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數哲人論述過人生的意義,有人認為人生是有意義的,有人認為人生是無意義的,有人認為人生無所謂意義,所謂的意義都是人們自己附加上去的,並且深信不疑。那麼,人生是無意義的嗎?

從大的層面來看,人生確實是無意義的。相對於宇宙來說,地球就是一粒塵埃,很可能是隨機產生的,並不是上帝創造的。於是,地球的存在與否對於宇宙來說意義不大,甚至沒有地球的宇宙還是宇宙,而沒有宇宙的地球就不是地球了。就好像沙漠里丟失了一粒沙子一樣,沙漠還是沙漠,要是一粒沙子丟失了沙漠,就只能是一粒沙子,而不是沙漠了。相對於地球來說,人就是一粒塵埃。一個人出生或死亡對地球來說,意義不大。儘管很多人都給自己的人生賦予意義,還認為這種意義是不可改變的,甚至有人崇拜名人,崇拜科學家,認為他們對於人類進程發展影響深遠,可以稱為具有重要人生意義的人。其實,這些人的影響有限,相對於社會的進步可能有很大的意義,而相對於地球的發展似乎意義不大,相對於宇宙的進化,更是沒什麼意義了。甚至一些科學技術的應用並沒有保持地球的生態平衡,反而破壞了這種平衡,有意義變成了反向意義,變成了自我摧毀的意義,那麼應用科學技術的暫時狂歡是不是比較淺薄呢?
相對於人類社會來說,一些科學家具備偉大的意義,起碼用科學技術推動了社會發展。一些權貴們也具備很大的意義,畢竟他們用資本和權力改變了這個世界,讓這個世界按照他們的遊戲規則運作。但是,人們並非那麼認同。因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而且認識世界的方式不同,感觸也不同,認識的人生也不同。如此一來,就會出現不同的人,不同的人生。人們給周圍的世界賦予了意義,讓自己身處意義之網中,同時也給人生賦予了一定的意義,讓人生變得豐富多彩,卻並不一定知道人生本來就是無意義的。地球上生一個人,死一個人,對地球影響不大。即便是改變現代化發展進程的科學家、政治家、經濟學家去世了,地球也還是照樣運轉,“不為堯存,不為桀亡。”很難說現在生活節奏快的人們享受現代化的生活就一定比“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古人更幸福,也很難說現在的人一定活得比古人更有意義。或許,當代人還不如古人活得有意義呢!而這種活的意義只是人們賦予的意義,而不是亘古不變的意義。

按照佛家的理解,一切的意義都是無意義,要穿過意義的名相,抵達無意義的根底。人生本來就是無意義的,死亡也是無意義的。人們的幼稚在於,連出生和死亡都分不清楚,不知道怎麼回事,卻要給人生賦予一定的意義,本身就是幼稚可笑的。可是,人生沒有了意義,人們豈不是要活着沒意思了?而賦予人生以意義,就會成為人們活下去的理由,而不是漫無目的,甚至破罐子破摔。於是,各種人生的意義就會紛至沓來,會有各種人講解人生的意義,即便大同小異,也仍然會有人講。因為資本和權力需要人們去傳播人生的意義,以便更多的人依從權貴們訂立的社會規矩,不斷掙錢、花錢、再掙錢、再花錢,而不會回歸到意義本身。
人生的意義只有自己知道,只有自己賦予人生一定的意義,才算是自己認定的意義。別人說的人生意義對自己來說,其實沒什麼意義,只是一種認識的干擾或者同化。自己感同身受的意義才是自己的意義,而別人即便說得天花亂墜,也只是對於他來說有意義,而對於聽的人來說,不一定具備什麼意義。一個知足常樂的人給一個創業者講人生的意義,創業者要積極進取,根本聽不進去。一個失敗者給成功的人講人生意義,成功的人也聽不進去。人生的態勢不同,對人生的意義產生不同的理解。一個孩子講人生的意義,很難獲得大人的認同。而大人講人生的意義,會影響孩子,但也不是真正的意義,只能是大人認同的意義,或者說是權貴們灌輸給他們的,而不是他們發自內心的認同。
羅曼·羅曼曾經引用過歌德的名言:“沒有意義的人生等於提前死亡。”有着資本主義的精神,但同樣沒有看清人生意義的本質。相對於社會中進取的人來說,沒有意義的人生就是提前死亡,而相對於絕大多數平庸的人來說,沒有意義的人生才是常態————活着就是意義,死了就什麼意義都沒有了。無論是歌德還是羅曼·羅曼都曾經受到權貴思想的影響,認為有意義的人生才是真正的人生,可是偏偏沒有看到這種意義已經被權貴思想改寫了,而不是人生原初的意義。從文學方面來看,似乎人生的意義是指引人前進的明燈,也是形而上的思想表達,卻並不是真實可靠的。

說到底,人生是無意義的,所謂人生的意義都是被改寫的意義,而不是真實的人生意義。看到這層意義,就會相對自由一些,而不會被所謂的人生意義捆綁和玩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