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新能源車的朋友或許都有過這種體驗:輕踩油門車就竄,松腳瞬間像被拽了一把,甚至不用碰剎車就能停穩——這就是讓老司機吐槽反人類的單踏板模式。如今,官方終於出手給它划了紅線:工信部新發布的《乘用車制動系統技術要求及試驗方法》(GB 21670—2025)明確規定,2027年起,新車默認狀態下,光松油門不能把車剎停。這波操作到底意味着什麼?咱們掰開揉碎了說。
單踏板模式:到底是黑科技還是“隱形坑”?
先搞懂一個問題:單踏板模式到底是啥?其實它的本質是強動能回收,但比普通動能回收勁兒更大。正常動能回收松油門時,車會慢慢減速(像帶點剎車的感覺);而單踏板模式下,鬆開油門的制動力度能直接把車憋停,全程不用碰剎車踏板。
這種設計的初衷挺實在:回收更多能量,能多跑幾十公里續航;同時減少剎車磨損,省點保養錢。但問題也跟着來了——它把老司機刻在骨子裡的駕駛邏輯給改了。駕校教的踩油門加速、踩剎車減速,到這兒變成了油門管加速,松油門管減速,腳幾乎不用挪地方。
可危險就藏在習慣里。清華大學汽車安全實驗室做過測試:長期用單踏板的司機,遇到突發情況踩剎車的反應時間會慢0.3秒。按100公里/小時的速度算,這0.3秒能開出8米多——足夠撞上一個突然橫穿馬路的行人。2024年有品牌調研顯示,32%的新能源車司機在緊急情況下,曾下意識把油門當剎車踩,15%因此出了事故。
新規沒一棍子打死,但給單踏板套上了“緊箍咒”
這次的新規(2027年1月1日實施)沒說不讓用單踏板,而是從“默認狀態”下手:
默認開車時,松油門不能剎停:以後新車一啟動,不管你上次咋設置的,默認都是弱動能回收——松油門可以減速,但想停穩必須踩剎車,逼你把腳挪到剎車踏板上,找回備剎車的習慣。
強動能回收得自己開:如果就是喜歡單踏板的省電,也能在車裡設置(具體方法得看說明書),但每次開車上電後,系統會自動切回默認模式。而且設置成強回收後,車裡得有個白天也能看清的提示燈,一直亮着提醒你:現在是特殊模式,小心點!
減速太猛必須亮剎車燈:以前有些車松油門猛減速,後車根本沒反應時間,容易追尾。新規規定:只要減速力度超過1.3m/s²(大概相當於輕踩剎車的力度),剎車燈必須亮!測試顯示,這能讓後車反應快0.2秒,追尾風險降41%。
不止管單踏板,這些安全升級更讓人安心
新規不只是針對單踏板,還補上了不少安全漏洞:
ABS成標配,老頭樂要慌了?:以前8萬以下的入門車,有8%沒裝ABS(防抱死系統),急剎車容易打滑失控。現在所有新車必須裝ABS,以後哪怕買最便宜的車,也能享受到這個基礎安全配置。網友調侃:下一步是不是該輪到老頭樂了?
緊急剎車有雙保險:當車速減得特別快(減速度≥6m/s²,差不多是急剎),車會自動觸發緊急制動信號(比如雙閃快速閃爍),提醒後車前面出事了,快躲!;等減速變緩(<2.5m/s²),信號才會關。
特斯拉曾背鍋,但單踏板爭議早該有個了斷
提到單踏板,很多人第一反應是特斯拉,但其實這模式不是它發明的——2013年寶馬i3就有了,只是特斯拉靠強動能回收默認讓更多人知道了它。2023年特斯拉召回過一大批車,就因為沒給用戶選動能回收模式的權利,加上長時間深踩油門沒提醒,增加了誤操作風險。
這次新規相當於給所有車企定了規矩:安全不能讓用戶適應,得讓車來適應人的習慣。畢竟開車這件事,約定俗成的本能反應(比如踩剎車減速),比任何黑科技都靠譜。
最後想問問大家:你開過單踏板模式的車嗎?是覺得真香還是後怕?對新規里的ABS標配、剎車燈強制點亮,你最期待哪一項?評論區聊聊~
圖:來源網絡,如有侵權馬上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