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經濟學家,就好像偉大的物理學家——可以簡化複雜的世界。”
3月23日,周六上午,一群面容稚嫩、穿着校服的高中生,走進復旦大學第六教學樓的教室,開始學習“如何像經濟學家那樣思考”。

復旦提供的先修課課表。本文圖片均為 澎湃新聞記者 朱奕奕 圖
這是復旦大學第四期“周末學堂——復旦大學拔尖學科高中先修計劃”開課的第一天。包括文社理工醫等20個院系共20門課程,向全上海1500名高中生敞開選課系統,覆蓋120餘所高中。授課的教師中不乏院士、文科資深教授、國家高層次人才等,為“早發現、早培養、早跟蹤”的長鏈條人才培養生態打通關鍵一環。
本期周末學堂面向上海市各中學高一在讀學生開放註冊和選課,有意向修讀課程的同學可在規定時間進行註冊及選課,每位同學可選擇一門課程就讀。
學校為修讀周末學堂課程的學生開通“周末先修學堂一卡通”,同學們可憑卡在周末走入復旦大學,按照課程內容的安排,參加春季學期8次課堂授課及1場暑期體驗營,共計36學時的課程。通過課程考核後,即可獲得周末學堂結業證書。
新增暑期體驗營,高中生有機會走入國家重點實驗室
2021年,依託11個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計劃2.0基地,復旦大學首次開設“周末學堂”,提供一批滿足高中生需求、有利於中學到大學知識銜接的優質課程。旨在為高中生們提供自由選擇、自主探索的創新教育機會,加強基礎教育與高等教育的銜接,讓對基礎學科感興趣的人才“冒出來”。
首期“周末學堂”中,共49名結業學生進入復旦就讀,其中不乏專業就讀志向和當初“周末學堂”課程學科一致的學生,也包括有志於就讀“強基計劃”基礎學科的同學。
三年來,“老”課程不斷結合學生反饋,更新教學內容。從首期的13門課程,到第二期的15門課程,再到第四期課程增設至包括文、社、理、工、醫等20種門類眾多的課程,不斷滿足學生的不同興趣。

高中生們正在參與“周末學堂”。
據復旦大學教務處處長林偉介紹,第四期“周末學堂”將不再局限於課堂授課,而將採用更多元的教學組織形式,積極探索課堂教學與暑期體驗營活動相結合的學習模式,帶領高中生們走進實驗室或開展課外實踐教學活動。
按照教學計劃,學生將在暑期參加各課程對應的、精心設計的體驗營。例如,理工科將走進國家重點實驗室、教學實驗中心等開展實驗教學,文科將有機會參與田野調查或者city walk文化探尋活動。例如,在“現代文學的旅程”體驗營中,學生就可能與老師一起探訪巴金故居、魯迅紀念館等等。
林偉說,不能僅將原大學的知識“搬”過來,還需要符合高中生的特點,課程設計的關鍵在於,如何將知識應用到具體的學術實踐過程中,培養學生們的學術志趣。在知識信息爆炸的時代,通過學科專家及其團隊的講授,讓高中生們對這些學科和專業建立更系統化的認識。
“高中生比我想象的要強大得多”
“如果我身無分文,但想創辦一個企業,怎麼辦?”“在就業市場中,如何解決信息的不對稱?”
從薩繆爾森無關性定理、MM定理、科斯定理等三個重要的“無關性”定理開始,復旦大學文科資深教授、經濟學院院長張軍在一個半小時的時間裡,帶領高中生們一起討論,如何在這個複雜的世界裡像經濟學家一樣思考。

復旦大學文科資深教授、經濟學院院長張軍正在向學生們授課。
這已經是張軍第四年參與“周末學堂”的授課。在原有的授課框架內,張軍還會將最新的科研成果和社會熱點更新進每期課程中。今年,他着重增加了醫療市場、公司金融等文獻領域內的最新信息。“除了人文因素之外,社會科學最重要的是給我們提供了理解複雜世界的方式”,這也是他希望在課堂上傳遞給同學們的。
四期課程下來,張軍最大的感受就是高中生的求知慾極強。
張軍還記得自己在第一期“周末學堂”授課後,發了一條朋友圈寫道“高中生給我的驚喜是,他們上課始終是抬着頭看着我的。”除了在復旦給高中生開課,他還曾兩次走進高中與學生們討論,曾經被學生們團團圍住提問而走不出教室,“高中生比我們想象的強大得多,學霸也很多。”
“我是基於自己的科學研究來講授課程,這和高中教師的教學思維不同”,張軍希望這門課可以為那些有志於走上學術道路的高中生,提供一個了解如何做科學研究的機會。

高中生走入大學教室。
“周末學堂”成為通往專業學科的一把鑰匙
“課程的內容很新鮮”,一節課下來,坐在第一排的夏天,筆記本上密密麻麻已經記下了不少筆記。這位來自上海外國語大學附屬外國語學校的高一學生,對經濟學有着很大的熱情,平時也會看一些經濟學相關的書籍。
“這門課程好像是通往經濟學的一把鑰匙,可以幫助我更好地了解整個經濟體系的架構。”在他看來,大學是一個可以提升個人能力的平台,一節課下來也驗證了他對大學的這種設想。
“聽課後,我需要再進一步思考,對老師講授內容的邏輯進行推導和消化。”雖然課程對夏天來說有一定的難度,但他在嘗試推導理論邏輯時還是收穫不少。他計劃課後買來老師課上推薦的書籍,“希望可以對經濟學產生更加清楚地了解。”
浦東復旦附中高一的學生朱濤說,受父親的影響,自己從小就被灌輸了許多經濟學知識,“這次課堂上老師講得更偏理論、更深奧,但舉了很多生動的例子來幫助我們理解,我準備回去之後和同學們再多探討一下,幫助自己吸收。”
朱濤說自己瞄準的目標就是復旦,感興趣的專業是新聞學和經濟學,而“周末學堂”為她打開了通往目標的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