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官,以後還是“鐵飯碗”嗎?

2021年10月06日22:34:06 情感 1128

軍官,以後還是“鐵飯碗”嗎? - 天天要聞


最近因為退役的事,老丁跟愛人吵了一架。


事後老丁越想越憋屈,心裡難受的不行。


軍官,以後還是“鐵飯碗”嗎? - 天天要聞

事情的起因,還要從老丁知道了xx退役金多少開始。


這些日子,xx退役金的計算方式在網上瘋傳,老丁也不知道真假,隨便看了看,說在六七千。


跟愛人打電話的時候,老丁就把這事說了,老丁說:要是轉業一直在還行,要是以後不能轉業,只能xx,那還壞了菜了,就我這本事,養不起你跟孩子啊!


沒成想,老丁愛人聽完這事就火大了,朝着老丁就是一頓:


早幾年好轉業的時候讓你轉業你不轉,你說你想要熬自主。


現在可好,自主沒了,轉業也不好走,你這咋整?


當初找你也就是看你工作穩定,以後不管是轉業還是自主,待遇都不錯,現在是啥啥都不行!


還好意思舔着臉說養不起我跟孩子!怎麼著?我這過了十多年單身媽媽的日子,以後你退役了我還得接着養家唄?


我怎麼就那麼倒霉找了你!過的這都是什麼日子,連個最起碼穩定的生活都沒有……


軍官,以後還是“鐵飯碗”嗎? - 天天要聞

聽完愛人的這一頓牢騷,老丁其實是很不耐煩的,也是從心裡不想承認,愛人說的都是實話。


裁軍三十萬的時候,轉業的機會確實挺好,老丁當時想,那麼多人轉業回去,能有啥好崗位?還不如再等等呢!打個時間差,說不定安置的還能好些。


還有一點兒就是,部隊剛剛漲了工資,那麼高,不多領幾年不是可惜了。


此外老丁其實還有私心,想着萬一有萬一,還能更進一步,豈不是賺了?


誰曾想,現實變化這麼快。


裁軍三十萬結束了,轉業的口子也收緊了,不僅如此,門檻還提升上去了。


不管安置好不好,轉業難了,連大門都出不去,說別的都沒有意義。


最主要的是,漲了兩波工資之後,工資就趴窩不動了,這都好幾年沒漲了,真是讓人惱火。


想象中的晉陞沒有,有的是干不完的活,老丁經常在想,是自己錯了嗎?自己想的都是好的,只是誰曾向,會這樣呢?


軍官,以後還是“鐵飯碗”嗎? - 天天要聞

與老丁一樣鬱悶的還有辦公室新來的一個小伙小趙,最近剛剛談了一個女朋友,兩個人都挺滿意的,誰曾想,突然對方就說不合適了。


小趙想了半天也不知道自己錯在哪裡,抱着死也要死的明白的心態,小趙問對方,好好的怎麼就突然要分?


沒想到對方說:我以為你以後轉業能回到地方當公務員,但是最近聽說,以後你們不是每個人都能轉業。我就想找個工作穩定的結婚過日子,你這後期還有二次擇業的風險,我覺得壓力很大。


聽對方說完,小趙覺得人家想的真長遠,安置這事自己還沒想過,人家都已經給想到了,真是佩服至極。


可是人家這樣想也沒有錯,自己以後確實有二次擇業的風險不穩定。


看來,這軍官是“鐵飯碗”的日子,僅存在於過去了……



情感分類資訊推薦

女生頭像ins純欲高冷御姐 - 天天要聞

女生頭像ins純欲高冷御姐

在這個世界上 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舞台 無論是在聚光燈下 還是在幕後默默付出都是生活的一部分 都值得被尊重和讚美 ——《正是橙黃橘綠時》以下是18句小姐姐不一樣的酷酷語錄:奇奇怪怪可可愛愛1. 別人笑起來很好看,但你不一樣,你是看起來
“將軍不斬蒼蠅”,做人當守底線,不卑不亢 - 天天要聞

“將軍不斬蒼蠅”,做人當守底線,不卑不亢

做人,其實沒那麼複雜。孔子說:“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社交當中,我們都希望自己既不吃虧,也能保有尊嚴。這一路走來,總得有些原則,有條邊界。正所謂“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留一分善意給世界,也留下底線給自己。每個人成長過程中,都難免碰到一些
當最愛的人走了:這三句話,讓我讀懂了生命的真相 - 天天要聞

當最愛的人走了:這三句話,讓我讀懂了生命的真相

凌晨三點,手機相冊里她的笑臉還亮着光,可枕邊的溫度卻早已消散。當最愛的人突然離去,那種撕裂感像鈍刀割心,原來,有些告別真的猝不及防。熬過無數個崩潰的日夜後,這三句話,像一束光照進了我黑暗的世界。“生命的出場順序,早已寫好劇本”曾經我無數次追
為什麼女網紅玫瑰嫁給俄羅斯老公一分錢彩禮都不要呢? - 天天要聞

為什麼女網紅玫瑰嫁給俄羅斯老公一分錢彩禮都不要呢?

大家發現了一個問題沒有?很多女性在找外國男人的時候,從來不會要彩禮,甚至女方家庭還會倒貼一部分錢結婚,但要是找了國內老公以後,十幾萬彩禮一分錢不能少,還要五金一鑽各種禮品,彩禮少幾萬塊錢就不嫁給你,為什麼差距這麼大呢?
25年前,繼父靠修鞋供我讀大學,如今我每個月給繼父2000元生活費 - 天天要聞

25年前,繼父靠修鞋供我讀大學,如今我每個月給繼父2000元生活費

鞋底里的星光"老周,您怎麼又給我匯錢了?我明明每月都給您寄錢啊。"我看着銀行短信,心裡酸澀難言。手機屏幕的藍光映在臉上,我獨自站在陽台上,望着城市的燈火,思緒飄回了二十五年前。我叫周立明,今年三十有五,在省城一家國企做工程師,過着朝九晚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