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極越汽車衝上了熱搜,這個被寄予厚望的新勢力品牌,如今卻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CEO夏一平發布的全員信,看似是戰略調整的宣言,實則背後隱藏着企業深重的危機。信中提到的“創業2.0階段”,更像是極越汽車為自救而不得不邁出的艱難一步。
在全員信中,夏一平提出了四大舉措:堅持核心技術投入、加強銷售和服務能力、合併重複部門與崗位、變革內部工作流程。這些措施本應是企業穩步發展的基石,但在極越汽車的現狀下,卻顯得有些力不從心。據內部人士透露,實際的操作遠比這封信中描述的更為殘酷——大範圍裁員、工廠停工、銷售工作全面暫停,整個企業彷彿一夜之間陷入了全員停擺的境地。
裁員的風聲在網絡上迅速發酵,員工們不僅失去了工作,連工資和社保也被停發。工廠內,曾經繁忙的生產線如今已沉寂無聲,車輛停運,一片死寂。銷售門店更是門可羅雀,早已停止了新車銷售。至於車輛網絡後台是否仍在運維,目前仍是個未知數。
銷量數據更是揭示了極越汽車的困境。極越07和極越01兩款車型,儘管在宣傳上下了不少功夫,但銷量卻始終未能有所突破。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這樣的銷量顯然無法支撐起一個龐大的車企。即使極越07的實際售價已經下探至20萬以內,月銷量也僅僅維持在1000多台的水平。這樣的銷售業績,對於極越汽車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
極越汽車的塌方,無疑給整個新能源汽車行業敲響了警鐘。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新勢力品牌要想站穩腳跟,不僅需要先進的技術和優質的產品,更需要穩健的經營和持續的資金支持。一旦資金鏈斷裂,即使再好的產品和戰略,也難以挽救企業的頹勢。
極越汽車的塌房事件,再次提醒我們:在新能源汽車這條賽道上,沒有永遠的贏家,也沒有永遠的輸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