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節:那生你的人,其實也是渡你的人

2025年05月24日11:50:16 育兒 4488

孟郊有詩云: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這首《遊子吟》,不管何時讀到,都會為之動容。

人生海海,唯有母愛,始終如一。

母親是人這輩子最大的貴人,她甘做你的擺渡人,給了你生命,撫育你長大,教你為人處世的道理,又用無私的愛讓你的靈魂有了歸途。

年少不懂母恩深,讀懂已是中年人。

01

渡肉身,給你生命

我們常說:“不當家不知柴米貴,不養兒不知父母恩。”

等我們做了父母,經歷了養育的不易,才能真正懂得父母的付出與恩德。

前些日子,朋友升級當爸爸,他親眼見證了妻子生產和哺乳的不易,心疼不已,轉而想到母親也曾經歷過這一切,頓時百感交集。

從胚胎到嬰啼,母親以血肉之軀,挺過孕吐、浮腫以及分娩時骨開十指的劇痛,才換來你的一聲啼哭。

而後便是夜以繼日地撫育和照顧。

科學家發現,胎兒的DNA會永遠留在母體,像一粒種子在母親的骨骼與心臟中生根。

這何嘗不是一種隱喻?

浩瀚宇宙,只有母親和孩子真正分享過心跳。我們的肉身,其實是母親生命的延續。

這份血脈羈絆,讓媽媽化身超人,努力變得無所不能,她把青春付諸於柴米油鹽,不求回報地托舉孩子觸摸星辰。

作家陳行甲講過一段往事,他小時候醫療條件差,有次夜裡發高燒,母親毫無辦法,只能抱着他在屋裡走了一整夜,不時用臉龐感受他的體溫和呼吸。

天剛蒙蒙亮,母親就趕緊抱着他翻山越嶺到鄰村找赤腳醫生,走得太急兩人直接摔下了山坡。

那一次陳行甲前後病了個把月,30歲的母親急得幾乎聾了耳朵。

獨自帶娃去醫院看病,大部分媽媽都遇到過,挂號、繳費、拿葯,一個人恨不得有分身術,那種心酸,只有經歷過的人才懂。

聽說神無法無處不在,所以創造了媽媽,於是每個人都有一個永遠的守護神——母親。

母親的愛,真摯而又無私,她以身作舟,渡你抵達人間,又護你健康長大。

有了母親的照拂,才有我們今生的幸福快樂。

母親節:那生你的人,其實也是渡你的人 - 天天要聞

02

渡心性,教你處世

作家茅盾說:“我的第一個啟蒙老師是我的母親。”

我想大多數人對這個世界最初的認知,都來自媽媽,是她教你穿衣、吃飯,如何用勺子、筷子,告訴你吃飯不要扒拉菜,見到人要打招呼、要懂禮貌。

胡適幼年喪父,母親既是慈母又兼嚴父。

生活之痛苦,連他都覺寫不出萬分之一二,但母親氣量宏,性子好,面對兩個嫂子的刁難不吵一句嘴,只處處留心,事事容忍。

胡適中年後坦言:“如果我學得了一絲一毫的好脾氣,如果我學得了一點點待人接物的和氣,如果我能寬恕人,體諒人,我都得感謝我的慈母。”

對此我也感同身受,我的媽媽沒念過什麼書,但她有一顆善良的心,知情達理,用一言一行教會我很多為人處世之道。

比如,她趕集買菜,從不會多佔別人一毛;和幾位嬸嬸結伴出門打工,賺了錢大家一起分,有時沒零錢少個幾塊,她也不計較。

她說:“人和人之間都是相互的,要以心換心,別總想着佔小便宜,偶爾吃點虧沒啥。”

她不喜歡搬弄是非的人,常同我講:“做人要正,別當面一套、背後一套,這世上沒有不透風的牆。”

她還教我要自尊自愛,與人相處不卑不亢,該爭取時爭取,該忍讓就忍讓。

從小到大,在她的耳濡目染下,我也獲益匪淺。

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孩子道德發展的源泉在於母親的智慧、情感和內心的激情,人在自己的道德發展中變得如何,決定於有什麼樣的母親。

楊絳母親心胸寬大,不念舊惡,她也養成了寬厚和善的性子,遇事不急不躁,從容淡泊,為人處世低調豁達。

母親,是孩子一生的導師,她如春風化雨,潤物無聲,塑造了我們的性格、修養和心性。

03

渡靈魂,許你歸途

“門前有車不是富,家中有娘才是福。”

媽在,家就在。

《後漢書》記載:“十七年正月,當謁原陵,夜夢先帝太后如平生歡。既寤,悲不能寐。”

說的是年近半百的漢明帝劉庄做了一個夢,醒來後哭得像小孩一樣。

原來,他在夢中見到了父親劉秀和母親陰麗華恩愛如常,而自己還是嬌憨稚子,在父母懷裡撒嬌承歡。

夢醒後,劉庄悲傷到不能入睡,彼時,他的父皇母后早已去世十多年。

大愛無言,母親的愛,是孩子對抗這個世界最溫柔也最堅定的力量,並貫穿終生。

史鐵生殘疾後,一度沉浸在苦悶里,常獨自跑到地壇待一整天,直到母親患病猝然離世,他才有餘暇設想,母親當時的痛苦與驚恐。

“多年來我頭一次意識到,這園中不單是處處都有過我的車轍,有過我的車轍的地方也都有過母親的腳印。”

他無法想象,母親是靠怎樣的毅力,一邊忍着癌痛的折磨,一邊細心照料自己。

但正是母親這份不動聲色的愛,讓史鐵生重拾生活的勇氣,又懷着“讓母親驕傲”的願望,埋頭寫作,終有所成。

人類很簡單,最初不過是想讓媽媽開心,慢慢地母親成為了一種信仰,一種精神寄託。

梁實秋在《想我的母親》里講:“我想一般人都會同意,凡是自己母親做的菜永遠都是最好吃的。”

是呀,媽媽的味道勝過一切山珍海味,她在的地方,就是家。

生命的本質是孤獨,但母愛超越生死,讓我們的靈魂有了棲息之所,在茫茫天地間安頓下來。

母親節:那生你的人,其實也是渡你的人 - 天天要聞

母親節只是五月中的一天,而母親的愛卻是歲歲年年。

想起洛夫的幾句詩:

母親卑微如青苔,

莊嚴如晨曦,

柔如江南的水聲,

堅如千年的寒玉,

舉目時她是皓皓明月,

垂首時她是莽莽大地。

媽媽是一首永遠讀不完的詩,只要她在,我們便有了莫名的底氣與世間風雨抗衡。

“天冷添衣,回家吃飯,別太累,路上注意安全……”

那些年少時嫌嘮叨的“老話”,中年才讀懂其洶湧的愛意。

母親,正是以愛渡你一生的人,為你渡肉身,渡心性,渡靈魂,只盼你快樂無憂,一生幸福。

“有媽的孩子像塊寶”,適用於任何年齡,孝順真的無需等,別讓人生留下“子欲養而親不待”的遺憾。

點個贊吧,祝天下所有母親節日快樂,健康無虞,順遂喜樂。

育兒分類資訊推薦

我以為是媽媽讓教官打我的,13歲女孩這句話,狠狠打了誰的臉? - 天天要聞

我以為是媽媽讓教官打我的,13歲女孩這句話,狠狠打了誰的臉?

"媽媽,我以為是你讓教官打我的"。當13歲女孩說出這句話,狠狠打了誰的臉?1湖南益陽強兵戶外拓展實踐基地發生體罰事件。王女士說,她13歲的女兒小龔,在封閉式訓練期間被教官毆打,但基地負責人卻說這是"輕微教育"。這場羅生門式的爭議,撕開了特殊教育行業長期存在的監管裂痕,更暴露出一個令人心驚的細節——當孩子哭着...
1個月內3起生命悲劇,“棍棒式教育”毀了多少孩子? - 天天要聞

1個月內3起生命悲劇,“棍棒式教育”毀了多少孩子?

“棍棒教育”再釀慘劇。近日,據媒體報道,浙江杭州年僅9歲的天才圍棋少年朱某某,在受到父親家暴後跳樓身亡。多名知情人士稱,曾目睹朱某某父親毆打孩子,“其父親任何負面情緒都會化作在孩子身上的施暴”。據了解,目前相關部門已經介入,事件正在進一步調查中。記者梳理公開信息發現,這樣的悲劇並非個例。僅今年5月,山...
《咱們小時候沒有手機,為啥比現在孩子更會玩?》 - 天天要聞

《咱們小時候沒有手機,為啥比現在孩子更會玩?》

閱讀此文之前,請點擊一下“關注”,既方便您進行討論和分享,又能每天給您帶來不一樣的故事,感謝您的支持,小妹這廂有禮了!?前些天看見小孫子捧着手機不撒手,突然想起我們那個沒手機的童年。那時候的日子啊,像村頭老槐樹上的知了,熱熱鬧鬧地擠滿了活生
說透了人生的五句話,非常現實! - 天天要聞

說透了人生的五句話,非常現實!

楊絳先生說,我們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認可,到最後才知道, 世界是自己的,與他人毫無關係。我們終其一生,最後還是自己一個人。所謂的愛情會消失,孩子會長大有自己的生活,一切最終都會歸於平淡!
人遇不順時,多去這3個地方,會迎來好運(並非迷信) - 天天要聞

人遇不順時,多去這3個地方,會迎來好運(並非迷信)

人生之路,猶如在波濤洶湧的大海中航行,不可能總是一帆風順,不順心的事總是如影隨形。而且,很多時候這些煩惱只能自己默默承受,不能隨意向他人傾訴,以免將負能量傳遞出去。真正聰明的人,懂得自我排解,他們會選擇前往以下這三個地方,讓內心恢復平靜,重新積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