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青的蜂
繼教育部印發《關於支持探索開展暑期託管服務的通知》之後,北京、江蘇、山東等多地教育部門推出專門面向小學生的暑期託管班。一份調查顯示,74.6%的家長考慮參加暑期託管。

暑期託管是一種新鮮事物,怎麼辦、如何辦無例可循。連日來,公眾圍繞暑期託管班產生了不少疑問,教育部門也專門作出了具體要求,回應了一些具體疑問。在筆者看來,一些原則性規定尤其值得注意,在此有必要作反覆強調。
首先,暑期託管服務必須堅守公益普惠原則。
此前,市場上有不少暑期託管班,但數量有限,價高者得,不具有普遍示範意義。相對而言,校園託管的師資場地充足,動員性強,可以快速啟動。同時,利用學生的規模優勢,可以不斷降低託管成本。地方教育部門要鼓勵有條件的學校積極承擔,學校也應創造條件主動為之。
其次,暑期託管服務必須堅持假期的定位。
假期和學期有完全不同的定位,也應該有不同的成長目標。教育部反覆強調堅持自願原則,要求不得強制學生和教師參與暑期託管服務,不能把暑期託管變成第三學期,已經明確了暑期託管的底線。各地不得暗中將假期託管變成複習班、補習班,不得暗中攀比造成惡性後果。

第三,暑期託管服務必須堅持高質量發展。
暑期託管絕不是“一託了之”,而是要有明確的任務和主題,也有相應的責任和追求。各地在開展服務中,要利用一些成熟的校外活動場所和社會教育資源,合理提供一些遊戲活動、文體活動、閱讀指導、綜合實踐、興趣拓展等服務,引導和幫助學生度過一個快樂又有意義的假期。
暑期託管服務已經正式開啟,地方教育部門和學校在實施過程中,要善於總結經驗、發現問題,在多元合作里探尋多贏結局,切實將暑期託管服務這一民生實事持續辦好。
【作者】 王慶峰
南方評論
來源:南方+ - 創造更多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