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就是人生的分水嶺。
選擇得當,中年危機就會適度減緩,不會那麼嚴重。餘生,也能平淡安穩快樂。
選擇不當,中年危機就會大幅加劇,變得愈發嚴重。餘生,將會痛苦無奈絕望。
一切,都是選擇的問題。
就跟走路一樣,不走平坦的A道路,而非要走曲折的B道路,那受苦受難,能怪誰呢?
人到中年,不管有錢沒錢,都不要過這三種低質量的生活。

一、不要過“力微負重”的生活。
俗話說:“力微休負重。”
一個人,要是力量微弱,那他就不該承擔超過自己能力的重任。
這個淺顯的道理,很多人都不明白。他們以為,有壓力,才能轉化為奮鬥的動力。
確實,適度的壓力,可以轉化為奮鬥的動力。可要是過度的壓力呢?只能轉化為醫院裡邊的病歷。
有多大的頭,就戴多大的帽子;有多大的能力,就過多好的生活。本質上,就是野心,要符合自己的能力。
有些超過自己能力範圍的責任,就不要去承擔了,及時斷舍離就好。有些超過自己承受範圍的壓力,就不要去背負了,及時斷舍離就好。
一個人真正的清醒,並不是自認為強大,而是知道自己的情況,量力而行。

二、不要過“牛馬韭菜”的生活。
人到中年,依舊當牛做馬,活成韭菜,這就是一種悲哀。
談到這裡,肯定有人會說,自己還有一家老小要養活,不就只能活成牛馬了嗎?
誠然,需要養家糊口,不得不活成牛馬的模樣。問題是,為什麼要給自己的人生,無緣無故加槓桿呢?
舉個例子。無緣無故,就去負債纍纍,加了經濟上的槓桿。或者,養二娃都困難,卻精蟲上腦去生三娃,被徹底綁死。
有些事,差不多,適可而止,那就可以了,千萬不要精蟲上腦,一時衝動。
如果說當牛馬不可避免,那當個輕鬆的牛馬,好過當個壓力山大的牛馬。
如果說當韭菜不可避免,那當個無債一身輕的韭菜,好過當個負債纍纍的韭菜。

三、不要過“為了他人而活”的生活。
身處於人情社會,人們都會在乎“人言可畏”。
所謂人言可畏,指的是,聽到別人說了什麼,自己就過分糾結,忐忑不安,各種胡思亂想。慢慢地,就會取悅別人,活成了別人的模樣。
別人跟你說,一天要干夠16個小時,才算是奮鬥,人生有意義。
在乎人言可畏的你,就有可能按照別人的說法,去一天干夠16個小時,希望活成別人心中的模樣,符合別人的標準。
但你有沒有想過,別人的標準,跟你的人生,有什麼關係呢?
他過他的,我過我的,不才是正常的生活嗎?我們的人生,不需要跟別人對標,也不需要按照別人的標準而活。
真正的人生意義,是聽從自己的心意,過好一生。至於別人怎麼說,怎麼看,管他呢。

寫到最後
總結起來,就12個字,量力而行,謹慎思考,聽從本心。
量力而行,就是根據自己的能力,去規劃自己的人生。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要在自己可以承受的能力範圍內。
謹慎思考,就是估算、衡量一番,而不是一股腦去做事。有些時候,精蟲上腦,過分衝動,惡果可就比較嚴重了。
聽從本心,這是最重要的。人吶,要為了自己而活,而不是為了別人而活。別人的看法不重要,自己的心意,才最重要。
人到中年,做到以上這12個字,不就幸福、輕鬆、快樂、愉悅了嗎?
文/舒山有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