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是教書育人,培養人才的地方。作為人才的搖籃,不應該為了自己的私利,給家長增加負擔。
儘管有關教育部門已經嚴令禁止學校巧立名目收取各種學雜費,但是某些人利益熏心,對於規定置若罔聞。
在條件比較困難的地區,聽說過讓學生交取暖費和衛生費的,但是卻從來沒聽過“樹葉費”。
在黑龍江大慶市,某中學居然收取學生20元的“樹葉費”。對於這項收費,讓引起眾多網友的熱議。
黑龍江大慶某中學收取學生20元的“樹葉費”
隨着十月一假期的過去,許多北方地區已經迎來了“零下”天氣。秋風呼嘯,落葉紛飛。
隨着天氣越來越冷,人們紛紛穿上了厚衣服。然而,不止人感覺到冷,樹木也“冷”。
這許多北方地區,為了防止將樹木凍壞,人們都會在樹木旁邊堆上落葉,給樹木“取暖”。
正是因為這種取暖方式,黑龍江大慶某中學收取學生20元的“樹葉費”。
學校通知∶為保護校園綠植,需要每個學生提供三袋子樹葉,大家可以和父母家長收集,如果沒有渠道收集樹葉的,可以在學校預定。三袋子樹葉20元,各班統計預訂人數,開學要收,每個學生三袋。
學校還真是“為學生着想”,讓學生收樹葉後,居然還給學生提供了購買渠道,更是明碼標價。
對於這種行為,讓許多網友諷刺∶“學校考慮真周到,從購買到使用,提供了一條龍服務。”
學校想要保護校園綠植,從而給綠植堆上一些樹葉。這樣保護綠植的方法可以理解,但是為什麼要求學生收集樹葉呢?
即便是要求學生收集樹葉,也應該是本着自願的原則,而不是強制每個人都收集三袋子樹葉,收集不到的就要交20元“樹葉費”。
先是要求學生收集樹葉,緊接着就給學生提供買樹葉的渠道,要求學生交錢。
學生從掏錢到把樹葉給綠植做保暖,學生全程都沒有任何參與感。
換句話來講,學校收錢之後是否用於買樹葉給綠植做保護,學生毫不知情。如此行為,讓許多網友吐槽為“強買強賣”。
知情者透露更多細節,校方回應讓人質疑
事情被曝光到網絡上之後,學校收取“樹葉費”的行為,引起眾多網友們的關注。
事情發生在學校,學校方面自然不可能獨善其身。隨着輿論的發酵,學校方面也給出了回應∶
學校未下達相關通知,是學校一名幹事私自發到班主任群,校方已對該幹事通報批評處理。
換句話來講,學校方面的意思是收“樹葉費”的行為是學校一名幹事私自行為,和學校沒有任何關係。
然而,對於學校的這種說法,有知情人透露出更多細節。根據爆料者稱,學校並非是第一年收“樹葉費”,曾經也要求學生交過“樹葉費”。
也就是說學校方面年年通過班主任收取“樹葉費”,這種事情在學校估計人人都知道,學校負責人可能不知道嗎?
換個角度來說,即便學校真的不知道有人在收取“樹葉費”,那麼年年莫名其妙多出給綠植做保暖的樹葉,難道學校也不知情?
看到這些問題,一些思路清晰的網友直接質疑∶“學校方面哪裡是不知道有人在收取“樹葉費”,明明是揣着明白裝糊塗。”
學校幹事私自收取學生費用居然僅僅只是通報批評,那麼下次再有人私自收取費用是否還是通報批評呢?這麼輕的處罰實在難以服眾。
這讓許多網友更加質疑∶“學校方面明明就是想包庇,想要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對於學校的回應和作出的處罰,實在是有一些難以服眾的,這也難怪一些網友發出質疑的聲了。
朗朗讀書聲下,不應該是某些人謀取利益的沃土
自古以來學校就是教書育人的地方,校園中清凈的學習環境,讓學校成為了為數不多的“凈土”。
然而,在這片凈土中,總有人為了自己的利益而做出一些過格的事情,讓這片凈土飽受非議。
朗朗的讀書聲是學子們求學的心聲,是飽含學子們赤城而熱烈的心,而不是一些人謀取私利的“外衣”。
黑龍江大慶的這所中學如果真的想要保護學校綠植,完全可以讓老師帶領學生一起收集樹葉。
如果學生和老師沒有時間收集樹葉,那麼購買樹葉的錢也不應該讓學生買單。
一所偌大的私立學校,因為20元的“樹葉費”而飽受非議,格局實在是太小了一些。
寫在最後
當年黑龍江大慶市因為大慶油田火遍全國,幾十年後的今天,可能大慶市也沒有想到居然因為20元的“樹葉費”而火了。
不論是民辦學校還是公辦學校,作為學校就應該明白自己的責任和義務。
如果把學校當成賺錢的工具,那麼就偏離了辦學初心,這樣的學校註定走不遠。
對於黑龍江大慶市某中學收取20元“樹葉費”你怎麼看呢?歡迎大家在評論區裡面裡面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