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貴州後,很多人都在猜瑾汐會不會留下來?
畢竟,貴州是她的婆家,也有3個兒子在讀書。
讓人意外的是,瑾汐跟着父母回溫州了,把3個兒子留在婆家。
候機大廳里,人流匆匆,瑾汐坐在椅子上沉默不語,完全沒有了原來活潑的樣子。
她的父母坐在一旁低聲交談,臉上帶着輕鬆的笑意,大姐的女兒很可愛,看到鏡頭就會自動舞動,二哈也露出會心的笑。
細心的人發現,大家都很開心,唯獨瑾汐的眼眶泛紅,眼裡有淚花。
01
身為母親,想跟兒子道別並不容易。
上一次去溫州,瑾汐帶着忐忑的心,親生父母的熱情打消了她的顧慮,也讓她感覺到久違的幸福。
這次不一樣,她已經確定自己有親生父母的愛。
但瑾汐本身也是母親,自然有對兒子們的牽掛,兒子怎麼可能不想媽媽,一別就是數日,瑾汐的心情自然難以平復。
這一幕,與母親節的熱鬧形成鮮明對比。
那時,全家人齊聚一堂為小兒子慶生,瑾汐還寫下,這是我們完整的一家人,第一次聚在一起過母親節,看着很暖心。
可如今,完整的一家人終究還是要分開,她選擇回溫州發展,而孩子們則留在貴州,也是不得已的選擇。
評論區有人留言,她應該把兒子們都帶走才對。
這話說得簡單,做起來很難。
要知道,瑾汐的丈夫病逝,公婆把所有的念想,都寄托在3個孩子身上。
他們對孩子是很好的,也理解瑾汐撫養3個孩子的艱辛,公公掙的錢,大多補貼在孩子身上,婆婆也很勤勞,把3個孩子照顧得很好。
02
孩子們在貴州生活習慣了。
雖然家庭條件一般,但那裡有他們的同學和老師,對於孩子來說,沒人願意輕易換地方。
而瑾汐並沒有多少積蓄,她剛回溫州的時候,身上沒有首飾,衣服也很普通,足以看出經濟條件。
就算她把孩子帶身邊,也是給父母添負擔,當然,父母條件可以,養3個孩子沒問題,但她更想的是獨立。
這也是她願意回溫州的原因,並不是想啃老,而是想在溫州創業,最起碼有姐妹的幫襯,她起步會容易一些。
等她有了經濟基礎,再把孩子帶身邊也不遲。
對於瑾汐的父母來說,這也是個折中的辦法。
自從到貴州後,瑾汐父親的臉色就沉了下來,他這才發現,自己女兒吃了那麼多的苦。
婆家條件不好,瑾汐除了工作,還要做家務,跟普通的村姑沒區別。
這也是大哥坦言沒照顧好她的原因,但這畢竟是瑾汐的選擇,她和丈夫相愛,也能接受對方的家庭,別人說什麼都沒用。
直到現在,瑾汐依舊思念着亡夫,這份感情,不是一個放下就能釋懷的。
03
從這個細節,也能看出婆家的善良,他們能力是一般,但對瑾汐和孩子是真心實意的好。
瑾汐父親心裡為難,一方面他希望女兒過得好,另一方面,又不想傷害女兒的感情,逼女兒做選擇。
於是,一家人商量了對策,那就是用時間換空間。
瑾汐先去溫州創業,等有了經濟基礎後,再把婆家都接到身邊,到時候,一家人還是不分別。
對於婆家來說,他們最害怕的是瑾汐帶走孩子們,能把孩子留在身邊,他們再辛苦也願意。
這或許就是普通人的情感糾結,誰都不想傷害對方,也都在默默為對方考慮。
回到溫州的瑾汐,恢復了活潑的性格,爸爸的臉上也有了笑容。
不由感慨,要是瑾汐從未離開親生父母,她的人生一定很幸福,父母對她多寵愛啊。
可時光無法重來,任何的猜想也沒有意義,瑾汐走了彎路,但也遇到了更多愛她的人,這又何嘗不是幸運。
相比於別的認親家庭的撕扯,瑾汐能得到雙方的托舉,真的很幸運了,祝福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