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過五十的70後,人生的真相,都在“魯迅的課文”里

2025年04月03日13:20:21 育兒 1469

小時候學魯迅的課文,搖頭晃腦,一知半解。

他寫下的文字,總要隱藏什麼道理,不去深讀和思考,是深澀難懂的。

到了知天命的年紀,再讀課文,忽然發現我們的人生真相,早就在課文里寫好了。

歷史總是驚人地相似,一代又一代,似乎沒有改變多少。

年過五十的70後,人生的真相,都在“魯迅的課文”里 - 天天要聞

01

關於能耐:書到用時方恨少。

《孔乙己》,為他說的“之乎者也”,暗自發笑。

一個讀書人,居然沒有一技之長。偶爾幫人去抄書,也無法維持溫飽。

喜歡喝酒,卻常常付不起酒錢,還被周圍的人嘲諷。

文章中寫道:“聽人家背地裡談論,孔乙己原來也讀過書,但終於沒有進學,又不會營生;於是愈過愈窮,弄到將要討飯了。”

走出校門,我們也要去賺錢了,忽然發現自己沒有一技之長。

混過了中年,要開始進入老年了,發現自己還是沒有一技之長。

很多70後,讀書是不夠認真的,父母也沒有嚴格要求。到了周末,父母來一句:“趕緊去放牛,看什麼書啊。”

很多同齡人,都是讀完初中,不管成績好不好,都開始打工賺錢了,或者在家幫助父母種地,農閑的時候,也會去山裡伐木,採摘山胡椒等。

什麼都不會,那麼我們只能在低處混,流水線、修理廠、飯館等,都是我們的主要工作地。

對比之下,能夠學到一門技能的人,混得好多了,能夠成為工程師、技術員;一部分人,上了大學,就混到了體制內。

原來,讀書才是人生最大的捷徑,可惜當年不懂。

02

關於漂泊:背井離鄉家難回。

《故鄉》,是作者離開家鄉多年,再回老家的所見所聞。

看到魯迅和閏土的友誼,從兩小無猜,到生分。

閏土喊魯迅為“老爺”,一個在外謀生,變得富有;一個在老家種地,苟延殘喘。

還有豆腐西施楊二嫂,主動開口打招呼,魯迅居然不記得了。

在老家待了幾日,又要離開了。離開之前,還把老宅變賣了。這算是徹底斷了回來的念頭。

文章中寫道:“從篷隙向外一望,蒼黃的天底下,遠近橫着幾個蕭索的荒村,沒有一些活氣。我的心禁不住悲涼起來了。”

這一幕,多少次出現在我們的人生里。

外出去謀生,本以為賺了錢,就可以回來養老,過更好的生活。

沒想到的是,這一走,居然越走越遠。也從農村到城裡定居了。

逢年過節,也會到老家看看,和父母吃一頓飯。也有人修繕了老屋。

但是多少老屋,大門是鎖着的。也有一些門,被野草掩蓋了。

空心的村莊,有殘垣斷壁。把記憶一點一點粉碎。

是的,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這條路,通往遠方,並且不能回頭。

年過五十的70後,人生的真相,都在“魯迅的課文”里 - 天天要聞

03

關於心態:自我解嘲也是樂。

《阿Q正傳》,看到一個生活在底層,卻總是自得其樂的人。

他很窮,也沒有人記得他的名字,有時候在土谷祠棲身。

有機會,就去做短工,有幾個錢就去喝酒。

有人如此評價他:“阿Q不僅在生活上十分滿足和得意;在精神上,也有其滿足和沾沾自喜之處。”

他沒有什麼本事,就是一張嘴,總是為自己找快樂。比方說,和人打輸了,他還能說:“我總算被兒子打了。”

一開始,我們看到阿Q是憤怒的,後來發現很多人,都活成了他的樣子。

比方說,和人打麻將,輸了幾百塊。但是不會悲傷流淚,而是說:“這次算他僥倖,下次我會贏回來。”

還比方說,分明口袋裡沒有幾個錢,卻大大方方地去喝酒,還請人喝酒,真是打腫臉充胖子。

通過炫耀,自我安慰,忍住羞辱等,拉滿自己的優越感。

不就是,你笑笑我,我笑笑你,就活過了一輩子嗎?

04

關於生死:大鬧一場就離去。

《社戲》,感觸到了鄉村的熱鬧。

那時候我們沒有手機,也沒有什麼娛樂。鄉里有人唱戲,那就是很難得的事情,方圓百里的人,都會趕來。

魯迅說:“我後無迴路,自然擠而又擠,終於出了大門。”可見,那時候的社戲,有多熱鬧,人多到你數不清。

多年後,還可以回憶:“真的,一直到現在,我實在再沒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戲了。”

有一位先生說過:“人生就是大鬧一場,然後悄然離去。”

還真的是這樣一回事。不管多熱鬧的事情,終究要回歸冷清。

看我們的村莊,只有幾個留守老人了吧;看我們的親戚,長輩逐一過世,已經所剩無幾了;就是同齡的人,也許都沒有五十歲,就永別了。

再往後,我們也要退休了。起碼要退出工作。你五十歲之後,不再是職場的主要人物了。

大部分的人,都有“人走茶涼”的感覺。沒啥,生命都會消失,何況是工作。

年過五十的70後,人生的真相,都在“魯迅的課文”里 - 天天要聞

05

作家王蒙說:“文壇上有一個魯迅那是非常偉大的事。如果有五十個魯迅呢?我的天!”

是啊,魯迅是唯一的,不要太多了。若是滿大街都是文學家,那就不知如何評價了。

但是魯迅筆下的人,是可以很多很多的。是你,也是我,還是他。

命運跌宕起伏,就像抑揚頓挫的故事。長的歲月,短是年齡;長的是句子,短是詞語。

魯迅說:“悲劇將人生的有價值的東西毀滅給人看,喜劇將那無價值的撕破給人看。”

是的,也許我們的一輩子,沒有什麼價值,但我們仍舊要笑着活,敢於解讀自己,敢於面對自己的卑微。

心比天高,命比紙薄,或許這就是人生最大的真相吧。

作者:布衣粗食。

關注我的文字,走進你的心靈。

文中配圖來源於網絡。

育兒分類資訊推薦

難怪喬峰英雄一世,卻不得善終,你看第一個讓他破戒的女子是誰 - 天天要聞

難怪喬峰英雄一世,卻不得善終,你看第一個讓他破戒的女子是誰

金庸的武俠小說與其他武俠小說最大的區別是什麼?在筆者看來,答案很簡單,其他小說中的那些大俠無非是在武林中懲奸除惡,而金庸筆下的大俠則多了幾分家國情懷,那句“俠之大者,為國為民”就體現了他的格局,可以說是金庸把武俠小說抬到了原本不屬於它的高度。
這7個細節,證明你把孩子養得很陽光(娃中3條算你厲害了) - 天天要聞

這7個細節,證明你把孩子養得很陽光(娃中3條算你厲害了)

姐妹們,你是不是總擔心自己孩子不夠優秀——成績不夠拔尖、才藝不夠突出、性格不夠外向……但其實,真正養得好的孩子,不一定樣樣第一,但一定內心陽光、自信有力量。如果你家孩子有下面這7個細節,恭喜你,說明你給了他一個健康的成長環境!
“人沒本事,一看便知”,沒本事的人多半喜歡這3件事 - 天天要聞

“人沒本事,一看便知”,沒本事的人多半喜歡這3件事

有本事的人,總是默默努力耕耘;沒本事的人,卻常常虛張聲勢。有本事的人,注重努力的過程;沒本事的人,只追求浮華的結果。一個人有沒有本事,其實從生活的細節中,一眼就能看穿。一個沒本事的人,最喜歡做以下三件事!
渡人亦是渡己! - 天天要聞

渡人亦是渡己!

世間的一切,彷彿都有着既定的軌跡。相遇,是命運巧妙的安排;離別,是時光無奈的抉擇;得失,是生活起伏的常態;成敗,是人生歷練的考驗。一切皆有定數,看似偶然,實則蘊含著必然的因果。
抬眸,蹙眉,葉紅深處,花為誰凋零 - 天天要聞

抬眸,蹙眉,葉紅深處,花為誰凋零

倚欄,凝眸,煙柳堤旁,風為誰輕柔?春日遲遲,垂柳依依,嫩綠的絲絛在微風中繾綣。遠處,湖面波光粼粼,似是揉碎的金帛。她憑欄而立,目光越過這無邊的春色,落在不知名的遠方。風撩動她的髮絲,帶着春日獨有的溫柔,可她的眼中,卻藏着化不開的哀愁。這風,曾吹過他們攜手走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