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屆高考地理題型突破——大氣受熱過程與大氣運動(綜合題)

2022年08月26日16:08:29 教育 1674
  1. 閱讀圖文資料,回答下列問題。
    納木錯位於青藏高原南部,西藏自治區中部(如圖甲所示),是西藏第二大湖泊,也是我國第三大鹹水湖,近些年出現湖水水位上漲的現象。湖面海拔4718米,形狀近似長方形,東西長70多千米,南北寬30多千米,面積1920多平方千米,湖區周邊風力較大且變化明 顯。在湖區特殊的地理環境作用下,湖區a氣象站檢測該地,雨季多夜雨(如圖乙所示); 同時年內平均氣溫日較差隨季節變化明顯(如圖丙)。
    (1)推斷納木錯近些年湖水水位上漲的主要原因。
    (2)請利用熱力環流的原理,說明納木錯夏季多夜雨的原因。
    (3)分析a氣象觀測站8月比1月平均氣溫日較差小的原因。
    (4)你是否贊成大規模開發納木錯周邊的風能資源?請說明理由。

2023屆高考地理題型突破——大氣受熱過程與大氣運動(綜合題) - 天天要聞

2.閱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海風從海面向陸地推進的過程中遇到陸地上較熱的氣團,其交界面具有類似鋒面的特徵,被稱為海風鋒,海風鋒是盛夏對流的觸發機制之一。某研究團隊觀測研究了2011~2014年夏季(6~9月)上海海風鋒的時空特徵和環流背景,從長江口登陸為北支海風鋒(圖a),從杭州灣登陸的為南支海風鋒(圖b)。研究結果還表明,出現不同類型的海風鋒時的上海市風向有明顯差異(如圖c、圖d)。

2023屆高考地理題型突破——大氣受熱過程與大氣運動(綜合題) - 天天要聞

(1)上海市海風鋒主要出現在夏季白天,分析其原因。

(2)從風向的角度說明上海市北支海風鋒形成機制。

(3)與北支海風鋒相比,南支海風鋒引發的暴雨的概率較低,試分析原因。

3.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題。

由於冰川表面氣溫與周圍同高度的氣溫差異,導致空氣團沿着冰雪表面流動形成的風稱為冰川風珠峰北坡的絨布河谷大致呈南北走向,東、南、西三面被高山環抱。實驗人員沿河谷底部設置了甲、乙、丙3個站點,測得3個站點白天都會受到偏南風影響,其中甲站點測得的偏南風明顯強於乙、丙兩站點。該偏南風強弱是受冰川風、山谷風等共同影響。下圖為絨布河谷南北剖面示意圖。

2023屆高考地理題型突破——大氣受熱過程與大氣運動(綜合題) - 天天要聞

(1)簡要說明三個站點白天測得的偏南風形成原理。

(2)分析甲站點的偏南風強於乙、丙兩點的主要原因。

(3)簡要分析白天谷地東西兩側的山谷風對偏南風起到的作用。

4.下圖為某日世界某區域近地面天氣形勢簡圖。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2023屆高考地理題型突破——大氣受熱過程與大氣運動(綜合題) - 天天要聞

(1)圖中甲、乙、丙、丁四地氣壓由高到低的順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甲、乙、丙、丁四地中風力最小的是________,甲地此時風向為________。)

(3)若甲地目前沒受到鋒面天氣影響,則與北京相比,晝夜溫差更小的是____,原因是什麼?

(4)鋒面過境後,北京的天氣變化是氣溫________,氣壓________,陰晴變化為________。

(5)某醫院救治的128例腦溢血患者中,有116例是冷鋒過境時發病的。另外,肺結核病人咳血,特別是嬰兒肺炎、支氣管炎、哮喘等在冷鋒過境時發病率很高。這是為什麼?

5.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問題。礦物能源的大量使用,會使大氣中二氧化碳的濃度不斷提高;開發利用新能源,可以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降低大氣中二氧化碳的濃度。圖中甲、乙兩圖反映的是開發利用新能源的兩種途徑。

2023屆高考地理題型突破——大氣受熱過程與大氣運動(綜合題) - 天天要聞

(1)冬季晴天時,在未採用任何取暖設備的條件下,甲圖所示“陽光居室”(屋頂及牆面大部分為玻璃)室內的最高溫度可達22℃。請分析“陽光居室”是如何達到這一保溫效果的。

(2)為了減少自然條件對農業生產的限制,我國很多地區冬季採用大棚技術種植蔬菜、花卉等作物。據此說明大棚技術發展農業,是對哪些自然條件進行改造?

(3)為了保證室內空氣清新,“陽光居室”安裝了A、B換氣扇,其中為出氣扇的是哪個?並分析原因。

(4)開發利用新能源,能夠減緩全球變暖。請運用大氣熱力作用的有關知識,解釋其原因。

6.閱讀圖文資料,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一 雲南香格里拉位於青藏高原東南部,海拔約3300米,晴朗的天空非常湛藍。這裡太陽輻射強,但氣溫較低,當地居民高效利用太陽能,在房屋南側用玻璃搭建絕熱暖棚,暖棚通過通風口與內室形成循環氣流,使內室增溫。
材料二 如圖示意香格里拉房屋模型。
(1)分析暖棚內溫度較高的原因。
(2)利用熱力環流原理,闡述暖棚是怎樣通過1、2兩個通風口使內室增溫的。
(3)分析香格里拉太陽輻射強,但氣溫低的原因。

2023屆高考地理題型突破——大氣受熱過程與大氣運動(綜合題) - 天天要聞

答案和解析

1.【答案】
(1)主要以高山冰雪融水補給為主。由於全球氣候變暖導致冰雪融水增多,入湖水量增加,導致湖水水位上漲。
(2)夏季,季風帶來豐富的水汽,受湖泊與陸地熱力性質差異的影響,夜晚湖區盛行上升氣流,水汽易凝結形成降水。
(3)8月降水較多,白天雲層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強,夜晚多雲雨,大氣逆輻射強,保溫作用好;8月氣溫高,冰雪融水多,湖泊水域面積大,湖水對氣溫的調節作用明顯,所以溫差小。
(4)贊同。該地常年風力較大,風能資源豐富;開發風能,帶動相關產業發展;完善基礎設施;帶動就業,提高居民收入等。不贊同。該地人口稀少,對能源的需求量少;輸電距離遠,地質地形複雜,施工難度大,導致成本高;風向變化較大,且不穩定;生態環境脆弱等。

【解析】 ( 1 )納木錯水位的變化與其所處的地理環境和水源補給有關。
( 2 )熱力環流主要是海陸熱力性質的差異導致不同的下墊面的氣壓不同,導致風向不同,影響降水量。
( 3 )影響氣溫的因素主要有緯度因素、地形地勢因素、海陸因素、大氣環流、氣壓帶風帶、洋流、天氣、下墊面等。
( 4 )該題為開放題,只要觀點正確言之有理即可。
本題組以讀圖的方式考查區域地理的自然環境和開發,屬於基礎題,根據所處的位置和課本內容分析解答。

2.【答案】(1)夏季海陸溫差大,白天陸地升溫快,海風較強;上海人口眾多,城市建成區面積大,白天城市升溫快,氣溫較高,城市風強;在上海市東北、東南郊區,海風與城市風向相近,海風得到增強,海風易向陸地推進形成海風鋒。
(2)上海市(東)北部海風將海上的冷氣團吹向上海市(東)北郊;上海市的偏南風將上海市區的暖氣團吹向上海市(東)北郊區,冷暖氣團交匯形成海風鋒。
(3)當上海市風向為東北風(偏北風)時,東北風(偏北風)對上海市降溫作用明顯,使得海陸溫差減小,海風較弱,此時從杭州灣登陸的南支海風鋒引發的上升氣流勢力較弱,出現暴雨的概率較低。

【解析】 (1) 根據材料可知,海風鋒的形成是海風在向陸地推進的過程中遇到陸地較熱氣團而形成的;海陸風的形成與海陸熱力性質差異相關;夏季海洋和陸地的溫差較大,白天陸地升溫快,海風較強;上海城區範圍大,城市升溫快,氣溫較高,城市風強,因此白天城市熱島效應強,東北方向和東南方向,城郊風和海風疊加,增強了海風,使海風更易向陸地推移,從而形成海風鋒。
(2) 根據材料可知,海風鋒為較冷海風和陸地暖氣團相遇而形成。讀圖 c 可知,北支海風鋒形成時上海主要盛行偏南風,偏南風將上海的暖氣團帶向東北部,與來自東北部海風帶來的冷氣團相遇形成海風鋒。
(3) 根據材料可知,暴雨的概率和海風強弱有關。讀圖 d 可知,南支海風鋒形成時,上海盛行東北風,東北風來自海洋,氣溫較低,有利於降低上海城區溫度,使海陸溫差減小,海風較弱,由於上海城區溫度降低,導致海風鋒引發的上升氣流較弱,暴雨出現的概率較低。

3.【答案】(1)冰雪面反照率高,吸收的太陽輻射少,加上冰雪表面融化會持續吸收熱量,使得冰雪表面溫度比同高度大氣溫度要低;近冰川面的空氣收縮下沉,氣流沿着冰雪表面向下坡方向(北)流動,形成偏南風(冰川風)。
(2)白天谷地受熱較少,氣溫較低,氣流下沉,谷地氣壓較高,產生向南運動的氣流,對北上的偏南風具有一定的阻擋作用,位於北部的乙、丙兩站點受到的阻擋更明顯,距冰川最近的甲站受冰川風的影響最大,偏南風強度更強。
(3)白天谷地盛行谷風,谷風把空氣推向東西兩側山坡,吸引南側冰川風北上,從而使得冰川風影響範圍擴大,加強了偏南風。

【解析】 (1) 由所學知識可知,冰雪面表面光滑,反照率高,吸收的太陽輻射少;加上冰雪表面融化還會持續吸收熱量,使得冰雪表面溫度下降,比同高度大氣溫度要低;所以近冰川面的空氣收縮下沉,氣流沿着冰雪表面向下坡方向流動;根據圖中的指向標可知,此時形成偏南的冰川風。
(2) 由所學知識可知,白天,絨布河谷地受熱較少,氣溫較低,氣流收縮下沉,谷地形成高氣壓,氣流向南運動,對北上的偏南風具有一定的抵消作用。位於北部的乙、丙兩站點距離冰川風距離較遠,受到阻擋作用,風力較小;而甲站距冰川最近,所以受冰川風的影響最大,偏南風強度更強。
(3) 由第 2 小問及所學知識可知,白天谷地盛行谷風,由“珠峰北坡的絨布河谷大致呈南北走向”可知,谷風把空氣推向東西兩側山坡,從而使南側冰川風北上,這樣冰川風影響範圍擴大,並且加強了偏南風。

4.【答案】(1)甲>乙>丁>丙
(2)乙 西北風
(3)北京 北京位於冷鋒鋒後,為陰雨天氣,白天大氣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強,氣溫不太高;晚上大氣保溫作用強,氣溫不會太低。
(4)降低 升高 轉晴
(5)冷鋒過境,氣溫突然下降對嬰兒肺炎等疾病有誘發作用;氣壓升高易誘發腦溢血。

【解析】 本題主要考查大氣的熱狀況、大氣的水平運動、天氣系統的相關知識,旨在考查學生讀圖分析能力和調動基礎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從圖中獲取系信息是解題的關鍵。
( 1 )讀圖氣壓差為 5 百帕,根據氣壓的數值判斷甲為 1020 百帕,乙為 1010 到 1015 百帕之間取了大值 1015 百帕,則乙應大於 1015 百帕,小於 1020 百帕;丙在 1000 到 1005 百帕之間;丁為 1010 百帕,故四地氣壓由高到低的順序是甲 > 乙 > 丁 > 丙。
( 2 )讀圖四地比較乙地的等壓線最稀疏,氣壓梯度力最小,故乙地的風力最小,甲位於高壓的東側,在氣壓梯度力、地轉偏向力和摩擦力的影響下形成西北風。
( 3 )讀圖甲地目前沒受到鋒面天氣影響,甲與北京相比晝夜溫差更小的是北京,因為北京位於冷鋒鋒後,為陰雨天氣,白天大氣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強,氣溫不太高;晚上大氣保溫作用強,氣溫不會太低。
( 4 )冷鋒過境後,冷氣團取帶暖氣團控制當地,氣溫降低,氣壓升高,天氣轉晴。
( 5 )冷鋒過境後,冷氣團取帶暖氣團控制當地,氣溫降低,氣壓升高,氣溫突然下降對嬰兒肺炎等疾病有誘發作用;氣壓升高易誘發腦溢血。

5.【答案】(1)大部分太陽輻射能透過“陽光居室”的玻璃到達室內地面,地面吸收太陽輻射能而增溫,並以長波輻射的形式把熱量傳遞給室內大氣,地面和大氣長波輻射不能穿透玻璃,從而將熱量保留在居室內。同時,封閉的空間也隔絕了室內外熱量的交換,加強了保溫效果。
(2)光照 熱量 水分
(3)A 太陽輻射透過“陽光居室”玻璃使室內增溫,室內空氣受熱膨脹(密度小)上升從A換氣扇排除區,室外空氣溫度相對較低,密度大,從B換氣扇流入,從而形成熱力環流,使室內空氣流通。
(4)開發利用新能源使大氣中二氧化碳減少,大氣吸收的地面輻射也會減少,大氣逆輻射會變弱,大氣的保溫作用減弱,使氣溫增高趨勢減緩。

【解析】 (1)本題考查“陽光居室”保溫的原理,旨在考查學生獲取和解讀信息的能力及調動和運用知識的能力。準確解讀材料,掌握大氣受熱過程原理是解題的關鍵。溫室玻璃通過隔絕內外熱量交換,起到了類似大氣保溫作用的效果。由圖中可以看出,大部分太陽輻射能透過“陽光居室”的玻璃到達室內地面,地面吸收太陽輻射能而增溫,並以長波輻射的形式把熱量傳遞給室內大氣,地面和大氣長波輻射不能穿透玻璃,從而將熱量保留在居室內。同時,封閉的空間也隔絕了室內外熱量的交換,加強了保溫效果。
( 2 )本題考查大棚技術改造的農業自然條件,旨在考查學生調動和運用知識的能力。掌握農業區位因素及其變化是解題的關鍵。大棚種植可以增強光照效果,保證室內熱量,同時有利於保持室內水分,減少因蒸發而導致的土壤水分缺失。故主要是改造了光照、熱量和水分三個條件。
( 3 )本題考查熱力環流原理,旨在考查學生獲取和解讀信息的能力及調動和運用知識的能力。掌握熱力環流的原理,準確解讀材料信息是解題的關鍵。根據熱力環流原理,太陽輻射透過“陽光居室”玻璃使室內增溫,室內空氣受熱膨脹(密度小)上升從上空 A 換氣扇排除區,室外空氣溫度相對較低,密度大,形成高壓,在近地面從 B 換氣扇流入,從而形成熱力環流,使室內空氣流通。故出氣扇為 A 。
(4)本題考查大氣受熱過程,旨在考查學生調動和運用知識的能力。掌握大氣受熱的原理是解題的關鍵。二氧化碳是大氣吸收地面長波輻射的主要物質,開發利用新能源可以減少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從而使​大氣吸收的地面輻射也會減少,大氣逆輻射會變弱,大氣的保溫作用減弱,使氣溫增高趨勢減緩。

6.【答案】(1)太陽短波輻射可透過玻璃到達棚內,使溫度升高,而棚內的地面長波輻射卻很少能透射出去,從而使熱量保存在暖棚內。
(2)暖棚受熱多,空氣膨脹上升,內室受熱少,空氣冷卻下沉,於是上層空氣由氣壓高的暖棚通過1通風口向氣壓低的內室流動;下層空氣由氣壓高的內室通過2通風口向氣壓低的暖棚流動。暖棚通過通風口與內室形成循環氣流,使內室增溫。
(3)香格里拉緯度低,太陽高度大;海拔高,空氣稀薄,大氣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較弱,故白天太陽輻射強;但空氣稀薄,大氣逆輻射弱,大氣的保溫作用差,不利於熱量儲存,所以常年氣溫較低。

【解析】 ( 1 )太陽輻射相對而言為短波輻射,可透過玻璃到達棚內,使溫度升高;但棚內的地面吸收太陽輻射升溫的同時向外輻射,地面輻射為紅外線長波輻射,長波輻射卻很少能透射出去,從而使熱量保存在暖棚內。
( 2 )據圖可知,通風口 1 在上,通風口 2 在下。暖棚受熱多,空氣膨脹上升,內室受熱少,空氣冷卻下沉,於是上層空氣由氣壓高的暖棚通過 1 通風口向氣壓低的內室流動;下層空氣由氣壓高的內室通過 2 通風口向氣壓低的暖棚流動,暖棚通過通風口與內室形成循環氣流,使內室增溫。
( 3 )據材料可知,香格里拉位於青藏高原東南部,海拔高,空氣稀薄,多晴天,大氣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較弱,且緯度較低,太陽高度大,因此白天太陽輻射強;但因海拔高,空氣稀薄,晚上大氣逆輻射弱,大氣的保溫作用差,不利於熱量儲存,所以常年氣溫較低。

教育分類資訊推薦

權威發布 | 瀋陽市七所普通高中將首次招收科技特長生 - 天天要聞

權威發布 | 瀋陽市七所普通高中將首次招收科技特長生

科技特長生為進一步在教育“雙減”中做好科學教育“加法”,引導中小學校關注學生核心素養、轉變育人模式,大力培育具備科學家潛質、願意獻身科學研究事業的青少年群體,在充分調研論證的基礎上,遼寧省實驗中學、東北育才學校、瀋陽市第二中學、瀋陽市第五中學、瀋陽市第十七中學、瀋陽市渾南高級中學、瀋陽市垚為學校等7...
聚焦“五一”假期丨倒排工期,項目工地建設忙 - 天天要聞

聚焦“五一”假期丨倒排工期,項目工地建設忙

5月1日上午,北華航天工業學院固安校區建設工程一標段項目的建設者們正在緊張施工。河北日報記者劉 英攝進入“五一”假期,當大部分人開始享受美好假期時,固安縣西北部的固安航天城內,北華航天工業學院固安校區建設工程一標段項目的建設者們依舊忙碌,全
翁城日記 888 - 天天要聞

翁城日記 888

翁城,我們來了!但見此地:山川秀媚,土地肥沃,民風淳厚,人物磊落……我們行走,我們看見,我們閱讀,我們感受,我們沉默,我們呼喚,我們耕作,我們收穫。行走美麗中國,助力鄉村振興。即日起,本院特推出“翁城日記”,用志其事,以壯我行。
從“黑洞”到“2+X+Y”,解密復旦理科拔尖創新人才培養 - 天天要聞

從“黑洞”到“2+X+Y”,解密復旦理科拔尖創新人才培養

在復旦大學《物理前沿導論》的課堂上,袁峰教授正在介紹黑洞吸積理論。這門由32位物理學科骨幹教師輪流介紹各自研究方向的學科導論課程始於2024年,覆蓋了物理學系所有研究領域,幫助學生用一個學期的時間概覽學科全局,培育科研志趣。
60多名學生組團退裙!涉事學校致歉 - 天天要聞

60多名學生組團退裙!涉事學校致歉

近日,一名店主稱,4月底,瀋陽一職業技術學校60多名學生集體網購衣服,參加完運動會後又集體以“質量問題”為名退貨退款。店主表示,自己的這個服裝鏈接被封了三個月,三個月都賣不了,損失8000元左右。店主稱她在學校官網看到學生們穿着自家店鋪的衣服,吊牌都沒有摘,而且退回來的衣服看到上面還有草。5月3日,話題“校...
勞動者之歌|邊巴卓噶:為3.6萬學員托起就業創業夢 - 天天要聞

勞動者之歌|邊巴卓噶:為3.6萬學員托起就業創業夢

邊巴卓噶在自己創辦的學校前(4月23日攝)。全國勞動模範、39歲的邊巴卓噶是西藏現代服務業技工學校黨支部書記、校長。創辦學校那年,邊巴卓噶才20歲,她希望通過技能培訓,改變部分農村孩子沒技術、薪酬低、走不出大山、養不起家庭的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