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子上班拿到第一個月工資,背着我悄悄回了老家,原因令我欣慰

2025年05月24日22:03:07 育兒 1101

文:王姐 素材:於悅悅

(聲明:作者用第一人稱寫故事,故事來源於生活,高於生活,請理性閱讀!)

我叫於悅悅,出生在一個書香門第家庭,是土生土長的城市人。

我的父母都是老師,從小我就接受良好的教育,後來一路順利的考上大學,大學畢業後,留在了省城工作。

上班的第二年,經人介紹,我認識了我的老公。

我老公家是農村的,父母都是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農民,家裡兄妹兩個,他是哥哥,下面還有一個妹妹。

當年,我爸媽知道我談了個農村對象的時候,非常不滿意,多次阻止我們交往,他們希望我找個父母都有工作的,這樣結婚後生活壓力小,但當他們見過老公一次後,就同意我們交往了。

我老公為人特別老實,不怎麼愛說話,我第一次帶他見我的父母時,特別擔心我父母看不上他,結果,我下樓買包鹽的功夫,父母已經接受了他,至今是個謎。

後來,雙方父母見面後,我爸媽更是滿意這們婚事。

我的公公是個老實人,大半輩子勤勤懇懇,他沒有多少文化,但就因為在城市工作的一位遠房親戚說了一句:“農村孩子,要想有出路,就要好好讀書。”他就堅持供一雙兒女上學,無論多難,從不說放棄。

所以,我覺定公公是個了不起的農村漢子。

兒子上班拿到第一個月工資,背着我悄悄回了老家,原因令我欣慰 - 天天要聞

我的婆婆是個地地道道的農村婦女,她話不多,脾氣特別好,老公說,從小到大,他很少見婆婆發脾氣。

公婆相敬如賓,公公有事都徵求婆婆的意見,而婆婆處處支持公公的決定,我的爸媽說,這個家的家風好,我嫁過去一定受不了委屈。

後來,我們結婚了,婚禮在農村老家舉辦的,我們家沒有要彩禮,但公婆該給我的隆重都給了我。

結婚一年後,我懷孕了,得知這個消息,公婆都特別的高興,婆婆跟老公說:“你問問悅悅,要不要我去伺候她。”

那時候,我懷孕沒有任何反應,就沒有讓婆婆來。

我懷孕五個月的時候,突然胃口變得極差,外面的飯菜根本不想吃,還聞不了油煙味,老公就打電話讓婆婆來給我做飯,從那時起,婆婆就從農村老家來到省城,這一住就是16年。

婆婆來之前,我的母親打電話叮囑我說,你婆婆去伺候你,將來還要幫你帶孩子,很辛苦,很不容易,你們生活在一起,你不能嫌棄她是農村的,也不能對老人發脾氣,凡事都要多體諒,多理解,要對你婆婆好。

母親說的對,我生孩子那年,婆婆55歲,這麼多年,她還沒有來過一次省城,因為不認識字,她甚至很少出門,大半輩子都是守住家裡的十幾畝田地里過活,,如今為了照顧我,為了以後幫我帶孩子,她隻身一人,來到這個陌生的城市,我當然要對她好。

兒子上班拿到第一個月工資,背着我悄悄回了老家,原因令我欣慰 - 天天要聞

婆婆來之前,同事提醒我說,農村老人帶孩子思想陳舊,觀念不一致,最容易產生矛盾,你可要注意。

於是,我做了很多準備,比如說如果老人口對口喂孩子吃飯,我該如何處理?如果她不讓孩子用尿不濕我該怎麼辦?我把這些都列舉出來,寫在一個小本本上,放在床頭的柜子上,用來時刻提醒自己,無論出現什麼情況,都要平心靜氣的和她溝通。

結果,婆婆來之後,我才發現我所準備的一切都是多餘。

婆婆來的第一天,就跟我說:悅悅,我沒有文化,聽說現在都時興科學育兒,我不懂的,以後你多教教我。

後來的日子裡,她不知道就問我,從我的孕期的飲食,到後來孩子的奶粉沖調,奶瓶刷洗,再到到孩子的穿衣,輔食,她都徵求我的意見,在育兒的觀念上她基本跟我保持一致,即使偶爾有些差異,她也總是聽我的,這讓我非常感動。

我產假結束去上班,白天孩子完全交給了她一個人,每天下班回來,她如同彙報工作似的給我說孩子一天的情況,從吃飯、睡覺、喝水,到大小便,事無巨細。

我感激婆婆,所以我對她也好,下班進門就喊媽,只要有時間,就主動承擔家務,盡量減輕她的負擔,逢年過節給她買禮物。

兒子一歲時,我和老公的事業都進入上升期,加班成了家常便飯,每天晚上到家兒子都已經睡著了,孩子的吃喝拉撒睡都是婆婆一個人管。

兒子一歲已經學會走路,他活潑好動,特別難帶,玩起來婆婆飯都吃不上,於是,我提議說,讓婆婆把兒子帶回老家養,那樣有公公幫一把,她也能輕鬆一些。

婆婆當場就拒絕了,她說,我在哪都一樣,但孩子離開爸媽,對成長不好,所以不能帶回老家養。

那時候,我就在想,這麼一個沒有文化的老太太,是如何做到的有這樣高瞻遠矚的思想。

兒子上班拿到第一個月工資,背着我悄悄回了老家,原因令我欣慰 - 天天要聞

婆婆在省城幫我們帶孩子,公公一個人在家種七八畝地,我和老公心疼他一個人種地辛苦,就勸公公,讓他把家裡的地租出去,來省城和婆婆一起幫我們帶孩子。

公公說,你們有房貸,還要養孩子,我們又沒有工資,去了就是跟着你們吃閑飯,增加你們負擔,那可不行。

無論我們怎麼勸,他都不同意。

就這樣,婆婆一個人在省城幫我們帶孩子,公公在老家種地,有時候還出去打工,更令我意外的是,公公把地里的收入和打工攢下來的錢都打給了婆婆,讓婆婆貼補我們的生活。

婆婆對兒子的好更是數不勝數。

記得兒子上幼兒園的時候,一次下大雨,為了避免兒子淋濕,婆婆把諾大的雨衣穿在兒子身上,她頭頂兒子的小雨衣,推着自行車回到家裡,當我在家樓下碰到她們的時候,兒子全身都是乾的,而婆婆的衣服全都濕透了,我當時就落淚了。

兒子上小學,我說來回接送麻煩,讓兒子上午托,婆婆不同意,她說,我來就是帶孩子的,咋能嫌麻煩呢?

從那以後,每天早上我們把孩子送到學校,婆婆就出去買菜,回來就開始準備午飯,一看時間差不多了,就騎上自行車去學校門口等兒子放學,把孩子接回家,先讓孩子吃水果,她去廚房忙着做飯,吃過飯,讓兒子睡午覺,而她卻不敢躺下休息,總怕錯過了送孩子得的時間。

一日三餐,變着法的給兒子做,總怕孩子營養跟不上,一天往學校來回跑好幾趟,她一次沒有遲到過,很多年輕人都做不到這些,但婆婆卻一直把兒子照顧的很好很好。

有一天,我下班到家,兒子和婆婆兩個人都在客廳里坐着哭,我當時就嚇壞了,以為出了什麼大事。

後來一問才知道,放學回來的路上,兒子不願意坐車,還在馬路上亂跑,婆婆說了幾次也不管用,一着急打了她一巴掌。

兒子挨了打,哭了,婆婆心疼孫子,跟着也哭了。

我說,媽,孩子犯錯誤,你是奶奶,打他是教育他,不用心疼。

婆婆說,打在他身上,疼在我心頭。

這就是隔代親吧。

那是婆婆第一次動手打兒子,也是唯一的一次,那天,我好好的教育了兒子,讓他也懂得心疼奶奶,照顧奶奶的情緒。

孩子雖然小, 但他什麼都懂。

兒子上班拿到第一個月工資,背着我悄悄回了老家,原因令我欣慰 - 天天要聞

婆婆在我家待了整整16年,這16年間,他對兒子的付出比我和老公還多,尤其是兒子上初中那三年,我和老公上班很忙,時常出差,婆婆每天早上五點多起來給兒子做早餐,一年四季,沒有拉下一頓。

我說,其實出去給他買早餐是一樣的,但婆婆說外面的不衛生,早餐要吃好,身體才健康,所以她都是自己動手做,為了熬粥,五點半準時起床。

他對兒子的愛融入在一日三餐,生活的點點滴滴中。

我們時常出差,兒子就會在她面前抱怨我們不能陪伴他,婆婆說,出差很辛苦,你爸媽為啥還去呢?他們是想給你創造更好的生活條件,你要體諒他們才對。

在婆婆教育下,兒子懂事,善良,每次我們回家,他都會給我們放好拖鞋,盛好飯,吃過飯後收拾碗筷,幫忙打掃家裡的衛生,我真的很省心。

因為有婆婆這個堅強的後盾,我和老公的事業發展日日蒸上,而婆婆為我們的付出,我們都看在眼裡,記在心裡,所以,我從來沒有跟婆婆生過一次氣,也特別孝敬她,婆婆每年過生日,我都在家好好的給她慶祝,生日蛋糕,禮物,儀式感從來不會少。

婆婆說,在老家只有小孩才過生日,跟着你們我變時髦了,我告訴婆婆,小孩子可以不過生日,但老人要過。

兒子上高中開始住校,婆婆回了老家,和公公分別了16年,她終於可以回老家陪伴公公了。

婆婆回老家走的那天,兒子哭得一塌糊塗,16年的朝夕相伴,她們的祖孫情深入骨髓。

婆婆回老家之後,兒子每周從學校回來,都要給公婆通視頻電話,每次都要聊上一個多小時,三個人說不完的話。

每到放寒暑假,兒子就迫不急的的要回農村老家陪爺爺奶奶,很多人說,城市長大的孩子不喜歡回農村,而我兒子一定是個例外。

兒子上班拿到第一個月工資,背着我悄悄回了老家,原因令我欣慰 - 天天要聞

兒子學習一直很好,後來考上了一所重點大學,還讀研究生,畢業後有了一份不錯的工作。

兒子上班後,因為單位離家比較遠,他就在單位附近租了一套房子,但周末他都回家給我們一起過。

那個周六,一直到中午他還沒有回來,我就打電話問他怎麼回事,結果他卻一個人悄悄的回了老家。

我說,不年不節的,你怎麼突然回老家了,也沒跟我和你爸說一聲。

兒子說,媽媽,我發工資了,這是我掙的第一筆錢,奶奶照顧我那麼多年,很辛苦,我用我自己掙的錢,給爺爺奶奶買份禮物,剩下的錢拿回家給奶奶零花。

得知兒子悄悄回老家的原因,我突然特別的激動,我的兒子真的長大了,懂得感恩,懂得回報,那一刻,我心裡倍感欣慰。

那天,婆婆對兒子說,你應該把錢給你爸媽才對,他們生養你不容易。

兒子說,我爸媽有錢,我這點錢他們看不上,而爺爺奶奶沒有退休工資,以後我掙的錢都給你們花。

兒子一句話,公公激動的抹起眼淚,而婆婆更是哭的稀里嘩啦。

回來後,兒子問我,媽媽,我第一個月工資沒有給你,你會不會生氣?

我說,當然不會,奶奶照顧你那麼多年,特別辛苦,你孝敬回報奶奶是應該的,媽媽為你感到驕傲。

我感激我的婆婆,她為我們付出辛勤的勞動,如果沒有她,那些年我和老公就無法安心上班掙錢,也無法給孩子創造更好的生活。

她教會兒子感恩,善良和孝順,我想,這將是伴隨兒子一生的財富。

育兒分類資訊推薦

嬰兒需要穿襪子嗎?醫生說出“保姆級”答案,新手爸媽速藏 - 天天要聞

嬰兒需要穿襪子嗎?醫生說出“保姆級”答案,新手爸媽速藏

大家好~我是小余前兩天,小區里一位媽媽,因為穿襪子的問題跟婆婆產生了分歧。婆媳育兒,難免是會產生不同觀念,畢竟老一輩人和現代化觀念差距是很大的。據媽媽所述:大夏天,在家裡還一直忙着給寶寶穿襪子,她穿我就脫,還說我一點不會照顧孩子。那麼話又說
嬰兒頭髮“稀疏”和“茂密”,區別也很大,早知道越好 - 天天要聞

嬰兒頭髮“稀疏”和“茂密”,區別也很大,早知道越好

大家好~我是小余寶寶出生的時候,頭髮多少暗示着什麼呢?對於寶寶的頭髮,其實也是許多媽媽在熱議的一個問題,前兩天也看到了幾位媽媽在討論寶寶頭髮的問題。有的寶寶,出生的時候頭髮就很茂密,甚至比我們大人的頭髮都要茂密,還很長。有的寶寶,出生的時候
2個寶寶,一個媽媽帶一個奶奶帶,一歲後,有5個明顯差距 - 天天要聞

2個寶寶,一個媽媽帶一個奶奶帶,一歲後,有5個明顯差距

大家好~我是小余寶寶跟奶奶長大和媽媽長大,到底有什麼差距?有很多的家庭,迫於生活的壓力,不得已把寶寶放在家裡給老人照看,跟着奶奶一起長大。作為爸媽,也都希望有能力把寶寶留在自己的身邊,但是迫於生活的壓力,可能無法留在身邊。
老一輩人帶娃,有4個錯誤需警惕,容易坑害了寶寶 - 天天要聞

老一輩人帶娃,有4個錯誤需警惕,容易坑害了寶寶

大家好~我是小余老一輩人帶娃,也要注意好的習慣,一些錯誤還是要提前預知的,如果老人帶娃,也要普及錯誤。寶寶的脆弱是超出我們認知的,如果沒有被我們所重視,一些錯誤也可能會給寶寶帶來傷害。一個錯誤,也可能會坑害了寶寶。
二胎最佳“年齡差”不是1歲,也不是10歲,這個數更合適 - 天天要聞

二胎最佳“年齡差”不是1歲,也不是10歲,這個數更合適

大家好~我是小余在備孕二胎的時候,許多媽媽都產生了一些焦慮。畢竟再生就是兩個孩子,對人力、家庭收入、家庭現況都會給媽媽帶來一些焦慮。在生活中,身邊也有很多二胎的家庭,有的寶寶相差1-2歲,也有孩子相差數十歲的。那麼孩子不同的年齡差,自然影響
孩子在家一被凶就“裝死”?別大意,在外面很容易被欺負 - 天天要聞

孩子在家一被凶就“裝死”?別大意,在外面很容易被欺負

前幾天,一位媽媽在後台給我留言,短短一行字,看得我心裡一緊。她說:“多米媽,我家娃4歲,一凶她,她就悶着不說話,眼睛看着地,站着一動不動。你說這孩子是不是天生性格太悶了?還是脾氣太犟了?”隔着屏幕,我都能感受到那位媽媽的無奈和焦慮。是不是覺
重磅!“惠閩寶2025”正式開售! - 天天要聞

重磅!“惠閩寶2025”正式開售!

一份安心守護,如約歸來由政府指導,14家保司聯合承保的福建省定製型商業醫療保險“惠閩寶2025”正式上線啦!點亮城市,共啟八閩保障新篇章7月8日,“惠閩寶2025”發布儀式在福建廣電演播廳隆重舉行。福建省醫療保障局、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福建監管局、中共福建省委金融委員會辦公室、福建省農業農村廳、福建省民政廳、福...
2025年上半年售14.6萬台,銷量下滑超22%,傳祺最新銷量出爐 - 天天要聞

2025年上半年售14.6萬台,銷量下滑超22%,傳祺最新銷量出爐

2025年6月份,廣汽傳祺的單月銷量又下滑了。廣汽集團最新數據顯示(下稱官方數據),2025年6月份,廣汽傳祺單月銷量為28832台。相比去年同期,銷量下滑了12.05%。事實上,從今年1月份開始,廣汽傳祺的單月銷量就開始同比下滑了。 傳祺E8官方數據顯示,2025年1月份,廣汽傳祺的單月銷量為18327台。相比去年同期,其銷量下滑...
別欺“生” 請為暑期工撐好保護傘 - 天天要聞

別欺“生” 請為暑期工撐好保護傘

暑假來臨,不少學生會選修“社會第一課”,湧入勞務市場尋找兼職。但部分企業卻趁機欺“生”,讓應聘者頻頻掉入求職陷阱。說多了都是淚。一些學生想用稚嫩的肩膀分擔家庭負擔,鍛煉提升自己,沒料想,錢沒賺到,卻先遭到了“社會毒打”。有的老闆把暑期工當免費工,借故剋扣工資;有的企業掛羊頭賣狗肉,說是招聘影院檢票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