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社交平台上湧現大量“校服爆改辣妹裝”的未成年網紅。10歲女孩穿露臍裝、超短裙,模仿成人化舞蹈動作,評論區充斥“性感”“流鼻血”等低俗言論。更有甚者,部分家長通過“代跳”業務牟利,將孩子推向軟色情擦邊的灰色地帶。
南都民調顯示,近四成網友曾目睹未成年人“擦邊舞蹈”,而“奶辣風”童裝憑藉“反差萌”標籤,成為商家和家長的“流量密碼”。這些讓人擔憂的現象,折射出流量經濟的野蠻生長,兒童家長的家庭教育理念偏差。
一個10歲女孩對着鏡頭扭腰時,她根本不懂什麼是“性暗示”。她只知道這樣能換來誇讚和粉絲。可這些誇讚背後,是無數雙油膩的眼睛。當校服短裙越改越短,孩子的安全底線也被越撕越破。代表熊思東曾呼籲,加強性別差異化教育,摒棄扭曲的審美取向。家長需通過科普書籍、校園課程等,幫助孩子理解身體隱私與健康的人際邊界。同時,自己也要守護好孩子安全成長的底線。
露背裝、黑絲襪穿在小學生身上,評論區一片‘絕絕子’點贊聲,這哪是童裝?分明是成人慾望的變相狂歡。心理學家指出,過早接觸性感裝扮,可能引發兒童心理早熟,甚至誘發焦慮與自卑。家長應鼓勵孩子探索多元審美,例如運動風、文藝風,而不是盲目追隨網紅潮流。
部分家長將孩子視為“搖錢樹”,通過打造“小網紅”人設獲取商業合作。這種行為不僅侵犯兒童隱私權,更會扭曲其價值觀。法律專家鄭寧曾指出,家長若利用孩子拍攝低俗內容,可能違反《未成年人網絡保護條例》。
面對青春期孩子的愛美心理,家長需避免放任自流。可通過家庭會議、教會如何保護隱私,共同制定“網絡使用規則”等方式,引導孩子理解“得體”與“過度”的界限。例如,約定校服改造的尺度、短視頻拍攝的內容範圍等。
當前,部分平台為追求流量,縱容兒童擦邊內容傳播。中國傳媒大學鄭寧指出,平台需明確審核標準,對“扭胯”“吐舌”等動作加強識別與攔截。同時,應建立“未成年人內容專區”,限制成人化標籤的濫用。
儘管《未成年人保護法》明確禁止利用兒童牟利,但“網紅兒童”亂象仍屢禁不止。建議借鑒國際經驗,對兒童出鏡視頻實施“分級管理”,追究違規家長與商家的法律責任。
寫在最後
孩子的童年就這幾年,網紅卻能當一輩子。別為了那點流量,家長把孩子的清白人生提前押上賭桌。穿校服跳熱舞的視頻火了又怎樣?等孩子長大了回看這些,只怕想找個地縫鑽進去。咱們做家長的,得替他們把這條縫堵上。
唯有家庭、學校、平台與法律協同發力,才能為青春期孩子撐起一片清朗的天空。正如網友所言:“童年只有一次,別讓軟色情偷走他們的純真。”
你怎麼看待這件事?歡迎留言討論。
(圖源網絡,圖文不相關,侵聯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