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孩子,怎麼教101-26這樣的借位減法?

2025年04月13日21:20:40 育兒 7528

101-26屬於借位減法。


借位減法好多小孩很容易迷糊。


但是如果你是一個重視課本的家長,或者你們孩子的數學老師重視課本。


這個問題就不難。


一年級孩子,怎麼教101-26這樣的借位減法? - 天天要聞


我們來看一看課本上是如何演示這個問題的。


  • 第一步:是教孩子們位值制,如下圖。


一年級孩子,怎麼教101-26這樣的借位減法? - 天天要聞


這些都是用實物演示的。


幾個十,幾個個。


用小棒如何演示,用算珠如何表示。


這一點會反覆練習。


一年級孩子,怎麼教101-26這樣的借位減法? - 天天要聞


  • 第二步,再切換到整十的減法。


50-40


用小棒演示,5個十,減去4個十。


這些理解起來沒問題。


一年級孩子,怎麼教101-26這樣的借位減法? - 天天要聞


  • 第三步,到普通減法,用算珠演示。


25-4=21


這裡為什麼不用小棒了?因為要使用位值制減法了,用算珠更合適。


看下圖,課本上的演示。


一年級孩子,怎麼教101-26這樣的借位減法? - 天天要聞


  • 第四步,引入豎式


先是不需要借位的減法。


57-42=15。


用算珠演示:


分別是7個減5個;


5個十減去4個十。


然後再抽象一步,把算珠去掉,切換豎式。


一年級孩子,怎麼教101-26這樣的借位減法? - 天天要聞


只要位值制掌握的好,孩子就知道十位上的5代表什麼,個位上的7代表什麼。


自然而然的可以切換到豎式。


一年級孩子,怎麼教101-26這樣的借位減法? - 天天要聞


這就是為什麼一年級需要反覆使用計數器,需要小棒這個教具。


孩子需要從現實中不斷演示幫助自己理解,然後再抽象到數字符號。


  • 第五步,進位加法和借位減法


這是一年級下學期的最後一個章節了(北師大版本)。


進位加法依舊是用小棒和算珠演示的。


讓孩子們反覆操作,個位滿一個十了,在十位上撥一個珠子。


或者小棒滿一個十了,捆起來,這樣10個一捆的小棒多了一捆。


一年級孩子,怎麼教101-26這樣的借位減法? - 天天要聞


只是,這次還加了豎式。


豎式滿十了,也是進一,書寫時老師會解釋,孩子要把小1寫在豎式上,以作為標記。


一年級孩子,怎麼教101-26這樣的借位減法? - 天天要聞


好,下面來到借位減法。


依舊是用算珠,小棒,還有豎式演示。


30-7


個位上沒有珠子的時候我們把十位的一個珠子移過去,然後去做減法。


而十位少了一個珠子,我們要從計數器上可以看出來,但是從豎式上需要做標記。


25-8


5減8不夠減,從十位借一個珠子,那麼它就有15個珠子了。


用15個珠子去減8,就是個位上剩下的數。


而十位借出去一個十,剩下1個。


一年級孩子,怎麼教101-26這樣的借位減法? - 天天要聞


經過這樣的反覆練習,孩子們來到第六步。


  • 第六步,三位數借位減法


先算100-48,個位沒有數,去向十位借,十位為沒有數,去向百位借。


百位一個百有10個十,於是它給了十位10個十,十位又給了個位1個十。


現在可以用來減了。


這一步是要用計數器撥弄算珠反覆演示的。


書上講的很清楚。


一年級孩子,怎麼教101-26這樣的借位減法? - 天天要聞


那麼理解了這一點,101也沒有關係。

101-26,


1-6不夠減,去向十位借,十位說我沒有,就找百位,百位給了它十個十,然後它又給了個位一個十,這樣就可以去做運算了——個位減個位,十位減十位。


在計數器上反覆撥弄一下,孩子就理解了。


當他理解了之後,你可以幫他切換到豎式,在計算豎式的時候,腦子中反覆想到的都是計數器的撥動過程,漸漸的就內化了。


一年級孩子,怎麼教101-26這樣的借位減法? - 天天要聞

一年級下學期,用一本書在層層遞進。


如果認真跟下來,孩子能學會的。


只是現在好多但是現在好多家長比較着急,早早的給孩子上幼小銜接班,或者是上外面的輔導班。


這些老師都比較注重做題,直接上豎式,而等孩子去上課的時候,又覺得這些東西都很簡單,在課內沒好好聽老師講。


這對一年級的孩子來說,是件壞事。


書本上的概念沒有吃透,學起來等於建一座有bug的大廈,越往上,越不能網上附着東西——會塌。




這就是今天的分享了

謝謝閱讀,本文結束。

育兒分類資訊推薦

馬仕祥——世界藝術•中國繪畫新題材開創人物 - 天天要聞

馬仕祥——世界藝術•中國繪畫新題材開創人物

馬仕祥是中國當代畫壇獨樹一幟藝術創新與學術深度重要代表性藝術家,其藝術生涯橫跨蠟染、油畫、岩彩畫等多個領域,作品融合科學探索與藝術表現,尤其在《屯堡•流逝的遺痕》長卷,《地球之痕•海百合》長卷及海百合系列題材中展現出的獨特視角。
面善心毒的三種人 ,離得越遠越好! - 天天要聞

面善心毒的三種人 ,離得越遠越好!

俗話說得好:畫龍畫虎難畫其骨,識人識面難識其心。在人際交往中,我們絕不能僅憑外表來判斷一個人的善惡,因為有些人外表看似和善,內心卻暗藏狠毒;而有些人雖然外表兇惡,但內心卻十分善良。
四句話看清一個人,句句在理! - 天天要聞

四句話看清一個人,句句在理!

人生旅途,茫茫人海之中,我們邂逅的人數不勝數,結識的面孔層出不窮。然而,在這紛繁複雜的人際關係中,誰懷揣着真心,誰又暗藏假意;誰對你關懷備至,誰又企圖欺騙於你,僅憑外表往往難以洞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