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肖取名,《南史》多有涉及,如《齊本紀》記武帝蕭生於南朝宋元嘉十七年,歲次庚辰為龍年,小名“龍兒”;並記其母將產之夕,“夢龍據屋”云云。
關於狗兒、豬兒,《南史·張敬兒傳》有:“始其母于田中卧,夢犬子有角舐之,已而有娠而生敬兒。故初名苟兒。又生一子,因苟兒之名複名豬兒。宋明帝嫌苟兒名鄙,改為敬兒,故豬兒亦改為恭兒。”張狗(苟)兒的出生,據說是母親夢見長了角的狗,並被那狗舔了,懷上他。這與夢屬相而懷孕的故事頗有些相似,只可惜《南史》沒有交代張狗兒的生年。但是,不妨推想他正是生於皮年,因為他的弟弟取名豬兒,很可能只小他一歲,生於逢亥之年。
以生肖取名,迄今發現最早的記載十二生肖的秦代簡書——雲夢睡虎地秦簡即記載了相關的內容。到了西漢時期,成都才子司馬相如幼時名叫“犬子”,《史記》為其立傳,特記一筆:“其親名之曰犬子。相如既學,慕藺相如之為人,更名相如。”乳名為何取了個“犬子”?唐代司馬貞《索隱》:“愛而字之也。”這愛大約有兩層意思,一是“犬子”“小狗子”這樣喊孩子,有一種視若心肝寶貝的親呢感;二是取賤名的孩子好養,願自家孩兒無災無病,健康成長。司馬相如得此乳名的同時,大概也承受着這樣的親情之愛。然而,還有一條是以往所忽略的:司馬相如生於公元前179年,這一年歲次壬戌,屬狗。
阿狗阿豬,這些“賤名”寄託着對孩子的愛,也可能包含着將屬相做稱謂的情況,這樣的例子不只存在於古代。老舍之子舒乙在《老舍》一書中的記述:
父親生於1899年2月3日……那一年是戊戌年,清朝光緒二十四年,按陰曆算,是狗年。父親是年底生的,他的姑母給他起了一個很不中聽的外號:小狗尾巴。屬狗,和屬豬、屬雞、屬免一樣,沒什麼高低貴賤之分,沒有什麼不光彩的,可是“狗尾巴”,而且是“小狗尾巴”,實在令人接受不了。所以老舍小時候總是說他是糖瓜祭灶的那一天生的,在灶王爺升天的時候光榮落地不比“小狗尾巴”光彩得多、神氣得多?
老捨生於戊戌年臘月末,姑母為他取名,親昵地喚一聲“小狗尾巴”,叫賤名的孩子好養,那是寄託着一片愛心的。“小狗尾巴”還有狗年末尾的意思,不僅含生肖,連臘月也含在這乳名里了。
請加關注下期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