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相信,左撇子真的會遺傳!

2022年12月17日23:01:06 育兒 1851


媽媽說我從小剛知道用手拿東西的時候就是伸左手,後來我大點了,學拿筷子吃飯也是用左手,後來再大點,跟小夥伴們一起玩口袋,欻大把,做遊戲,也是用左手,再後來更大點,拿鐮刀,剪刀,菜刀,鏟刀……,不論拿什麼東西,幹什麼活兒,都是用左手,對我來說,右手好像生來就是一個擺設、配搭,只是起一個輔助左手的用處。一開始媽媽試圖糾正我,讓我改用右手,爸爸說:隨她吧!不用刻意讓她改,這是咱李家祖輩遺傳,一輩兒一個左撇子,這輩兒傳到二丫頭了(爸爸都是喊我二丫頭)。媽媽也就默許了。後來爸爸跟我講,從我太爺爺那輩起,我太爺爺就是左撇子,到了爺爺那輩,爺爺是左撇子,到我爸爸一輩,我四姑是左撇子,到了我們這輩,輪到了我,祖輩遺傳,一脈相承,我是幸運的那一個。從此,我不再為自己是左撇子而自卑,小夥伴兒們再笑話我,說我跟她們不一樣,喊我“左撇子”,我也不再生氣,反而感到自豪,因為我是我家這一輩的幸運兒,我是我們老李家的傳承者!

到了上小學,開始學寫字的時候,也是習慣性地用左手拿起鉛筆,結果被老師發現了,老師手裡的教鞭“啪”一下落在了我的左手上:用右手!一連彆扭了好幾天,終於學會了用右手寫字,自此,我從出生第一次會用右手做事了。

除了寫字,我還會用右手干另一件事:織毛衣。姐姐比我大七歲,在姐姐十五六歲的時候就學會了織毛衣,那時候爸爸的毛衣、毛褲、毛坎肩都是姐姐織的,看着姐姐手裡握着毛衣針,隨着一根手指靈巧的繞上繞下,長長的毛線變成了一圈圈漂亮的圖案,我是又新鮮又好奇,趁姐姐不在的時候我就偷偷拿起針,學着姐姐的樣子織起來,可是我不知道,左手織出來的線圈跟右手織出來的方向是相反的,結果可想而知,被姐姐臭罵了一頓,可我就是屬豬的——記吃不記打!幾次偷偷織,幾次被姐姐罵,後來,因為不想再被姐姐罵,也決心想學會織毛衣,就硬生生學會了用右手織。

現在,我們的下一代也有了下一代,在我們的下輩中,我大哥家的侄子是左撇子,而我侄子的下一輩,傳到了他的兒子,從我太爺爺那輩到我侄子的兒子這一輩,一共傳承了六代了,而且一輩兒只有一個人左撇子,不得不嘆服我們老李家的這個遺傳基因是如此強大!而我,很幸運成為了其中一位傳承者!


請相信,左撇子真的會遺傳! - 天天要聞


請相信,左撇子真的會遺傳! - 天天要聞

育兒分類資訊推薦

孩子長大後還黏媽?這4個秘密,讓媽媽成為孩子永遠的安全基地 - 天天要聞

孩子長大後還黏媽?這4個秘密,讓媽媽成為孩子永遠的安全基地

兒子發信息過來:媽,要不要打個電話?隨即他就打電話來問:媽,我不是跟你說過了我晚上有空嗎,你什麼時候想找我都可以打電話給我的。一次沒打過電話的我……我都不好意思說:有啥好聊的?我也是明白了我去外地讀書的時候給我媽打電話時她說的話:都不到一個
西安博物院回應“留言‘薄’中多處英文單詞拼錯”:已撤回,進行更正及審核 - 天天要聞

西安博物院回應“留言‘薄’中多處英文單詞拼錯”:已撤回,進行更正及審核

呂先生7月1日在遊覽陝西西安博物院時,發現館內的觀眾留言簿上有遊客對英文介紹中的多處單詞拼寫“糾錯”,隨後,他將該頁面拍照發到了網上。7月4日,西安博物院工作人員回應紅星新聞,此前忽視了留言簿中存在的問題,現已督促將出錯的留言簿撤回,並對錯誤之處進行更正及審核。 ▲呂先生曬出的有遊客“糾錯”的頁面呂先生...
潛意識教育法:孩子信念轉化詞庫 - 天天要聞

潛意識教育法:孩子信念轉化詞庫

孩子的一句話,往往藏着他內在的潛意識自我認同。很多時候,孩子不是能力不夠,而是被錯誤的信念限制了表達、行動與成長。例如:“我數學太差了” → 不是真的差,而是怕失敗、怕評判、怕再被說。
幼兒園兒童鉛中毒引家長擔心,有家長表示以後不送孩子去幼兒園 - 天天要聞

幼兒園兒童鉛中毒引家長擔心,有家長表示以後不送孩子去幼兒園

最近,甘肅天水一幼兒園上了熱搜。原因是有家長發現,自己的孩子在那上學,結果去醫院檢查發現鉛中毒了。這個鉛中毒不是小事,這有可能對孩子造成永久性的損傷。因為孩子是在幼兒園吃飯的,所以家長懷疑是幼兒園的食物出現了問題,就是添加了含有鉛的添加劑。
計生系統內憑空多出一個小孩,官方:多出來的“女兒”並不存在,信息已刪除 - 天天要聞

計生系統內憑空多出一個小孩,官方:多出來的“女兒”並不存在,信息已刪除

極目新聞記者 丁偉 唐佳燕7月2日,有網友發帖稱,近期夫妻倆因需要遷戶口到東莞,新戶口簿打好後,按要求去社區計生窗口登記建檔,卻被窗口工作人員告知,計生系統內兩人名下多出一個女兒。網友感到莫名其妙,他們夫妻倆是原配,且從未生育過孩子。計生系統還顯示,該信息是玉堂圍社區於2016年登記,且兩人戶口簿上仍只有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