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南柯紀實
編輯/南柯紀實
<<·——前言——·>>
近年來,隨着高校文化素質教育的普及,舞蹈美育課程也變得越來越受關注和重視。文化素質教育是高校全面提升學生綜合素質的重要途徑,而舞蹈美育課程的設計和實施直接影響文化素質教育的目標實現。
然而,普通高校對舞蹈美育課程的設置和教材編寫尚未形成明確的指導方針,需要我們認真思考和努力改進。
普通高校的舞蹈美育課程旨在讓不同專業的學生學習正確的舞蹈技巧,美化自己的身體形態,欣賞國內外不同類型的舞蹈作品,了解各種舞蹈的特點和背景,提高他們的藝術修養和審美能力。
然而,採用專業舞蹈學院的培訓體系、教學方法和教材對普通學生來說並不適用。因此,我們需要針對普通高校學生的特點和需求,設計適合他們的舞蹈美育課程和教材。
高校舞蹈美育課程的設計和教材編寫是一項重要任務,旨在幫助學生掌握舞蹈技巧、欣賞舞蹈作品、了解舞蹈的多樣性,並提高藝術修養。
我們需要根據不同學科的特點和學生的需求,精心設計課程,編寫富有啟發性和實用性的教材,推動舞蹈美育課程在高校的全面發展。
<<·——高校文化素質教育及其作用——·>>
1995年,我國高等教育改革推動了高校文化素質教育的興起。為了提升大學生的審美品位、文化素養和科學素質,制定了《關於加強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的若干意見》。這個計劃得到了高校的積極響應和普遍認可。
其中強調了“二提高”:提高大學生的文化素質,提高教師的文化素質,提高大學生的文化品位與格調。
文化素質教育對於培養學生的業務素質和身體心理素質也起到了重要作用。它幫助學生在業務學習中打好文化基礎,理解專業知識,掌握技能。此外,文化素質教育也推動了專業教育,提高了學生的綜合素質。
在高校舞蹈美育領域,長期存在專業化、技術化的傾向。需要明確舞蹈教育的本質和價值,將舞蹈美育作為一種教育手段,不僅有助於塑造身體線條和健壯身體,還能提高心理素質,形成科學的思維方式和生活方式。
高校舞蹈美育的目標是培養全面發展的人。它有自己獨特的培養方式,需要適應不同學科學生的特點。舞蹈美育教育不同於專業舞蹈培養,更強調普及舞蹈教育,面向所有學生。舞蹈素質教育可由文化素質選修課的舞蹈課程來完成,為喜愛舞蹈的學生提供學習舞蹈的機會。
舞蹈美育課程的開展對於學生的全面發展和提高文化素質有着積極作用。
首先,有舞蹈基礎知識與基本素養訓練課程,名為“舞蹈——塑造氣質與形體”,目的是教授學生如何通過不同的舞蹈動作來塑造形體,培養氣質。學生通過學習舞蹈,培養對舞蹈的喜愛和熱愛,了解各類舞蹈的風格、特點,以及舞蹈的歷史背景和環境。
其次是實踐課程,雖然不以舞蹈技能為目標,但也有舞蹈實踐活動。這些課程的目的是讓大學生通過實踐體驗舞蹈的美,鍛煉意志,拓展思維,培養樂觀開朗的性格,以及學會與人、社會和諧相處。這種實踐不僅僅在於技能水平,更在於審美文化的體驗。
最後是舞蹈欣賞課程,旨在培養高品味的舞蹈欣賞群體。通過舞蹈欣賞,學生能夠了解一個民族的歷史、文化和民俗風情,接受德育和美育的教育。這種課程能使學生區分古典芭蕾和現代舞,民族舞和國際標準舞,並具備評判能力。
<<·——結語——·>>
舞蹈美育課程設計要以人文教育為目標,致力於更深層次、更廣泛範圍的舞蹈文化教育。課程目標應與內容結合,構建有序、有層次的完整結構體系,以全面發展德智體美、培養創新能力的高素質人才為目標。
<<·——參考文獻——·>>
[1] 傳統素材現代化與抽象化表達——民族民間舞素材在現代舞中的運用. 劉青飛.戲劇之家,2020
[2] 中國非遺民間舞蹈教學法的探索與創新——評《中國民族民間舞教學法》. 李海革.中國高校科技,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