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棧自研體系支撐,比亞迪天神之眼穩居行業第一梯隊

2024年12月30日19:24:32 汽車 1056

隨着智能駕駛技術的迅猛發展,比亞迪汽車正逐漸成為行業的領航者。近日,比亞迪宣布自2024年12月24日起,其高階智能駕駛輔助系統“天神之眼”將在全國範圍內正式開通無圖城市領航(CNOA)功能。這一重大突破不僅標誌着比亞迪在智能化布局上邁出了重要一步,也鞏固了其在智能駕駛領域的領先地位。

技術突破,無高精地圖也能行

傳統智能駕駛技術高度依賴高精度定位與路徑規劃,高精地圖的製作周期較長、成本較高,且覆蓋範圍有限。無圖城市領航(CNOA)功能的推出,標誌着技術的重大突破。該功能基於先進的無圖NOA技術,採用端到端大模型架構,通過多傳感器融合感知,實現了在無高精地圖情況下依然能夠實現複雜路口通行、紅綠燈通行、自主超車、避障繞行、自主併線等多種駕駛行為。這一技術的成功應用,不僅降低了使用門檻,也為智能駕駛的普及提供了可能。據悉,無圖城市領航(CNOA)功能將隨仰望U8騰勢Z9GT騰勢N7車型OTA陸續推送。

實力布局,加速智能駕駛進程


全棧自研體系支撐,比亞迪天神之眼穩居行業第一梯隊 - 天天要聞



比亞迪天神之眼高階智能駕駛輔助系統,憑藉多傳感器融合技術與全自研高算力智駕計算平台,結合端到端算法架構,依託中國最大車雲數據庫,打造出以安全為核心的超人類駕駛輔助體驗。目前,該系統已迭代至BAS 3.0+版本,實現了高速、城區、泊車全場景智駕的極致覆蓋,真正做到“有路就能開,到哪都好停”。

與此同時,比亞迪高度重視智能駕駛技術的研發與投入,組建了一支龐大的工程師研發隊伍,構建了一整套全棧自研的智駕研發體系,展現了強大的技術實力和創新能力。憑藉這些優勢,比亞迪在智能駕駛領域穩居行業第一梯隊,為駕駛者帶來了更加安全、便捷、智能的出行體驗。


全棧自研體系支撐,比亞迪天神之眼穩居行業第一梯隊 - 天天要聞



隨着智能駕駛技術的不斷發展,比亞迪已經從一個技術探索者轉變為行業引領者。通過“天神之眼”高階智能駕駛輔助系統的成功應用,比亞迪不僅展示了其在技術創新方面的強大實力,還為整個智能駕駛領域帶來了新的啟示。無圖城市領航(CNOA)功能的推出,標誌着智能駕駛技術在實際應用中的又一重大突破。未來,比亞迪將繼續堅持技術創新戰略,不斷推動智能駕駛技術的普及和發展。同時,比亞迪也將積極與其他企業合作,共同構建一個更加智慧、高效的出行生態系統,為消費者帶來更加安全、便捷的出行體驗。

汽車分類資訊推薦

瘋狂踩剎車!本田宣布大幅度削減純電汽車費用! - 天天要聞

瘋狂踩剎車!本田宣布大幅度削減純電汽車費用!

在日系三強裡面,此前本田轉向全面純電的話語最為“擲地有聲”。本田原本提出了2030年銷售超過200萬輛純電動車。但在5月20日,本田社長三部敏宏宣布純電動汽車的普及比預期要慢,巨額投資存在風險,因此表示要大幅減少3成電動車的投入,將投入資金
年輕人的第一台車,QQ冰淇凌比“套路禮物”更懂浪漫 - 天天要聞

年輕人的第一台車,QQ冰淇凌比“套路禮物”更懂浪漫

又到一年520,你還在為送什麼禮物頭疼嗎?口紅、香水、鮮花……這些“老三樣”雖然浪漫,但未免缺乏新意。今年,不妨用一場“硬核寵愛”顛覆傳統——1.69萬元起(包含國家汽車報廢補貼2萬元),把奇瑞QQ冰淇淋開回家!
東魁楊梅打假:染色和膨大劑痕迹識別指南 - 天天要聞

東魁楊梅打假:染色和膨大劑痕迹識別指南

夏天到了,楊梅又成了水果攤上的寵兒。尤其是東魁楊梅,個大、味甜、汁多,簡直是夏日裡的美味擔當。不過,最近我發現市場上有些不良商家為了追求賣相,竟然給楊梅染色、使用膨大劑!這可真是太讓人氣憤了。
有望8月底上市 馬自達EZ-60小訂訂單已突破2萬台 - 天天要聞

有望8月底上市 馬自達EZ-60小訂訂單已突破2萬台

當工信部備案信息顯示"長安馬自達EZ-60"這個陌生車名時,多數人還沒意識到這個代號背後的戰略意義。截至5月16日的預訂數據揭示,這款尚未正式上市的車型已悄然收穫超過2萬個小訂訂單,在合資品牌電動化轉型的關鍵節點,這個數字值得深入解讀。
東南汽車城“劍指”千億級 - 天天要聞

東南汽車城“劍指”千億級

整車製造領域迎來產能爆髮式增長,年內實施96個重點項目東南汽車城“劍指”千億級東南汽車城全貌。近日,記者從閩侯青口汽車工業園區獲悉,近年來,東南汽車城整車製造領域迎來產能爆髮式增長。其中,龍頭企業之一的東南汽車月產量從4000台升至2.8萬
新能源車暗藏數據黑洞?1.7GB 隱私去向成謎 - 天天要聞

新能源車暗藏數據黑洞?1.7GB 隱私去向成謎

開車上路,本以為掌控着方向盤,卻沒想到可能在不知不覺中 “交出” 海量隱私!最近一項行業調查讓我驚掉下巴:每輛新能源車日均上傳 1.7GB 行駛數據,從上班路線到周末出遊軌跡,甚至連急加速、急剎車的習慣都被精準記錄。這些數據究竟流向何方?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