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子愛發脾氣,你學會4個小方法,養出一個小紳士

2025年04月11日21:50:58 育兒 5904

養育兒子,你有沒有過這樣的瞬間?

飯剛端上桌,兒子撇了撇嘴,嘟囔一句:“難吃!”接着,“啪”的一聲,他把筷子摔在桌上。

你站在那,心火直衝天靈蓋。

或者在超市,他看中一個玩具,你搖頭說“不買”。

他立馬一屁股坐地上,哇哇大哭,邊哭邊吼:“你是壞媽媽!我就要買這個!”

全超市的人都在看,你心跳加速,手心冒汗,強忍怒火,咬牙拖他走。

還有那句——“我不要你當我媽媽!”

聽到的那一刻,你的心,像被誰狠狠掐了一下。

你那麼愛他、那麼努力,可在他眼裡,卻像個“壞人”。

你一瞬間想吼、想罵、想轉身走……

那兒子愛發脾氣,我們怎麼辦?

你若學會以下4個小方法,養出一個溫柔、有界限的小紳士。

兒子愛發脾氣,你學會4個小方法,養出一個小紳士 - 天天要聞

一:別急着教他講道理,先抱住他的小情緒

你是不是也說過這些話?

“男孩子就該堅強點,哭什麼哭!”

“再鬧,我就不帶你出門了!”

“別哭了!你煩不煩!”

可你越說,他哭得越凶,越鬧越厲害,甚至開始踢你、推你,或者一個人躲在角落哭。

其實,他不是想故意“氣你”或“挑戰你”,他只是想讓你“看到”他——不是行為,而是情緒本身。

孩子的小情緒,就像一隻發抖的小狗——你越吼,它越逃;你越溫柔,它越靠近。

下次他發脾氣的時候,我們試試這樣說:

“你很想要那個玩具車對嗎?沒買到,你覺得很難過,對不對?”

你會發現,他雖然還在哭,但情緒會慢慢平靜。

因為你“聽懂”了他內心的聲音。對他來說,那不是一個玩具那麼簡單,而是對“願望沒被滿足”的痛苦體驗。

理解,是連接的第一步。

所以別急着修理一個情緒爆炸的孩子,先學會:接住他那無處安放的小情緒。

你不需要立刻解決他的問題,但你可以安穩他的情緒。

那是一種安撫,也是一種愛的回應。

兒子愛發脾氣,你學會4個小方法,養出一個小紳士 - 天天要聞

二:教他認識情緒,他才不會亂髮脾氣

很多時候,孩子不是故意發火、打人、摔東西。而是,他根本不知道自己“怎麼了”。

就像有個3歲男孩,每次媽媽一接電話,他就跑來搶手機、生氣、大喊。

後來媽媽慢慢引導,才知道他是覺得:“媽媽一打電話就很久,還把他推開。”

但他說不出來,只能用攻擊的方式表達。

所以,當他說:“我不開心”時,不要停在這。

我們可以引導他說得更具體一點:

“你是不開心,還是覺得被忽略了?還是你有點失望?”

引導孩子認識情緒的名字,是幫助他情緒成長的重要一步。

可以一起做一套“情緒識別卡”:畫出開心、生氣、難過、緊張、害怕……

每張卡片後面寫一兩句描述,比如“我生氣的時候,心跳很快,想大叫”“我難過的時候,想一個人躲起來”。

每天睡前問他:“今天最像哪一張卡片?”讓他說出原因。

有個媽媽分享,她兒子以前只會說“我生氣了”,後來學會說:“我今天覺得被老師忽視了,所以我難受。”這就是一個巨大的進步。

因為,語言是情緒的出口。

一個會說“我傷心了”的孩子,就不需要用打人、哭鬧、摔玩具來表達內心了。

孩子學會了說“我在難過”,那一刻,他其實就在練習愛自己。

兒子愛發脾氣,你學會4個小方法,養出一個小紳士 - 天天要聞

三:教他按下“暫停鍵”,而不是讓情緒崩潰

你可能會問:我已經理解他了,也教他識別情緒了,可他一着急,還是會發飆,怎麼辦?

那就給他一個“情緒暫停角”。

準備一個“冷靜小盒子”或“安靜角落”:

裡面放他喜歡的小玩具、畫本、小卡片,甚至是他自己畫的一張“冷靜星球”。

當他快要爆發時,你溫柔地說:

“我們去暫停角坐一會,好嗎?等你準備好了,我們再聊。”

這不是懲罰,而是告訴他:

“你可以生氣,但你可以用更好的方式處理它。”

有位媽媽說,她兒子以前一生氣就摔門。

現在,每次生氣,他會走到角落畫一條“生氣的龍”。

等龍畫完了,他的火氣也散了。

給他一個“暫停”,他才能學會:情緒不該壓抑,但可以被引導。

兒子愛發脾氣,你學會4個小方法,養出一個小紳士 - 天天要聞

四:你怎麼對情緒,他就怎麼學你處理

有時候,我們朝孩子大喊:“你冷靜一點!”

但其實,那個最需要冷靜的人,是我們自己。

很多媽媽都有過這樣的歷過:孩子鬧,媽媽情緒失控,吼了他一通,後來後悔得掉眼淚。

但我們不知道怎麼道歉,也不知道怎麼修復。

其實,我們不需要完美,只需要真實。

如果我們情緒失控了,事後可以對他說:

“媽媽剛剛很生氣,說話很大聲,對不起。媽媽不是不愛你,是因為我太累了,沒控制好情緒。”

這句簡單的話,比任何大道理都管用。

它告訴孩子:原來,大人也會有情緒;原來,犯錯之後可以修復關係。

你這樣做的時候,不是在示弱,而是在示範。

一個會道歉的父母,是最好的情緒老師。

有個小男孩曾對媽媽說:

“媽媽你昨天凶我了,我很害怕。但你後來抱了我,說你也難受,我就不怕了。”

孩子其實,並不需要你無所不能,他需要的,是那個即使崩潰後,依然願意抱抱他的你。

男孩的情緒像一匹野馬,

他不需要你把它拴住,他需要你給它一片遼闊的天地——一個安全、被理解、不怕犯錯的天地。

所以,別擔心孩子太情緒化,真正該擔心的,是他把情緒埋在心裡,不敢說、不會說、也不想說。

情緒教養的終點,不是讓孩子聽話,而是讓他擁有“內在的安定感”——哪怕哭了、鬧了,也知道自己始終被愛着。

育兒分類資訊推薦

暑假孩子撒歡,牙齒“報警”怎麼辦?收好這份專業“急救包” - 天天要聞

暑假孩子撒歡,牙齒“報警”怎麼辦?收好這份專業“急救包”

暑假是孩子放飛自我的歡樂時光,卻也暗藏牙齒“驚魂”風險!遊樂場追逐、球類碰撞、摔個跟頭……瞬間可能上演“飛牙驚魂”,更別提深夜娃突然疼得打滾哭鬧!提前做好防護準備,中山大學附屬口腔醫院專家提供的這份“暑期護牙救命指南”請收好!驚魂時刻!牙齒遇襲怎麼辦?暑假=放飛季?小心牙齒上演“驚魂記”!孩子的牙齒...
孩子打鼾、口呼吸暗藏“毀容”風險!暑期成干預黃金期 - 天天要聞

孩子打鼾、口呼吸暗藏“毀容”風險!暑期成干預黃金期

“7歲男孩陽陽因長期打鼾未治療,腺樣體肥大堵塞90%氣道,最終發展為極重度睡眠呼吸障礙。”珠江醫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中心副主任醫師陳帥君教授近日接診的案例引發關注。專家提醒,我國12.5%的兒童患有睡眠呼吸障礙(OSA),長期口呼吸不僅會導致“腺樣體面容”等不可逆畸形,更會影響身高、智力發育。暑假來臨,3-6歲兒童...
浙江發現黑熊蹤跡,熊媽媽帶着倆熊孩子:偷吃蜂蜜,還搭了張“席夢思”床 - 天天要聞

浙江發現黑熊蹤跡,熊媽媽帶着倆熊孩子:偷吃蜂蜜,還搭了張“席夢思”床

浙江又發現黑熊蹤跡了!而且,這次是一隻熊媽媽,帶着倆熊孩子!劉芝坤,衢州江山仙霞嶺自然保護區深坑口管理站站長。上周,他在梳理紅外相機的拍攝影像時,發現了三段清晰的黑熊視頻,視頻中,黑熊一家三口在夜晚覓食,甚至還拍到了兩隻小熊在竹林間撒潑打滾。這是黑熊2025年在浙江的第二次現身。微博上,近年來在開化、常...
俗話說得好,女大避父,兒大避母,兒子大了,媽也得學會放手 - 天天要聞

俗話說得好,女大避父,兒大避母,兒子大了,媽也得學會放手

高三那點事兒,做過父母的都懂。辭職、租房、陪讀,咱們中國爸媽特別是媽媽,為了孩子什麼都豁得出去。別說小出租屋蝸居一年,天塌下來都認。有誰不是想着:“我再堅持堅持,他就能上一所好學校!”但是時代變了,眼下陪讀早把家變成了“全職保姆加心理諮詢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