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你本事多大,要學會保命,遇到這幾種情況就“往後退”

2025年03月25日13:30:36 育兒 4447

撐死膽大的,餓死膽小的。

很多人以為,只要自己膽子足夠大,能夠得到的利益就更多。

還有一些人,本事很大,膽子就被撐大了,做事待人,天不怕地不怕。

古人卻這樣警告:“樹大招風。”

本事大的人,如大樹一樣,容易被大風撼動,被伐木工青睞,命運堪憂。還是學會往後退,留得生命在,來日才方長。

不管你本事多大,要學會保命,遇到這幾種情況就“往後退” - 天天要聞

01

一直勇往直前,會毀掉自己。

在春秋戰國時期,有一個著名的人物:商鞅。

他在魏國當差,沒有被重用,就轉投到秦國,被秦孝公重用,做了“大良造”,權限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他毫不猶豫地推行變法,就是太子都阻攔不得。太子犯錯了,他就懲罰太子的老師。

一些舊貴族出面反對,他就說:“然則反古者未必可非,循禮者未足多是也。”

過去的套路,在他的主張下,都廢掉了。也讓秦國用上了新的制度,從而強大起來。

秦孝公過世,太子上位,是“秦惠王”。

秦惠王的老師被商鞅懲罰,長期耿耿於懷,就找了個借口,要治罪商鞅。最後,商鞅被車裂,家人都跟着遭殃。

接替商鞅官位的,是公孫衍——一個擅長外交的人。

公孫衍去多國周旋,建立良好外交關係,同時對鄰近的魏國,進行攻打,搶佔了西河等地。

公孫衍的謀略,為秦國帶來了好處,他也被多番讚賞,地位更加顯赫。

此時,外交家張儀、將軍甘茂先後來到秦國,被秦惠王重用。

張儀、甘茂把公孫衍當成升官發財的“絆腳石”,一心要絆倒才好。

公孫衍不甘心邊緣化,就一直壓制張儀、甘茂。私地下和魏國交往,收了魏國很多的財物。

公孫衍和秦惠王私底下商議,攻打韓國。此舉,也能夠讓公孫衍立功。

天下沒有不透風的牆。公孫衍的私心,被張儀、甘茂窺探到了,還告訴了秦惠王。從而,秦惠王罷免了公孫衍。

後來公孫衍也被迫到魏國等,求職,但權勢整體在下降。

商鞅的本事,不能說不大,卻結局很悲哀;公孫衍的本事也大,但是他卻被秦國排斥,被邊緣化了。

很多人都是如此,只知道前進,不撞南牆不回頭。

結果,到了南牆,回頭的餘地都沒有了。

生活中,類似的情況,比比皆是。

愛錯了一個人,卻執迷不悟,還拚命去愛。結果對方結婚了,還去糾纏,這就引發了巨大的矛盾,兩敗俱傷是肯定的。

得不到的職位,勾心鬥角也要去得到。一步步就把自己的人品弄丟了,反而原有的職位,都保不住了。

八九十歲了,還求長壽。用了大量的保健品,各種醫療之後,身體反而不健康了。

六十歲了,要退休了,卻還到處找工作。自己被人嫌棄,工資也不高,就憤憤不平,退休生活也過不好。

多少人,在原本幸福的生活中,活成了鬱鬱而終的樣子,太可惜了。

不管你本事多大,要學會保命,遇到這幾種情況就“往後退” - 天天要聞

02

學會往後退,餘生才安穩。

有一個武術家說:“拳頭打出去,不是本事;打出去之後,還能夠收回來,才是。”

是的,你把拳頭打出去,收不回,那就會被對方毒打,毫無還手之力。

強大的人,對於力量,是收放自如的,而不是一直攻擊。

《菜根譚》里也說過:“處世讓一步為高,退步即進步的張本。”

選擇合適的時候,退下去。你會發現,自己用原來的成績,財富,就能夠安度餘生了。

再說說張儀,他在秦國被重用之後,和各國建立外交,各個擊破,然後秦國就取得了大量的土地。

秦惠王過世後,秦武王繼位。張儀和秦武王關係緊張,張儀就主動離開秦國,去魏國。

後來,張儀慢慢淡出江湖,老死在魏國。

張儀有一個同學,叫孫臏。

孫臏在魏國當差的時候,被龐涓坑害,割掉膝蓋。他裝瘋賣傻,終於逃出去,到了齊國。

孫臏在齊國,組織了幾次戰鬥,都勝利了。圍魏救趙的兵法,為人熟知。但是他卻在人生頂峰,隱居去了。

歷史上,通過退休,隱居,辭官很方法,保護自己的生命,這樣的人,很多。

既然前進的路被堵住了,不一定要翻過去,打破障礙,還可以退回去,繞過去。

具體來說,以下幾種情況,你最好的往後退。

第一,遇到比自己更強大的對手,你退回去,不要硬碰硬。你明顯是輸,為什麼要硬來呢?

第二,被一群人攻擊的時候,你還是退回去吧。一拳難敵四手啊。

第三,人沒有價值的時候,退一步,也算是結束了自己的使命,職業圓滿了吧。畢竟,社會在進步,長江後浪推前浪。

第四,和人鬧起來,還是往後退,不要觸到對方的火氣上,千萬不要火上澆油。人家一衝動,你就會吃大虧。

第五,人家拿着利器的時候,你退下去,別撲上去。沒有必要和生命過不去。

第六,賺錢到一定的程度,就不要折騰了,退一步,也免得功虧一簣。你沒有辦法賺走全世界的錢。

退,是示弱,認慫,閉嘴,甚至是討饒,也是以柔克剛,識時務者為俊傑。

不管你本事多大,要學會保命,遇到這幾種情況就“往後退” - 天天要聞

03

如果你觀察車輛,會發現,車輛到了拐角、死胡同等,就會往後退,甚至退幾次,然後就掉頭走了。

人不也是這樣,死磕沒有用,退幾次,能夠有新的出路,能夠再次奔跑起來。

水到懸崖,勇往直前,就是瀑布;人到險境,勇往直前,就是愚昧。

做人,得饒人處且饒人,放過了別人,也是放過了自己。

作者:布衣粗食。

關注我的文字,走進你的心靈。

文中配圖來源於網絡。

育兒分類資訊推薦

雙春閏年掃墓禁忌是真講究還是老黃曆?2025清明祭掃全解析 - 天天要聞

雙春閏年掃墓禁忌是真講究還是老黃曆?2025清明祭掃全解析

“雙春閏年不上墳,上墳禍事要臨門”——這句民間俗語,讓不少朋友對即將到來的2025年清明節掃墓產生了顧慮。雙春閏年,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2025年的清明節,咱們到底能不能安心去掃墓呢?別急,今天咱們就來好好聊聊這個話題,給大家一個明明白白的答案。
11歲女孩突遭“黃體破裂”!媽媽透露一個細節:後果嚴重了 - 天天要聞

11歲女孩突遭“黃體破裂”!媽媽透露一個細節:後果嚴重了

小易(化名)媽媽怎麼也沒想通:女兒只是跳了200個繩,做了30個仰卧起坐,後果竟如此嚴重。11歲的小易今年上小學四年級,每天放學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運動打卡。幾天前,在即將完成“每日任務”時,小易突然感覺小腹一陣陣劇痛,得知情況的母親起初並沒
理解幼兒,也能更好地接納自己 - 天天要聞

理解幼兒,也能更好地接納自己

成年人往往只能觀察到幼兒的行為,卻不了解其背後的心理動機和行為邏輯。經常容易根據成人思維推斷,給幼兒的行為簡單粗暴地貼上各種道德標籤:哭鬧是任性,不肯分享是自私,依戀媽媽是軟弱……殊不知幼兒有獨特的大腦發育程度,成人眼中微不足道的一切對他們來說可能猶如驚濤駭浪。這一階段面對的人生挑戰遠比成人以為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