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發布最新召回通告,其中包含奔馳、寶馬、比亞迪等多家知名企業共計召回超47萬輛的消息一經發布便引發了消費者們的熱議,“汽車質量何時能得到保證”等話題也是一度登上各大平台的熱搜榜。那麼問題來了,對於對汽車知識沒有過多了解的消費者,該如何評判一款車的可靠性呢?答案是:設計標準。
瑤光C-DM設計標準是關鍵,永遠比極限高一線
前不久星途汽車官方釋放了一條採訪視頻,視頻中,瑤光C-DM電四驅CDC減振器的研發總監透露,他們公司給國內其他一線大廠供應的減震器,設計壽命有的是26萬公里,有的是30萬公里。而給星途瑤光C-DM電四驅供應的CDC設計壽命高達10年50萬公里,比其他廠商高了接近100%
其實不止是“CDC電控懸架”,筆者在翻閱資料後發現,在每個零部件上,星途都堅持將可靠性排在第一位,從研發到上市經過超千項標定測試,每個細項的測試都收集了大量數據,涵蓋包括100+場景、超千項測試、數萬小時,藉此一步步優化來獲得最優的穩定表現,最終為用戶帶來遠高於行業水平的產品。
不僅如此,星途更堅信“實踐是最好的佐證”。早在瑤光C-DM上市之前,星途便以前所未有“一周四季”活動向世人證明了其產品的硬核實力。活動中,瑤光C-DM歷經6000km長測,從中國最北端的城市漠河啟航,一路向南行進至著名的旅遊城市三亞。瑤光C-DM不僅要在6000公里的跋涉中證明自己的綜合實力,還要在直逼人體極限的70℃溫差下毫不動搖。該測試路線經過了各種複雜多變的地形和天氣條件,旨在遍歷各種可能的工況環境,從高寒到熱帶,從山脈到平原,確保車輛能在任何條件下都保持優異的續航、低油耗和卓越的適應性能。
當然,“一周四季”知識星途嚴苛標準的一抹縮影,星途在研發過程中還開展了包括動力總成耐久、結構強度耐久、環境適應性耐久以及涉水、越野、高溫、高原、高寒等嚴苛的多項測試,全面保障瑤光C-DM的可靠性,守護用戶生命安全責任底線。
深耕技術,奇瑞深知“打鐵還需自身硬”
正所謂“打鐵還需自身硬”。長久以來,在傳統內燃機時代下,中國汽車產業深受歐美企業以核心技術“卡脖子”困境,而如今進入智能化時代,奇瑞堅持深耕技術,科技創新、跨界創新、融合創新的理念,如今已經在火星架構、鯤鵬動力、雄獅智艙、大卓智駕和銀河生態五大技術領域取得了全面進階。這些領域的突破不僅提升了奇瑞的技術實力,也為未來汽車的發展提供了新的方向。
不僅是自身發展,依託全球先進的產品生態體系,奇瑞汽車還在新能源上下游產業鏈的核心環節領域都孵化出頭部企業。以CDC供應商為例,奇瑞基於自身的技術優勢,通過派駐技術人員、共建實驗室和開放共享技術等技術扶持模式,主動培育供應商的創新能力和核心競爭力,幫助供應商攻克關鍵技術難題,更重要的是給國內供應商以商業機會,共同相互成就,把中國汽車產業鏈做大做強!
寫在最後
以點見面,通過瑤光C-DM電四驅所搭載的“CDC電控懸架”我們不難發現,星途是一個懂技術、有溫度的品牌。未來,奇瑞將繼續肩負起全球企業公民的擔當,匯聚全球智慧,凝聚行業力量。在引領中國汽車品牌崛起的同時,奇瑞也將激發全球汽車產業革新浪潮,共創技術創新的新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