《病隙碎筆》里說:
“發燒了,才知道不發燒的日子多麼清爽。咳嗽了,才體會不咳嗽的嗓子多麼安詳。”
我們似乎終其一生都在追求幸福,卻在倒下後才發現,原來幸福就在身邊。
最近網上流行一個段子:
陽了才發現,原來為我們拚命的是免疫系統。哪有什麼歲月靜好,還不是免疫力在替我們負重前行。
是啊,曾經的我們總在拚命追求着些什麼,財富、地位......
但我分明記得,當時躺在床上,口袋裡錢還富餘,可哪怕出高價也難搶到葯、食物這些再基礎不過的物資。
房子、車子當時倒能買到,但內心對這些東西的渴求卻前所未有的低。
因為在健康面前,這些錦上添花的東西,遠遠比不上一具健康的身軀來的誘人,我們也只有在那一刻才會恍然大悟地感嘆一句:除了生老病死,其他都是小事。
良田千頃不過一日三餐,廣廈萬間只睡卧榻三尺。人生無常,平安就是福;命途多舛,知足便能常樂。
幸福其實很簡單,不是我想要的,都有,而是我有的,本來也夠我幸福啊。
人就是這樣,“陽”(包括病過、經歷過)過以後才會明白,身上無病、枕邊有人、身後有家,已經讓我們很幸福了。
之前的你肯定很辛苦了吧,生病或許正是用這種別樣的方式提醒你該歇息了,在不斷向前的同時,一定記得回頭望望家人和自己。
餘生,願你懂知足、常感恩、多陪伴,一生歡喜,一世無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