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職帶孫子算“工作”嗎?法院判決耽誤老人帶娃也算誤工

2025年06月13日17:10:14 情感 4691

極目新聞評論員 文清蔓

67歲的劉婆婆在小區帶孫子時被倒車的車輛撞倒致殘,向肇事方保險公司索賠誤工費時,卻因“超齡”和“家務勞動不算收入”遭拒。好在,法院一審二審給出公正答案:老人無償帶娃創造“隱性收入”,應獲誤工賠償。極目新聞記者獲悉,近日,劉婆婆收到殘疾賠償金、誤工費等賠償款12萬餘元。(6月13日極目新聞)

全職帶孫子算“工作”嗎?法院判決耽誤老人帶娃也算誤工 - 天天要聞

在傳統觀念里,老人幫忙帶娃似乎是天經地義之事。子女忙於工作,老人搭把手,被視作家庭內部再正常不過的分工,可這種“理所當然”恰恰掩蓋了老人付出的巨大價值。劉婆婆自孫子出生便專職帶娃、承擔家務,她的勞動讓兒子兒媳得以安心工作,節省了聘請家政服務的費用,這難道不是實實在在的貢獻?家庭開支因她的付出而減少,這便是一種反向的“隱性收入”,是對家庭經濟穩定的有力支撐。如今劉婆婆傷殘,勞動能力受損,導致自理能力也隨之下降,不僅無法繼續照顧孫子,反而還成了一定程度上家庭的“負擔”,需要家人的照料,劉婆婆的丈夫辭工照顧她,親家跨省趕來照顧孫輩,這些由被撞致殘導致的後續成本,理應算是一筆犧牲。

在當下雙職工家庭極為普遍的社會環境下,老人帶娃的作用愈發關鍵。老人帶娃不僅為家庭節省了開支,還給予孫輩穩定的陪伴與照料,讓年輕人能全身心投入職場。沒有老人幫忙,許多年輕父母恐怕要在工作與家庭間疲於奔命,甚至可能為了照顧孩子而放棄職業發展。由此可見,老人帶娃所創造的價值,遠超我們的想象。

保險公司以“超齡”和“家務勞動不算收入”拒絕賠償誤工費,這種觀點顯然狹隘。年齡不應成為衡量勞動價值的唯一標準,退休年齡只是針對常規職業設定的界限,而家庭內部的勞動同樣重要且不可或缺,不會因超齡就失去承擔家務的條件和能力。家務勞動雖無直接貨幣報酬,但它保障了家庭的正常運轉,對家庭成員的工作和生活有着間接卻重大的影響。老人帶娃不是無償的施捨,而是飽含親情的付出,這種付出不應被忽視、被貶低。

法院的一紙判決,把“誤工費”的邊界劃定清楚。它也提醒着社會要正視老人帶娃的價值,沒有什麼付出是理所應當的,沒有誰是必須無條件承擔帶娃的,尊重他們的勞動成果,給予老人更多的尊重與關懷,才是應有之義。

(來源:極目新聞)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極目新聞”客戶端,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歡迎提供新聞線索,一經採納即付報酬。24小時報料熱線027-86777777。

情感分類資訊推薦

朝陽3男1女,日租房內干這事被抓! - 天天要聞

朝陽3男1女,日租房內干這事被抓!

7月3日,朝陽市公安局龍城分局海龍派出所組織警力對轄區出租房屋開展常態化治安檢查,進一步強化流動人口管理,消除潛在安全隱患。檢查過程中,民警在轄區某日租房內發現4名年輕人聚集,疑似在屋內吸食丁烷。民警立即將4人帶回派出所,查實後依法對4人進行了訓誡教育。在此,警方提醒廣大市民:丁烷是一種危險化學品,吸食...
灶台邊的女人(35) - 天天要聞

灶台邊的女人(35)

嘴上不服氣歸不服氣,老邢思考後還是覺得我說的有道理。她也承認楊姨從來沒說過老闆娘不想聽的話,不是誇老闆娘的衣服好看,就是讚揚老闆娘教子有方,幾個孩子都教育的那麼好。最最重要的是,老闆娘對胖丁那份特別的情感,被楊姨敏感地捕捉到了。
女人說這5句話,藏着沒說出口的“我想你”,別錯過了 - 天天要聞

女人說這5句話,藏着沒說出口的“我想你”,別錯過了

想念在女人心裡,常常是藏在褶皺里的情愫。不是不願流露,而是習慣把那份惦念裹進含蓄里——怕太直白顯得唐突,怕太主動失了分寸,於是便有了那些繞着彎的表達。它們聽起來像尋常對話,實則是想念的另一種模樣,輕輕落在話語里,等着你去讀懂那份沒說透的在意
這樣跟你聊天的人,大都是看不起你,沒必要倒貼了 - 天天要聞

這樣跟你聊天的人,大都是看不起你,沒必要倒貼了

有些人,在聊天的時候,會表現出一些特別的行為,這一看,就不是友善平等交流的態度。人和人之間相處,相互尊重是基礎,要是連聊天都不尊重人,那關係肯定不對勁,這樣跟你聊天的人,大都是看不起你,沒必要倒貼了。
這樣的人值得交往嗎? - 天天要聞

這樣的人值得交往嗎?

今天我把我鄰居的電話號碼微信號全部拉黑了。我鄰居是在縣城住的,對我們農村來說就是非農業戶口。逢年過節偶爾回來一次。以前我們關係是很好的(只是以前)。他去縣城住有好多年了。前幾年回老家起房子,基本都是叫我過去幫忙。他村裡親戚少,關係也不什麼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