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怪王語嫣不肯嫁段譽,你看她懷了誰的骨肉,她兒子後來天下無敵

2025年04月17日22:50:12 育兒 9053

武俠小說之所以能吸引武俠迷,是因為它能讓我們通過主角的視角去體驗那些現實世界中難以體驗的快意恩仇,之所以讀者會產生“爽感”,歸根結底就是因為讀者和書中主角的期許是一致的。

多數時候,我們想要的正是修鍊神功、擊敗惡人,最終抱得美人歸。

但金庸的故事卻有些與眾不同,至少《天龍八部》作品就很奇怪,書中那第一主角段譽的種種選擇,就與讀者所想背道而馳。

難怪王語嫣不肯嫁段譽,你看她懷了誰的骨肉,她兒子後來天下無敵 - 天天要聞

(王語嫣、段譽劇照)

他無心習武,只痴迷那神仙姐姐,但讀者心中看得很清楚,那女子壓根就不愛他,即便他們最終走到一起,也不會給人一種“有情人終成眷屬”的美滿之感,就因為王語嫣心中從來都沒有段譽。

或許是金庸也收到了讀者的反饋,於是他在新修版中大筆一揮,改寫了王語嫣和段譽的結局,只是那改動後的結局也同樣讓人納悶,似乎王語嫣又不該那麼草率的離開段譽。

一、離開皇室

自打段譽跌落山谷,誤入逍遙派的聖地琅嬛福地,在那山洞之中見到了那尊“神仙姐姐”的玉像之後,段譽就迷上了那玉像。

後來他意外流落曼陀山莊,遇上了與那玉像長得一模一樣的王語嫣,他便無法自拔地愛上了那女子,繼而對他展開了瘋狂的追求。

其實無論是武俠小說還是現實世界,男追女都很正常,可段譽在王語嫣面前的姿態未免太過卑微了,以至於讀者都打心眼裡不希望他們走到一起。

她在西夏駙馬大選時被慕容復辜負,繼而轉投段譽的懷抱,筆者也很難打心眼裡為段譽感到慶幸,因為這不是愛,而是妥協,是把段譽當備胎。

難怪王語嫣不肯嫁段譽,你看她懷了誰的骨肉,她兒子後來天下無敵 - 天天要聞

(段譽、王語嫣劇照)

所以金庸在新修版中加入了一段王語嫣尋找不老長春谷的劇情,在尋找不老長春之方失敗後,王語嫣就離開了段譽。

說是:“眾女兀自在議論玉像,一人道:‘只有這玉像才能真正永葆青春,再過十年也不會老了半分,但王姑娘到了那時候,卻已滿頭白髮了。’王語嫣聽了,心中微微有氣,一瞥眼間,從壁上懸着的銅鏡中見到了自己的容貌……只聽王語嫣叫道:‘我不要無常……’掩面向外奔出。

她就這麼離開了段譽,段譽竟也沒做阻攔。

原本以為王語嫣只是小打小鬧,但後來才發現,原來她的離去似乎是有預謀的。

二、委身瘋子

當王語嫣再次出現的時候,已是在慕容復身邊。

是的,那慕容復辜負了她,甚至在她做出跳井之舉的時候也沒有動搖要娶西夏公主的決心,只任由她去送死,她為何還看不透這個男子?

更重要的是另外兩點。

其一,慕容復與段延慶聯手綁架了段正淳一家,並且害死了段正淳及其一眾情人,你可以說王語嫣與段正淳沒有多少父女感情,可那李青蘿,也就是王語嫣的母親也被慕容復害死,她豈能委身這個逼死自己雙親的仇人?

其二,曾經的慕容復確實是風度翩翩,是連段譽這種大理皇室成員見了都不禁自慚形穢的人中龍鳳,王語嫣愛慕他也是情理之中的事,可此時的慕容復呢?

已經瘋了。

難怪王語嫣不肯嫁段譽,你看她懷了誰的骨肉,她兒子後來天下無敵 - 天天要聞

(慕容復等人劇照)

書中只道:“段譽等人吃了一驚,隱身樹後,向聲音來處看去,只見慕容復坐在一座土墳之上,頭戴高高的紙冠,神色儼然。七八名鄉下小兒跪在墳前,亂七八糟地嚷道:‘願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一面亂叫,一面跪拜,有的則伸出手來,叫道:‘給我糖,給我糕餅!’慕容復道:‘眾愛卿平身,朕既興復大燕,身登大寶,人人皆有封賞。’墳邊垂首站着兩個女子,卻是王語嫣和阿碧。

那阿碧是個下人,服侍慕容複習慣了,也無處可去,她會跟着慕容復倒也合理,可王語嫣不同,她明明可以嫁入大理皇室,卻還要陪着這瘋子在土墳旁吃苦,這就不合情理了。

除非,只有一種可能,能讓王語嫣放下對慕容復的“殺母之仇”,並且不嫌棄他是個瘋子,那就是她已經有了慕容復的骨肉。

難怪王語嫣不肯嫁段譽,你看她懷了誰的骨肉,她兒子後來天下無敵 - 天天要聞

(瘋了的慕容復劇照)

這完全有可能,因為後世武林中就有一位高手與“王語嫣和慕容復之子”的身份十分契合。

熟悉原著的人應該知道,那人就是“劍魔”獨孤求敗。

三、王語嫣之子

獨孤求敗雖是在《神鵰俠侶》中被提及,但他並非神鵰時代的高手。

楊過說過,當世高手都不曾提到過這位名為“劍魔”獨孤求敗的高手,足見他是更久遠時期的人物,若無意外,他多半是後天龍時代的人物。

而這個角色身上有三個讓人無法忽視的特點。

其一是他有心敗盡天下群雄。

其二是他有一套能夠破盡天下武功的劍招。

其三是他自弱冠之年開始就無敵於天下了。

因此結合三個特點來看,不難得出一個結論,他必然是有高人指點,否則難以年少成才,並且那高人野心勃勃,同時還有條件能夠創造一門能夠破盡天下武功的劍招。

如此一來,也就只有王語嫣和慕容復能夠做到這一點了。

難怪王語嫣不肯嫁段譽,你看她懷了誰的骨肉,她兒子後來天下無敵 - 天天要聞

(獨孤求敗劇照)

慕容復野心勃勃,一直想稱霸天下,他完不成的願望,自然會傳到他兒子這一代,而王語嫣則通曉天下武功秘籍,結合慕容復的斗轉星移能夠“以彼之道還施彼身”,剛好他們就能創出一門能夠破盡天下武功的劍招。

而那孩子在敗盡群雄之後,便改名換姓,以“劍魔”獨孤求敗自居。

如此一來,諸如“王語嫣為何離開段譽”、“獨孤求敗的身世”、“獨孤九劍的來歷”等問題,就都得到了合理的解釋。

育兒分類資訊推薦

清明節,致遠在天堂的親人! - 天天要聞

清明節,致遠在天堂的親人!

人間四月,正值芳菲盛放之際,清明悄然而至,家家戶戶焚香祭祖,緬懷先人。在這特殊的日子裡,空氣中似乎都瀰漫著淡淡的哀愁與無盡的思念。天堂的親人啊,你們在那遙遠的地方,是否一切安好,是否也能感受到這份跨越時空的牽掛?
記住了:狗永遠喂不飽,人永遠討不好! - 天天要聞

記住了:狗永遠喂不飽,人永遠討不好!

狗實在喂不飽啊,人實在是討不好啊!給得再多,它都能幫你一口吞掉,越是去討好,就越是蹬鼻子上臉。一步一步地,哪一天喂少了,還反咬你一口,哪一天你的所有討好讓步就成為了理所當然的了!
三月初六發財日:食三寶納財,行一善積福,避一忌守運 - 天天要聞

三月初六發財日:食三寶納財,行一善積福,避一忌守運

親愛的寶子們,來吧!美食不會辜負你!晨起推窗,見庭前桃李初綻,方知今日已是農曆三月初六。古書《歲時廣記》有載:“三月初六,天地交泰,萬物生髮,乃納福聚財之日。”這一日,民間稱為“發財日”,承載着人們對富足生活的樸素嚮往。作為美食與傳統的虔誠信徒,我願以舌尖為筆
清明規矩:為何“兩墳兩紙不能破”?避開三類墳,這樣更文明 - 天天要聞

清明規矩:為何“兩墳兩紙不能破”?避開三類墳,這樣更文明

親愛的寶子們!清明時節雨紛紛,掃墓祭祖寄哀思。作為傳承千年的重要節氣,清明節不僅是緬懷先人的日子,更是凝聚家族情感、傳遞文化精神的紐帶。民間俗語“清明不兩墳,一墳不兩紙”看似簡單,實則蘊含著對家族倫理、祭祀禮儀與生態保護的深刻思考。本文將深入解讀這一傳統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