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怪蕭峰墜崖未死,卻不願再見段譽虛竹,你看他唯一的真兄弟是誰

2025年06月18日23:50:20 育兒 1158

大團圓的結局固然符合人心所向,但有時候你不得不承認,“悲劇結局”確實更容易給讀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因此金庸有不少作品都是以悲劇收場。

比如他在《神鵰俠侶》末尾讓群雄守住了襄陽,但那並非書中核心人物郭靖的最後結局,《倚天屠龍記》中就明確提到了郭靖最終帶着妻兒一同戰死襄陽的結局,郭靖之死是在讀者的意料之外,卻又在情理之中。

難怪蕭峰墜崖未死,卻不願再見段譽虛竹,你看他唯一的真兄弟是誰 - 天天要聞

(蕭峰、段譽劇照)

但《天龍八部》中的蕭峰不同,他的死是十分突兀的,不過從金庸在書中的描述來看,蕭峰究竟有沒有真的死去,還得打上一個問號,不過如果蕭峰沒死,後來的他為何又與段譽、虛竹再無交集?

一、明面上的結局

若要用一個詞來形容《天龍八部》末尾的那場宋遼大戰,那筆者的答案就是“波瀾不驚”,事實上這場大戰遠沒有《神鵰俠侶》末尾的襄陽大戰那麼有壓迫感,讀者很難感受到群雄的緊張,因為三位主角的實力實在是有些過於強大了。

段譽、虛竹在萬軍叢中取耶律洪基如探囊取物一般,接着他們三兄弟逼迫遼帝退兵,兵不血刃地結束了這場紛爭。

故事本該在此刻畫上圓滿的句號,可誰能料到,蕭峰卻做出自戕之舉,他用斷箭插向自己的心口,接着又被阿紫抱着一同摔下懸崖。

不過金庸並沒有明確蕭峰已死,甚至他還借段譽和虛竹的視角暗示蕭峰有可能活着。

難怪蕭峰墜崖未死,卻不願再見段譽虛竹,你看他唯一的真兄弟是誰 - 天天要聞

(蕭峰受傷劇照)

比如這段描述:“虛竹、段譽、吳長風等迄未死心,仍盼忽有奇蹟,蕭峰竟然復活,抱了阿紫從谷中上來。各人待到深夜,不見有何動靜,當夜便在谷口露宿。

一來他們並沒有找到蕭峰的屍體,二來在他們看來,蕭峰確實還有“復活”的可能性,畢竟虛竹見識過無崖子憑內力續命,天山童姥、李秋水假死,這個世界確實是充滿着魔幻色彩的,蕭峰未死,也不足為奇。

而從書中的細節來看,蕭峰也確實有可能沒死。

二、金庸的伏筆

之所以說蕭峰沒死,是因為他已經沒了尋死的理由。

當初他在小鏡湖誤殺了阿朱之後,確實有過尋短見的想法,後來被扮成黑衣人的蕭遠山阻攔,他也就斷了這念想。

而後來的蕭峰又經歷了在少室山大戰時被群雄圍攻,在藏經閣大戰後見證了父親放下仇怨,這些打擊都足以顛覆他的世界觀,彷彿他前半生追逐的一切都成了笑話。

是啊,如果連這些打擊都沒能將他擊潰,那後來的他還有什麼理由赴死?就因為“以下犯上逼迫遼帝”?

那算是個事么?遼帝伐宋就是在作惡,畢竟無論是宋軍還是遼軍都不願打這場仗,固然遼帝對蕭峰有恩,那他冒犯遼帝的舉動也不值一提,因為那看似是“冒犯”,其實也是在幫遼帝減少殺孽,否則大戰一起,生靈塗炭,這罪責不該算到遼帝頭上嗎?

難怪蕭峰墜崖未死,卻不願再見段譽虛竹,你看他唯一的真兄弟是誰 - 天天要聞

(蕭峰劇照)

所以蕭峰因此而內疚是完全沒道理的。

而他在坦然“赴死”之前的一番操作更是證明了他所做的一切都是有預謀的。

筆者所指的那“操作”即是“傳功虛竹”。

是的,在宋遼大戰之前,蕭峰就找到了虛竹,將降龍十八掌與打狗棒法傳給了他。

此時書中是這麼寫的:“卻聽蕭峰說道:‘丐幫如要推一位英雄出任幫主,一時之間未必便能找到合適人才,依照祖傳規矩,丐幫幫主必須會得‘打狗棒法’和‘降龍二十八掌’兩門功夫。二弟,我想煩你先學會了,日後轉而傳給繼任的幫主。要學這兩門功夫,必須武功精熟,悟性極強。三弟不喜學武,環顧這裡許多朋友,只有你最適合。’”

難怪蕭峰墜崖未死,卻不願再見段譽虛竹,你看他唯一的真兄弟是誰 - 天天要聞

(虛竹劇照)

此時蕭峰自己尚在人間,他要傳功,自己去傳就好了,何必傳功給虛竹?

不難看出,這時候的他就已經開始盤算如何“金蟬脫殼”了,否則他還沒有做出冒犯遼帝之舉,又怎麼知道自己要“坦然赴死,沒機會傳功”了?

所以蕭峰一定沒有死。

這一點也可以結合金庸其他的作品來分析,無論是小龍女、張無忌還是當年的蕭遠山,他們墜崖後都沒死,墜崖這事對於他們這些習武之人而言壓根不算個事。

既然如此,後來的蕭峰為何再也沒出現在武林之中。

三、蕭峰的真兄弟

這就不得不提到金庸寫故事的習慣了。

熟悉金庸小說的人一定都知道,他常常會在自己的作品中融入歷史背景,此舉固然能讓故事多上幾分史詩感,但也會帶來一些問題,比如某些既定歷史事實,他是無法更改的。

而後天龍時代的故事也早已經有了屬於它的“劇本”。

若無意外,後來的故事多半是完顏阿骨打滅遼侵宋。

這即是問題所在,從表面來看,段譽和虛竹是蕭峰最好的兄弟,其實你細品原著就會知道,他們這兄弟情是十分脆弱的,因為他們的父輩可是有不共戴天之仇,若非金庸刻意淡化了這份仇怨,這三兄弟都不可能心平氣和的站在一起。

而蕭峰真正的過命兄弟,恰恰就是那完顏阿骨打。

比如宋遼大戰中,完顏阿骨打就帶着一幫人來救蕭峰了。

難怪蕭峰墜崖未死,卻不願再見段譽虛竹,你看他唯一的真兄弟是誰 - 天天要聞

(蕭峰、完顏阿骨打劇照)

說是:“一名高大的獵人站在馬背之上,大聲呼叫:‘蕭大哥,蕭大哥,完顏阿骨打幫你打架來了!’蕭峰縱騎而出,兩人四手相握。”

完顏阿骨打可不是什麼武林高手,此時卻願意捨命陪君子,這才叫兄弟情。

所以這就帶來了一個問題,屆時完顏阿骨打崛起,蕭峰該怎麼做?遼帝是他的兄弟,站在大宋立場的虛竹是他的兄弟,大理皇帝段譽也是他的兄弟,他該幫誰?

沒有萬全的解法,他只能退隱江湖,不再插手這些恩怨,所以他以“斷箭戳心,墜崖二亡”來金蟬脫殼,也就說得通了。

育兒分類資訊推薦

孩子被蚊子咬後“眼瞎”,醫生:蚊子每年害死70萬人,別大意 - 天天要聞

孩子被蚊子咬後“眼瞎”,醫生:蚊子每年害死70萬人,別大意

文|瑩媽01江蘇有一個女孩子在晚上睡覺的時候,不小心被蚊子咬了左邊的眼睛,結果眼睛嚴重過敏,壓根就睜不開了,左眼也算是瞎了,幸好右眼有一點點腫但沒完全瞎,還能看到一點點。媽媽哭笑不得,把視頻發到網上,萬萬沒有想到,同款的網友還真不少。
人,要懂得適可而止(太對了) - 天天要聞

人,要懂得適可而止(太對了)

人生似一場充滿未知與挑戰的奇妙旅程,每一步都面臨著抉擇,每一次選擇都影響着未來的走向。懂得何時該勇往直前、何時該急流勇退,是一種難能可貴的智慧;明白何時要全力以赴去爭取、何時應謙遜禮讓以退為進,是一種超凡脫俗的境界。適可而止,並非懦弱無能的表現,而是歷經世事打
親人去世,不掉眼淚的人,多半是這三種人,確實如此,不信不行 - 天天要聞

親人去世,不掉眼淚的人,多半是這三種人,確實如此,不信不行

人與人之間的緣分,就像一場漫長的旅行,有相聚的歡喜,也有離別的哀愁。小到日常的分別,大到生死的訣別,我們口中常說的“永遠相伴”,在無情的時光面前,也不過短短百年。當親人突然離世,為何有些人不會痛哭流涕?其實,沒有眼淚,並不意味着感情不深,那些不流淚的人,大多是
吳艷妮剛上大學時被孤立哭訴,媽媽反內耗式教育:不理就不理,媽媽當你朋友 - 天天要聞

吳艷妮剛上大學時被孤立哭訴,媽媽反內耗式教育:不理就不理,媽媽當你朋友

近日,吳艷妮媽媽熊艷的一段訪談,引髮網友熱議。訪談中媽媽表示:吳艷妮就像是榴蓮,人們對她的看法兩極分化,從小教育她要有接受不被別人喜歡的能力。熊艷在訪談中回憶,女兒吳艷妮剛去北京體育大學上學的時候被孤立,整個競技體校的女孩都不愛跟她玩,吃飯洗澡訓練都沒人陪,她就特別鬱悶。哭着給自己打電話。熊艷開導她...
三篇小學生作文,卻看得我落淚 - 天天要聞

三篇小學生作文,卻看得我落淚

第一篇叫《媽媽》。孩子說:“除了媽媽,你在所有人那裡都占內存,只有媽媽,連老師發群里的照片都捨不得刪掉。”“占內存”——這屬於像素時代的詞,被孩子拿來度量愛的深淺。我們精心清理緩存、追逐流暢,媽媽卻像一片永不告急的海洋,默默沉埋所有“我”的
真正的教育,不是“放手不管”,而是“逐漸引導孩子的主見” - 天天要聞

真正的教育,不是“放手不管”,而是“逐漸引導孩子的主見”

文|吳鉤隨筆很多家長會陷入兩個極端:一個是把孩子當提線木偶,事事包辦;一個是“過早放手”,什麼都讓孩子自己決定。可事實是——教育的真正目標,是讓孩子有主見、有方向、有判斷力,但不是讓他在沒有準備好的時候,獨自面對人生風浪。孩子不是你的人生附
鉛中毒不容忽視,孩子咬筆桿也有隱患嗎?兒科醫生提醒 - 天天要聞

鉛中毒不容忽視,孩子咬筆桿也有隱患嗎?兒科醫生提醒

近日,鉛中毒話題引發社會廣泛關注。作為自然存在的毒性重金屬元素,鉛已被世界衛生組織列為十大最應關注的有毒化學品之一。生活中哪些物品含鉛?鉛中毒距離我們有多遠?如何防範潛在的鉛暴露風險?潮新聞記者採訪了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兒童醫院急診科主任醫師吳秀靜。“爆米花、松花蛋等食品可能含有較高鉛含量,長期食用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