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冬已至,羽絨服、羽絨被等羽絨製品成為市場上的“香餑餑”,但一部分“假羽絨製品”卻在線上、線下市場肆意泛濫。
據潮新聞報道,近日,湖州織里公安搗毀一生產、銷售偽劣羽絨服窩點現場,查獲“假羽絨服”7萬餘件,涉案價值700餘萬元。
織里公安搗毀一生產、銷售偽劣羽絨服窩點 織里警方供圖
“不用998,不用198!”“羽絨服只要89!”近日,織里警方在日常工作中發現,當地一家服裝廠直播時,以遠低於市場的價格“甩賣”兒童羽絨服,疑似造假。
警方遂立案調查。
經過前期多日的調查摸排,織里公安分局刑偵二大隊精確掌握了制假窩點、人員構成等情況並制定了抓捕方案。
對該企業涉案羽絨服抽樣檢測 織里警方供圖
11月7日,織里公安分局聯合市場監管局,出動警力50餘人開展收網行動,抓捕犯罪嫌疑人3人,現場查獲“假羽絨服”7萬餘件,涉案價值700餘萬元。
辦案民警表示,涉案羽絨服的吊牌上標着70%絨,然而通過專業檢測顯示,該批服裝羽絨絨子含量基本為0%,均系偽劣羽絨服。
據該公司負責人交代,他們7月就開始做羽絨服,用“粉碎毛”以次充好降低成本價。
目前,該企業3名主管人員已被採取刑事強制措施,案件正在進一步偵辦中。
另據央視財經報道,江西省九江市紅星羽絨電商創業園聚集了百餘家羽絨服裝配套企業,記者驚訝地發現,這裡兒童羽絨服的價格非常便宜,質量更是令人擔憂。紅星羽絨電商創業園裡的這些羽絨服裝企業,不僅使用“飛絲”作為填充物,還有所謂的“吊包絨”“手感絨”。與合格的“絨子”相比,不達標的填充物顯然在保暖性能上大打折扣。商家告訴記者,他們這裡用的檢測報告、吊牌、水洗標、羽絨充氣標等都是在輔料店買的“通版”,誰都可以用。記者發現,這個創業園裡分布着多家輔料店,不僅出售各類標識、質檢報告,還主動給客戶提供極具欺騙性的“建議”,讓這些偽劣的羽絨服在外觀及相關標識上能夠儘可能地以假亂真。記者又來到江西九江一家名為胖瓜童裝工廠店的兒童羽絨服裝企業,工作人員對記者說,他們既生產合格羽絨服,也生產不合格羽絨服,他們會把合格羽絨服的檢測報告用在不合格的產品上。一款填充物為“飛絲”的所謂“羽絨服”成本價不到40元,兩個月內銷售量高達6萬多件。
據藍鯨新聞報道,專業打假人士棟哥向藍鯨記者透露了更多羽絨服造假的內幕。羽絨服常用的造假手段就是摻飛絲、羽絲、粉碎毛等,摻狗毛、豬毛的情況也客觀存在。還有廠家會拿50%白鴨絨冒充90%白鴨絨甚至90%白鵝絨,成本相差數倍。“50%鴨絨和90%鴨絨的區別,普通消費者不剪開是無法分辨的。這樣乾的全網少說有幾千家,一打一個準,包括部分知名品牌。”
棟哥強調稱,摻飛絲在業內存在多年,今年原料成本上升加劇了這一現象。有時候造假可能是從源頭開始的,一些羽絨供應商甚至會加一些稱重的雜質。在有限的預算里,部分原料供應商和羽絨服生產廠商對此心知肚明。
那麼,該如何挑選羽絨服?1.看羽絨服合格證上的執行標準是否為新國標 gb/t 14272-2021;2.看絨子含量,絨子含量越高越好,最高為95%;3.看充絨量,充絨量克數越大越保暖(但克數太大穿起來可能會太沉);4.如果有的話,可以看蓬鬆度,蓬鬆度大於800即為高品質羽絨。
來源:潮新聞、央視財經、藍鯨新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