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各位媽媽是不是有這樣的困惑?
孩子上課回答問題,別人的娃語言利落,表達清晰,可是自己的娃,卻咋都說不清,賊費勁。
孩子平時說話還正常,但是一到公共場所或者人多的時候,就緊張磕巴,一句話也說不出來;
心裡明明知道是咋回事兒,就是講不出來,要麼啰里吧嗦,讓聽者不耐煩,要麼就是憋了半天,前言不搭後語,說得亂七八糟......
我們通常形容這種表達能力差,詞不達意,描述不清楚的孩子“嘴笨”。
孩子小的時候,家長認為,孩子“嘴笨”點沒關係,長大慢慢就好了。
然而隨着孩子長大,我們發現“嘴笨”不但不會改善,還會出現一系列的連鎖反應:因為表達能力差,別人沒有耐心聽,就會導致孩子很容易失去表現的機會,甚至會被孤立被忽視;一旦發生誤會,孩子解釋不清,很容易被冤枉、被誤解......
可以說“嘴笨”的孩子,很吃虧。
02
孩子“嘴笨”是天生的嗎?
實際上,孩子出生之後,表達能力都是站在同一個起跑線的,尤其當孩子開始學習語言後,他都有着旺盛的表達慾望。
之所以孩子長大後表達能力變得大不同,是因為在孩子成長中,遇到了很多阻礙孩子表達能力發展的因素:
一、孩子的話語權被剝奪
當孩子還小,表達能力比較弱的時候,父母很喜歡代勞,成為孩子的“嘴巴”。
比如孩子一張口“這個”,不等孩子說完,父母馬上就把孩子要的東西拿給他。
還有的家長,嫌孩子說話慢,會把孩子要說的話說出來“你是不是要......”
這樣,孩子就失去了一個完整的表達機會。長此以往,孩子習慣了被提前滿足,被剝奪話語權的孩子就會喪失表達的慾望,表達能力自然就變差。
二、孩子成長的環境缺乏語言交流
我們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老人帶大的孩子,大都嘴巴靈巧,特別能說。原因就是,老人喜歡逗引孩子說話。
而年輕的父母缺乏耐心,再加上工作忙碌,為了圖省事兒,喜歡把孩子丟給早教機、電視、平板電腦等電子產品,這樣孩子就是失去了一個語言互動的環境。
如果孩子在一個只能耳朵輸入,不能嘴巴輸出的環境中長大,孩子溝通表達能力怎麼會好?
三、對孩子過度苛責
有的孩子明明背誦的時候非常流利,只要一和別人說話,就變得吞吞吐吐,為什麼?
因為他在和與人的交流上感到恐懼,而這種恐懼最早就是來自於父母。
當孩子吐字不清晰、講話啰嗦、表達磕巴,家長就變得不耐煩,打斷孩子,並加以指責,導致孩子害怕張口說話,害怕與人溝通。
還有的父母喜歡模仿孩子說話,把孩子的“錯話”當成笑話,導致孩子自尊心受到傷害,於是他們開始主動地關閉語言通道,導致語言能力得不到發展。
03
如何幫娃變成“巧嘴巴”
語言發展是孩子智力發展的重要基礎,是智力水平的重要標誌。語言能力,對孩子未來的認知能力、情感溝通、個人社交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影響!
家長想發展孩子的智力,提高能力水平,就要通過刻意的訓練來幫助孩子改變“嘴笨”的問題。
兒童語言發展專家 Patricia Kuhl 研究表明,0~3 歲是孩子的語言準備期,3~7 歲則進入了語言發展的黃金期。所以家長應該抓住這個黃金期幫孩子做好語言啟蒙。
1、多和孩子說話,讓孩子多開口
從孩子學說話,父母就要多和孩子講話,將孩子看見的、聽見的、做的每一件事情都用形象生動的語言對孩子說一遍,還可以配合肢體語言,幫助孩子理解。
比如,吃飯時,說“我們要開始吃飯啦!我們今天吃香噴噴的紅燒排骨,綠油油的炒青菜”
做家務時,說“媽媽要開始打掃房間,首先我們開始清理客廳的沙發,將上面的玩具拿走。”
搭積木時,說“我們先把紅色的長方形積木放在最下面,再放一個黃色的正方形積木......”
一定要多用豐富的語言,多用形容詞,名詞,提升孩子的詞彙量。幫助孩子建立一個豐富的語言環境,對孩子進行熏教。
2、有技巧的提問,引導孩子說話
和孩子說話的時候,我們不要一次性猜透孩子的意思,或者直接告訴孩子答案,而是要引導孩子多說,多表達。
比如,帶孩子下樓玩,就可以問他想去哪兒玩,都帶哪些玩具,還需要帶哪些物品。
引導孩子思考,引導孩子描述,多表達,鼓勵孩子用儘可能多的詞彙聊表達出自己的想法。
3、不指責,多鼓勵,激發孩子表達的慾望
每個孩子的身心發展和語言能力發展水平都是不同的,我們要尊重孩子的特點,不要過分苛責孩子。
當孩子吐字不清,表達不出,不敢和陌生人打招呼的時候,不要訓斥孩子,給孩子造成心理負擔,而是要面帶笑容,多給孩子期待和讚許的眼神,給孩子打氣。
當孩子說完,一定給孩子一個大大的鼓勵,鼓勵表揚孩子,以增加孩子的自信心。
4、通過閱讀提升詞彙量,豐富孩子的表達
科學家發現,如果兩個孩子在3歲時掌握的詞彙量是懸殊的,比如一個是1000字,一個是500字,那麼6年後,前者要比後者在各個方面的表現都要優秀很多。也就是說,語言直接影響了孩子對外部事物的理解和感知。
繪本,是非常好的提高孩子詞彙量的方式,同時可以和孩子一起通過講繪本的方式,提高孩子的表達能力。
多和孩子進行親子閱讀,讀完之後,可以和孩子一起討論書中的內容,鼓勵孩子輸出。
語言表達能力,是孩子未來的核心競爭力之一,家長要注意引導用對方法,幫助孩子變成“巧嘴巴”。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侵權必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