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想去幼兒園,或許是這三種“隱性傷害”在作祟,家長要了解

2020年11月09日19:48:38 育兒 1513

前言:很多家長對於孩子初上幼兒園這件事是又喜又憂。從出生開始,很多孩子的媽媽已經放棄了自己的工作和娛樂時間去陪伴和照顧孩子,當他終於進入了幼兒園,家長們也是鬆了一口氣,但是同時也會很擔憂,害怕孩子不能夠適應幼兒園的生活,卻不知道,校園中還存在一些“隱形傷害”。

孩子不想去幼兒園,或許是這三種“隱性傷害”在作祟,家長要了解 - 天天要聞

鄰居家諾諾的媽媽每天送他上幼兒園,孩子總是又哭又鬧,媽媽也很無奈,每次都要連哄帶騙地讓他上校車。起初諾諾媽媽以為他剛上幼兒園還不適應,適應一段時間就好了,所以不以為然,即使孩子哭鬧,也仍然堅持送他上幼兒園。

直到有天她來到了諾諾的學校,偶然發現諾諾孤零零地坐在一個角落,也不和別的小朋友玩耍交流。這時候諾諾媽媽才重視起來,原來孩子在幼兒園的生活並不順心,無形中受了委屈。孩子不懂溝通,於是總被排擠,這種滋味肯定很難受。

孩子不想去幼兒園,或許是這三種“隱性傷害”在作祟,家長要了解 - 天天要聞

諾諾媽媽也終於理解了孩子不想上幼兒園的原因,後悔當時沒有重視孩子的情緒,及時溝通開導孩子,讓孩子心理上造成傷害。幼兒園的小朋友正處在身體和心理的成長脆弱期,家長們一定要重視幼兒園的隱形傷害,不要讓孩子的身心受到傷害,尤其是下面這幾種情況,家長們一定要引起重視。

孩子不想去幼兒園,或許是這三種“隱性傷害”在作祟,家長要了解 - 天天要聞

一、被大家忽略

大多小孩子天生活潑,並且都希望能夠被家長和老師重視和喜歡,為了能夠達到這樣一個目的,有些小孩子就會做出一些事情來吸引老師的注意。但事實是,一些老師並不喜歡那些調皮搗蛋的孩子,因為他們認為這些孩子會擾亂自己的課堂秩序,影響課堂效率,所以這些小朋友經常會被“特殊對待”,安排到角落等等。

而這樣的“特殊對待”,會讓孩子的心理開始抗拒,久而久之就會不喜歡上幼兒園,甚至恐懼上幼兒園。

孩子不想去幼兒園,或許是這三種“隱性傷害”在作祟,家長要了解 - 天天要聞

二、被老師比較

還記得小時候老師發的小紅花嗎?這種鼓勵學生的方法在幼兒園特別普遍,老師經常用一些小禮物去鼓勵聽話懂事的孩子,這些收到獎勵的小朋友自然很開心,可是那些沒有收到表揚的孩子就會非常灰心,沒有動力去做任何事。

小朋友們之間也會互相攀比,經常受到表揚的孩子大家都會喜歡和他玩,而那些沒有受到表揚的孩子往往還會收到其他孩子的嘲笑和鄙視,久而久之就會產生一些自卑心理。

孩子不想去幼兒園,或許是這三種“隱性傷害”在作祟,家長要了解 - 天天要聞

三、被同學孤立

幼兒園小朋友的心思都比較單純,同時也往往不會多考慮別人的感受。想任何事都是很簡單的,比如哪兩個孩子鬧彆扭了,外向的孩子可以很快的融入其他小朋友中,而內向的小朋友往往就會無法釋懷,從而逐漸被孤立。

在學校,老師往往不能夠照顧到每個孩子,所以被孤立的那個孩子此時一定是無助地,慢慢地,便不再相信別人,甚至會封閉自己。

孩子不想去幼兒園,或許是這三種“隱性傷害”在作祟,家長要了解 - 天天要聞

總結:雖然這些“隱形傷害”都是無心的,卻會使孩子柔軟的內心慢慢被侵蝕,若是長期生活在這種環境中,孩子的心理也會慢慢扭曲,原本活潑可愛開朗的孩子很有可能逐漸自閉、內向。我們每一位家長都希望孩子能在一個健康、溫暖的環境中成長,以後也會是一個善良、溫暖的人。而幼兒園是孩子進行學習的第一個場所,在一個人的一生中佔據着重要地位,我們更要多去關心孩子。孩子的成長,離不開我們的精心呵護。

育兒分類資訊推薦

楊絳:喜歡把家裡打掃得很乾凈的人,表面整潔,實則暴露了人生真相…… - 天天要聞

楊絳:喜歡把家裡打掃得很乾凈的人,表面整潔,實則暴露了人生真相……

人生跌入低谷時,楊絳被安排清掃公廁。面對常人避之不及的污垢與異味,她沒有怨懟敷衍,而是親手縫製拖把,帶着肥皂與洗衣粉,蹲身擦拭每一塊瓷磚,細緻到為空間通風除味。不多時,曾經污穢的角落竟變得窗明几淨。更令人動容的是,她在此處掏出書本靜靜品讀,說“廁所就是我的書房
當一群父親看見孩子眼中的光芒,新的“事業”開始了 - 天天要聞

當一群父親看見孩子眼中的光芒,新的“事業”開始了

每年6月的第三個星期天是“父親節”,一個專為感恩父親而設立的節日。在人生的第五個父親節到來之際,我已是遠近聞名的“好爸爸”。三個月前,我作為發起人之一的“爸爸陪親子公益行動”正式啟航,每周末邀請社區內3—6歲兒童在家長陪同下,一起來聽故事、
7點出發|女子自曝“孕期擺爛不上班,老公是副處”,官方通報來了! - 天天要聞

7點出發|女子自曝“孕期擺爛不上班,老公是副處”,官方通報來了!

·7月9日,國家發展改革委介紹“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成就。其中提到,我國5年經濟增量預計將超過35萬億元。(此前報道>>多個“第一”!這場發布會信息量很大) ·日前,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進一步加大穩就業政策支持力度的通知》,從7個方面提出政策舉措,着力穩就業、穩企業、穩市場、穩預期,推動經濟高質量發...
楊少華生命最後階段:吃肉喝酒,抽華子,四小時前還在給兒子帶貨 - 天天要聞

楊少華生命最後階段:吃肉喝酒,抽華子,四小時前還在給兒子帶貨

太突然了!蔡瀾老先生才走不到兩周,楊少華老先生也離開了人世。這位相聲界的老前輩雖然早已離開舞台,卻並沒有消失在公眾視野。他生命中的最後階段,一直是在子孫和粉絲的陪伴下度過的。甚至在他去世消息傳來的四個小時前,他還在視頻中給兒子帶貨。戎馬半生楊少華並不是一開始就是“老藝術家”的。他剛入行那會兒,甚至是...
孩子被蚊子咬後“眼瞎”,醫生:蚊子每年害死70萬人,別大意 - 天天要聞

孩子被蚊子咬後“眼瞎”,醫生:蚊子每年害死70萬人,別大意

文|瑩媽01江蘇有一個女孩子在晚上睡覺的時候,不小心被蚊子咬了左邊的眼睛,結果眼睛嚴重過敏,壓根就睜不開了,左眼也算是瞎了,幸好右眼有一點點腫但沒完全瞎,還能看到一點點。媽媽哭笑不得,把視頻發到網上,萬萬沒有想到,同款的網友還真不少。
人,要懂得適可而止(太對了) - 天天要聞

人,要懂得適可而止(太對了)

人生似一場充滿未知與挑戰的奇妙旅程,每一步都面臨著抉擇,每一次選擇都影響着未來的走向。懂得何時該勇往直前、何時該急流勇退,是一種難能可貴的智慧;明白何時要全力以赴去爭取、何時應謙遜禮讓以退為進,是一種超凡脫俗的境界。適可而止,並非懦弱無能的表現,而是歷經世事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