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呼和浩特7月1日電 題:鄂爾多斯:“車路雲一體化”讓“聰明車”跑上“智慧路”
新華社記者安路蒙、張晟
無人駕駛公交車在城市中軸線上絲滑行駛,自動駕駛清掃車在街道上穿梭工作,無人售貨車在廣場上招手即停……近日,記者在鄂爾多斯市康巴什區街頭看到,越來越多的智能駕駛應用場景正在這裡上演。
6月27日,鄂爾多斯市康巴什區街頭上的無人售賣車。新華社記者安路蒙 攝
智能駕駛已不是新事物,但要想大規模應用走進公眾生活,“車路雲一體化”發展路徑成為關鍵所在。“車路雲一體化”是智能網聯汽車領域的一個專業術語,指的是通過新一代信息與通信技術,將人、車、路、雲的物理空間和信息空間融合為一體,讓智能網聯汽車交通系統實現安全、節能、舒適及高效運行的信息物理系統。通俗來說,即“聰明的車+智慧的路+強大的雲”。
2024年,鄂爾多斯市獲批工業和信息化部等五部委智能網聯汽車“車路雲一體化”應用試點城市。眼下,涵蓋公共交通、智慧出行、物流運輸等領域的“車路雲一體化”多元場景應用在這裡加快落地,“聰明車”跑上“智慧路”正在具象化。
在康巴什街頭,無人接駁智慧站台上的數字大屏實時顯示各類智能網聯汽車的行駛位置。很快,一輛智能網聯觀光巴士停靠站台,記者上車後看到,智能網聯汽車測試員高瞳坐在駕駛位上,雙手卻並未觸碰方向盤,而是專註監控屏幕。轉彎、掉頭、加速、減速……方向盤自動打輪、擺正,車輛全程平穩行駛。
“車輛搭載的5組激光雷達如‘電子眼’般掃描路況,0.3秒內即可完成紅綠燈識別與障礙物規避。”高瞳介紹說,經過一段時間的公開道路測試,智能網聯觀光巴士從一開始的走走停停,到現在的絲滑行駛,變得越來越“聰明”,車速也從20公里/小時提高到25公里/小時。
在鄂爾多斯,“聰明車”不止行駛在市區,高速路上疾馳的無人駕駛重卡、露天煤礦里24小時自動作業的無人駕駛礦卡,也正日漸走進現實。
“作為國家重要的能源基地,鄂爾多斯把物流運輸作為智能網聯汽車的一個重要應用場景。”鄂爾多斯智能網聯創新中心總經理陳紅軍表示,長線公路運輸由於運營成本較高,進行“車路雲一體化”應用的現實需求迫切。“鄂爾多斯貨物運輸需求巨大,全年上線運輸重卡達33萬輛,同時道路環境相對簡單,從商用車和礦用車入手培育‘車路雲一體化’無人駕駛應用,可儘快實現商業閉環,有相當大的市場空間。”陳紅軍說。
“聰明車”的安全上路,需要有“智慧路”的配套跟進。鄂爾多斯市逐步分區部署攝像頭、毫米波雷達、激光雷達等交通感知設施,完善路側通信設施、路側計算設施等智能化基礎設施,實現重點區域智能路口升級改造。
雲平台則扮演着智能交通大腦的角色,通過收集和處理來自車輛、道路基礎設施的數據,實現全局的協同感知、決策與控制。走進鄂爾多斯“車路雲一體化”調度展示中心,巨大的環形曲面屏上呈現着一幅流動的“城市數字孿生圖”,虛擬路網以高精度三維形態鋪展開來,智慧路口、網聯車輛、交通事件等各種信息實時上傳匯總,實現“全市一朵雲”。
截至目前,鄂爾多斯已實現全域開放智能網聯汽車測試道路,吸引華為、踏歌智行、廣汽、金龍等10餘家企業投放車輛開展路測。其中,在城市綜合服務領域,部署智能網聯車輛70輛;在大宗貨運領域,部署300輛自動駕駛重卡進行l2+l4領航編隊運輸示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