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又有車企身陷“停工”傳聞。
1月2日,高合汽車針對網傳“停工”消息回應表示,公司運營一切正常,原發平台已刪帖,已向公安部門報案。
值得注意的是,這並非高合汽車首次傳出有關“經營不善”的負面消息,去年10月,該司曾被曝裁員。而從另一個維度來看,市場對高合汽車信心不足的源頭多來自其與同行相比較顯萎靡的銷售數據。
不過,高合汽車創始人丁磊曾多次對外表達高合汽車的出海決心,且日前已與沙特達成400億合作協議,企業發展重心或已轉移至海外。然而國內尚未形成聲量,出海對於高合汽車來說一定是條康庄大道嗎?
高合汽車回應停工:經營一切正常
曾多次身陷負面傳聞,銷售萎靡
1月2日,有網友在公共社交平台發帖詢問“高合汽車怎麼了”。該網友表示,有幾個群在都在發一張消息截圖,截圖顯示,“高合所有工作暫停,包括停止發貨、停止新項目開發。做好起訴準備。”
一時間,有關高合汽車“停工停產”的消息不脛而走。1月2日晚間,高合汽車通過微博正式聲明回應。
高合汽車表示,公司運營一切正常,研發、生產、營銷、交付等各項工作正常推進。原發平台已刪除相關帖子,並對發帖會員做出警告處理。對相關信息的錯誤解讀已對高合汽車的品牌聲譽造成了嚴重損害,並對社會輿論構成了誤導,公司已向公安部門報案,請大家不信謠不傳謠。
南都·灣財社記者留意到,在本次“停工”傳聞以前,高合汽車已多次身陷“爆雷”“裁員”等傳聞。去年10月,多名網友在招聘平台爆料稱,高合汽車開啟大規模裁員,有的部門甚至裁員50%。對此,高合汽車方面對外表示,傳言不實,屬於正常人事流動。
公開資料顯示,高合汽車是華人運通於2019年7月發布的豪華純電汽車品牌。而華人運通創立於2017年8月,實控人丁磊有着多年上汽工作經歷,曾作為樂視超級汽車聯合創始人出現在公眾面前,賈躍亭出走美國後,丁磊“單飛”。
2020年9月,高合汽車推出首款車型“高合hiphi x”,售價57萬-80萬元,定價在當時屬行業較高水平,上市7個月後開啟交付。高合汽車官方數據顯示,上市不到三年,hiphi x累計銷量已經突破了7000台。
2022年8月,高合汽車推出旗艦車型“高合hiphi z”,售價61萬-63萬。高合汽車微博顯示,截至2023年4月,z車型交付累計突破1000台。
2023年4月上海車展期間,高合汽車推出了品牌第三款車型hiphi y,價格進一步下探,售價33.9萬-44.9萬元。同年10月,高合汽車微博官宣交付hiphi y共計1606台,環比漲40%。
值得注意的是,在同為“新勢力”的理想、小鵬、蔚來、零跑等動輒月銷數萬的銷量襯托下,高合汽車的數據顯得很不夠好看。官方數據顯示,2022年高合汽車銷量為4520輛。另據懂車帝整合行業數據顯示,近一年,高合汽車合計銷售4265輛,全品牌排名第95,其中高合hiphi y售出3735輛,高合hiphi z、x分別銷售329輛和201輛,而2023年11月,高合汽車三款車型合計銷量不超千台。
重心不在國內?
初見高合汽車任意一款車型,大概都會被其炫麗的外觀所吸引,但一輛售價數十萬的豪華智能電動車,除了價格“一騎絕塵”,無論是車機系統還是智駕先進性與同行相比都不算出彩。
南都·灣財社記者留意到,在某車友圈社群中,就有網友分享,其所擁有的高合hiphi x終於在2023年末迎來了芯片升級,算力指數級提升,而在此之前,該車車機“卡頓得跟十幾萬的都沒法比”。
在國內已經開始卷技術、卷智能的當下,高合汽車雖然配置豪華,但技術並不領先,高昂的價格在更注重性價比的國內消費者眼中也就不那麼有吸引力。不過,在汽車電動化尚處起步階段的國外,高合汽車還是能收穫一批“顏值粉”。去年4月份的上海車展期間,高合汽車展台就曾憑藉hiphi的華麗外形吸引不少外國人扎堆。
實際上,華人運通高合汽車創始人丁磊曾不止一次表示,高合要做國際品牌。上海車展上,丁磊在提到高合海外戰略時表示:“高合從創立之初,就立志於打造來自中國的全球高端品牌,所以在我們深耕中國市場的同時也放眼全球”。在重慶汽車論壇上,丁磊再次強調,“今天我們是要把中國的品牌帶向全世界。”
而關於具體的出海計劃,丁磊在上海車展透露,要以歐洲和中東為起點,率先登陸德國慕尼黑及挪威奧斯陸。
目前國內局面尚未打開,高合汽車卻在海外動作頻頻。2023年6月初,華人運通對外表示,高合汽車的海外戰略在穩步推進中,預售車型高合hiphi x已在德國完成上牌,即將正式上市並交付。
同年6月11日,華人運通與沙特投資部簽署一項價值210億沙特里亞爾(約合56億美元,約400.4億元人民幣)的協議,將成立從事汽車研發、製造與銷售的合資企業。沙特計劃的主要目標之一是促進國內電動汽車製造業發展。
該年11月初,知情人士向媒體透露,沙特阿拉伯的主權財富基金正考慮向華人運通投資至少2.5億美元。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丁磊曾明確表示,華人運通有來自美國的原始資本,還有政府投資,暫時沒有啟動社會私募的計劃,也不會有a、b、c、d數輪的投資。而在無法通過汽車銷售回血的當下,高合汽車最終還是選擇妥協。
采寫:南都·灣財社記者 陳鏡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