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舒是我在報社工作時的同事,也是一位軍人的女兒。大前天,她在微信上問我在哪兒過年,當我告訴她在杭州時,她顯得很開心:“這下好了,許老師可以幫助我女兒他們完成最重要的寒假作業了。”
我問是什麼重要的寒假作業,小舒說,她女兒在慧瀾中學讀初三,他們第一批和第二批加入共青團的八名學生,“想結合學校布置的‘尋訪紅色活動’,搞一次集體採訪,請您講講打仗的故事,給正在衝刺中考的他們鼓勁打氣……”
說真的,無論是在部隊從事業餘報道,還是後來轉業到報社當記者,我採訪過無數人,但接受孩子們的採訪還是第一次。我對小舒說:“好啊!什麼時間、到哪裡,定下來告訴我。”
開始定正月初三,後來想到有的學生要回老家過年,幾個家長一商量,乾脆孩子們放寒假當天下午就做這件事,小舒問我有沒有時間,我說沒問題。
2日下午,我坐地鐵三號線到善賢站C口,再坐小舒的車到上塘街道皋亭社區黨員活動室。一路上,小舒告訴我:“時間昨天才定下來,家長們就忙碌開了,有的買水果鮮花,有的聯繫活動場所,有的製作橫幅……”
我對小舒說:“和孩子們只是簡單地交流,沒必要搞那些花里胡哨的東西……真是可憐天下父母心啦。”
三點半,八個身着校服的孩子來了——常樂、周宸輝、邱陳莐、安孝睿、夏尹墨、勞一然、王睿、俞舒馨。來之前,他們已經通過家長微信群,觀看了浙大城市學院製作的有關我參戰及退休後上‘紅課’的視頻,對我的情況有了大致了解。我問他們怎麼採訪,學生們說先想聽聽打仗的故事,然後再提問題。
按照同學們的命題作業,我用近一個小時,介紹了一軍部隊1984年7月至 1985年6月赴老山前線對越作戰的基本情況和官兵的感人事迹,用‘悶熱潮濕的貓耳洞’‘視死如歸的敢死隊長’‘一封帶着父愛的遺書’,詮釋了以愛國奉獻為核心的不怕苦、不怕死、不怕虧的老山精神。接着,我向同學們提出了三點希望——
一要積極向上。“你們現在都是共青團員,是黨的後備軍。在慶祝新中國成立七十周年大會上,大學生代表向全國青年發出了‘請黨放心,強國有我’的誓言。中國式現代化建設和民族復興偉業的重任將會落在你們身上。在抓好文化知識學習的同時,一定要多學習政治理論,關注國家大事,積極向黨組織靠攏,努力把自己培養成為國家和社會的棟樑。”
二要勤奮學習。“初中時期是學校教育的重要階段,而中考又是重中之重。你們當下第一位的任務就是學習。當年我不少戰友點着蠟燭在貓耳洞里堅持學習,有的沒來得及參加高考就犧牲了,現在條件那麼好,一定要按照老師和家長的期望,克服畏難情緒,不怕苦、不怕難、不怕挫折,把學習搞上去。只要你們努力盡心了,我想會有好回報的。”
三要保持健康。“健康的身體,是我們生存的基礎,也是我們學習乃至工作的必備條件,要加強體能鍛煉,把身體搞好。健康的興趣愛好,有助於我們的學習和將來的事業。健康的生活習慣,更是我們走向成功的關鍵所在,要熱愛勞動,遠離遊戲,遠離垃圾食品。當然,還要擁有一個健康的心態,這樣我們就可以做到寵辱不驚,成長、成熟、成材。”
孩子們聽得非常認真,有的還流下了感動的淚水。常樂同學紅着眼睛說:“聽到許爺爺講在後勤保障線被敵人切斷後,陣地上的戰士有的到死人堆里尋找食物,我大為震驚。他們只比我大兩三歲,卻甘願為祖國邊境安全捨棄小我,成就大我。也正因為有了他們的犧牲,才換來我們現在幸福安寧的美好生活。我們要好好珍惜,把前輩們無私奉獻的老山精神傳承並發揚下去,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努力奮鬥。”
周宸輝同學也深有感觸。“許爺爺提到,與他一個車廂的戰友犧牲了六人,在前往陣地的途中,他也三次遭炮擊險些喪命,上一秒還與你交談的人,下一秒就可能變成冰冷的遺體,這讓我深深感到戰爭的殘酷和無情。生在和平年代的我們,有着比他們優越得多的條件,更應該好好學習,一步一個腳印,讓自己的青春不留遺憾,為建設祖國美好的未來揮灑汗水。”
“我們的安寧與和平來之不易!哪有什麼歲月靜好,都是無數的戰士在前方負重前行。我們要不負時代厚望,為中華民族的未來續寫華美篇章。”邱陳莐同學說:“今天的團員與黨員的交流,跨越了無數個春花秋月,夏風冬雪,變的是人,不變的是中華民族骨子裡的家國情懷。我們要以英雄為榜樣,傳承和弘揚老山精神,賡續綿延不斷的愛國情懷。”
進入提問階段,安孝睿同學首先問我:“在戰場環境如此惡劣的條件下,戰士們憑什麼能夠堅持下來?”我告訴他和同學們:“從大的方面講,憑着對黨對祖國對人民的滿腔熱愛。因為我們是軍人,而軍人的職責就是保衛國家領土完整,保衛人民的和平勞動。從小的方面來說,憑着對家鄉親人的思念和對生命生存的渴望,喝尿、啃帶有污血的餅乾,實際上也是一種沒有辦法的無奈之舉,因為不這樣,他就不可能完成軍人使命,就不可能回到家鄉和親人身邊,當然也就享受不到今天越來越美好的生活……”
“那紅軍長征精神與老山精神有什麼異同呢?”安孝睿同學接着又拋出一個問題。
“總體上說,老山精神與紅軍長征精神是一脈相承的,核心都是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去戰勝敵人奪取勝利。那為什麼又多了一個不怕虧呢?這是時代的產物,因為老山戰役不同於歷史上任何一場戰爭,它發生在和平年代與改革開放時期,內地在大搞經濟建設,享受和平與安樂,而無數年輕戰士在邊疆忍受艱苦,與敵人浴血奮戰,也正是他們以‘虧了我一個,幸福十億人’的胸懷,才有了國家的長期和平與繁榮發展。所以,弘揚老山精神的重點在於甘願吃虧奉獻。”
“許爺爺, 您會用哪一個詞來概括您的軍旅生涯?”同學夏尹墨的提問一出口,我馬上回答道:“青春無悔。我在部隊待了25年,雖然期間換了很多崗位,也遇到過一些挫折,甚至剛轉業時都不能享受應有的待遇,但我一點也不後悔,因為我為國家為人民做了一個軍人應該做的事情,而且國家的繁榮與發展,更讓我明白了軍人犧牲奉獻的價值。因此,用‘青春無悔’這四個字來概括我的軍旅生涯,再恰當不過了。我也希望在座的同學們做一個‘青春無悔’的人。”
勞一然是小舒的女兒,當我問她有什麼問題問我時,她不好意思地對我說:“我昨天準備了好幾個題目,都是與學習有關的,可聽了您介紹的前線戰士的英雄事迹,我感到非常羞愧,平時父母對我們太好了,要什麼就給什麼,甚至不要的也想到了,可想想那些比我大一點的戰士,犧牲前連口冷飯也吃不上,我真是生在福中不知福啊。雖然學習中也苦也難,但與戰場上的艱難困苦相比,根本不值得一提。所以,今後遇到困難時,我不能放棄繞道走,要像老山英雄那樣頑強堅持,最終一定會迎來屬於我自己的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