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網絡流傳了一張恆馳7路試的圖片,讓大家不禁發出疑問:恆大真的要量產了?
9月3日,恆大又來刷存在感,宣布恆馳1、3、5、6、7夏季測試圓滿收官。但量產車的身影始終沒見到。
9月13日,恆大再爆勁聞:網絡上近日出現的有關恆大破產重組的言論完全失實。公司目前確實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難,但公司堅決履行企業主體責任,全力以赴復工復產,保交樓,想盡一切辦法恢復正常經營,全力保障客戶的合法權益。
據悉,因理財兌現逾期問題,今天一早,廣州恆大中心被客戶堵得死死的。
同時,受該消息的影響,恆大汽車的股票目前下跌了21.94%,總市值為392.71億港元。這是什麼概念?要知道,在恆大汽車一款車也沒賣出的情況下,它的總市值曾接近7000億港元,超過了上汽集團、長城汽車等企業。
那恆大的造車夢還能繼續么?怕是撐不住了!
不得不說,為了造車,恆大汽車可謂是下了不少功夫。
回顧恆大汽車的造車歷程,它主要靠着各種“買買買”以獲得新能源汽車相關的全部技術和專利,根據恆大汽車發布的2020年財報顯示,公司在新能源汽車產業累計總投入474億元。但只有投入,不營收的買賣,遲早是會遇到困境。今年上半年,恆大汽車實現營業收入69.2億元,同比增長53.43%;毛利2.47億元,同比減少80.42%;凈利潤虧損48.22億元,去年同期為虧損22.74億元,虧幅擴大。
圖片來源於網絡
無獨有偶,不止恆大汽車會燒錢,這幾家造車新勢力也很會燒錢,最終都以失敗退場。
拜騰
拜騰汽車自2017年成立以來,先後共進行了6次融資,投資方包括一汽集團、寧德時代和富士康等。其中前四輪融資總金額就高達84億元,但首款車型M-Byte SUV仍然尚未實現上市交付。值得一提的是,拜騰有部分錢居然花在這些地方:300餘人規模的北美辦公室僅零食採購費就用掉了700多萬美元;拜騰上海第一家品牌店開業時,店員的服裝都是從法國進口的定製服裝,員工的一盒名片價格高達數千元。這些操作着實讓人不禁驚嘆!
賽麟
賽麟汽車成立於2016年,造車總共花了60多億元。2019年7月,賽麟汽車在北京鳥巢舉辦盛大的“品牌之夜”活動。在這場耗資近億元的發布會上,賽麟汽車亮相了旗艦車型賽麟S7全新勒芒版、賽麟S1、賽麟·邁客以及城市電動小跑車邁邁。不過,賽麟汽車真正實現量產並推向市場的車型是賽麟邁邁,至今也只賣出31輛。
博郡
成立至今,博郡汽車共進行了6輪融資,除了在2019年6月,公布了由浦口高投、園興投資、銀鞍資本等投資的25億元外,其餘5次的具體融資數額均未對外披露。2019年4月11日,博郡首次公開了概念車iV6和iV7。但僅僅只成立一年多的時間,沒等到量產車,反而等來了博郡汽車解散清算的消息。(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