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哥哥姐姐們畢業快樂!”7月2日上午,北京大學邱德拔體育館內座無虛席,伴隨着北京大學附屬幼兒園小朋友帶來的舞蹈表演和稚嫩的祝福,該校2025年本科生畢業典禮也正式開啟。
記者獲悉,今年北京大學共有4000餘名本科生畢業。其中,596名本科生獲得2025年北京大學優秀畢業生榮譽稱號。同時,學校推薦179名本科生為2025年北京市普通高等學校優秀畢業生。
北京大學校長、校學位評定委員會主席龔旗煌也為學生們送上了臨別寄語,他表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迫切需要大家以青春之我、奮鬥之我,主動作為、勇挑重擔,不辱時代使命,不負人民期望;應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迫切需要大家以開放的胸襟擁抱世界,守護和平與發展,促進文明的和諧與共同繁榮;引領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浪潮,迫切需要大家求真學問、練真本領,為創新驅動發展、增進人類福祉而不懈努力,“期待你們在時代潮頭自信自立自強,在中國式現代化新征程上走在時代前列。”
7月2日清晨,參加典禮的畢業生踏着寫有“未來可期”字樣的台階走入典禮現場。新京報記者 李木易 攝
家長手捧鮮花迎孩子畢業,各院系學生高喊院系口號
“眼底未名水、胸中黃河月”……紅色的橫幅在校園裡拉起,邱德拔體育館前的廣場上已經立起了各種畢業合影裝置,不少家長手持鮮花和身穿學位服的孩子一起拍照留念。
來自雲南昆明的一名家長告訴記者,自己和丈夫都是農民,但是孩子十分努力,從昆明考入了北京大學信息科學技術學院,並且拿到了直博的機會,“都是孩子自己努力的結果。”談及對孩子未來的期許,家長說道,“一分耕耘一分收穫,一份辛勤一份汗水,以後繼續加油。”
畢業典禮現場,不少學生手持入場券在現場合影留念。陳同學向記者展示了入場券的特別設計,看似黑白色簡約的北大西門剪影,拉出來就變成了彩色。“特別好看,學校十分用心。”即將畢業,陳同學表示很開心,對於生活了四年的燕園,會一直想念在這裡的點點滴滴,“我要回老家工作了,希望以後還有機會能回來。”
今年北京大學本科生畢業典禮的入場券別出心裁。新京報記者 李木易 攝
“歷久彌新 史志不渝”“解析理想,求導人生,一號院系,砥礪前行”“格物路修遠,一生物理人”……畢業典禮在各學院學生依次站起、喊出學院口號的時刻達到了高潮。
學生們在畢業典禮現場合影留念。新京報記者 李木易 攝
年近八旬的舒德干院士以自身經歷激勵學生
北京大學1964級古生物學專業校友、中國科學院院士舒德干以校友身份現身畢業典禮。記者注意到,在2024年本科生畢業典禮上,北大校長龔旗煌曾以舒德乾的故事為例,鼓勵學生們要以老一輩科學家為榜樣,甘坐科研“冷板凳”,勇闖學術“無人區”。
在畢業典禮上,舒德干一上台就向學弟學妹們送上了祝賀。隨後,舒德干回憶了自己1964年進入北大古生物專業求學的經歷,“生物基礎課特別開設了啟迪思維的達爾文進化論課。”在課堂討論中,舒德乾和同學們不僅在達爾文改變人類自然觀和世界觀的科學進化論中得到啟蒙,也逐漸了解到達爾文在物種起源中留下的世紀謎題,並立志日後要通過實證研究破解這些難題。
此後,舒德干繼續在國內外求學和交流訪學,初心未改。尋找答案的路上,舒德干始終“咬住青山不放鬆”,在其看來,達文科學精神的靈魂,是大膽質疑,挑戰傳統,求精求實。
幾十年來,舒德干始終“沿着達爾文的足跡前行”,一步也不敢懈怠,並在破解達爾文世紀懸案上取得了實質性進展。從研究成果中獲得快樂的舒德干也希望學弟學妹們,既要學會合理享受日常多巴胺帶來的各種短暫快感,更要追求靠艱辛付出而獲得的內啡肽幸福感,因為後者更珍貴,更持久,更有價值。
最後,舒德干表示,從校園走向社會的學生們可能會遇到許多順心和不順心的事情,“同學們一定要保持定力,弘揚北大精神,將家國情懷融入事業中的點點滴滴,將創新理想付諸攻堅克難的日常。”
新京報記者 楊菲菲
編輯 繆晨霞 校對 穆祥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