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項對高一年級的問卷調查中,我們詢問男孩女孩怎麼理解“貞潔觀”?
孩子們說:“貞潔是媽媽將要送給孩子的最珍貴的禮物。”
如果一個女人想要生育健康的孩子,做健康的妻子和母親,就要為孩子留有一個纖塵不染的子宮。
這句話是為將來生育健康孩子的母親們講的,也是要對男孩講的。
如果你真的愛你的女朋友,就不要傷害她,因為她有可能是你未來的妻子,也有可能是別人的妻子,但無論怎樣,她都要去創造下一代的生命。
愛她,就有責任去保護她的健康,但是以“我愛你”的名義去做“我害你”的事情,在今天比比皆是,有多少大學生、中學生,正在做着這樣的事情,可以說,這樣的教育非常嚴峻。
從狹義上來說,青春期教育是性與生殖健康的教育,是預防控制艾滋病毒品的教育。
從廣義上來說,就算你的孩子很乖,不會發生這樣的事,但是作為父母,我們是不是希望我們的孩子將來能夠有一個幸福的人生。
但是在這樣一個大環境下,他們有順利的戀愛嗎?她們有美滿的婚姻嗎?她們有幸福的家庭嗎?她們能創造下一代的健康生命嗎?
應該說,這是每個家長對孩子的期待。
所以,青春期教育從廣義上來說,是一生幸福的教育,是戀前訓練和婚前教育,是兩性之間的尊重和平等教育,更是生活技能的教育。
沒有一個家長敢搖頭說:“這樣的教育,我的孩子不需要。”只要他考分好就行,拿個博士回來就好。
有太多的成功人士,他們學業成功,事業成功,卻由於戀愛挫折,婚姻失敗,家庭解體,導致孩子出問題,殃及到事業,毀及到健康,甚至為此搭上性命,這樣的故事每天都在發生。
所以,一個人的一生,沒有任何成功能夠彌補婚姻家庭的失敗,也沒有任何成功能夠代替婚姻家庭的成功,因為事業的輝煌是一陣子,婚姻家庭的幸福是一輩子。
今天我們選擇為孩子的教育付出一陣子;未來,或許就有可能窮盡我們所有的心事。
從孩子進幼兒園到小學、中學、大學、碩士、博士,培養他到25歲或30歲,他們就進入社會工作了,他們會去做工程師、醫生,直到60歲或70歲退休,但他們做夫妻做父母卻要做到八、九十歲,乃至上百歲。
我的父親今年87歲,母親83歲,他們做了69年的夫妻,如今他們仍然是夫妻,生育了我們5個兄弟姐妹,把我們培養成人,現在雖然是我們在照顧他們,但他們仍然在教導着我們。
要知道一個人在他成才之前,必須先要成人,只有成人才能夠成夫妻,才能夠成父母。我們今天所有的教育都在教孩子怎麼做事,怎麼升學,怎麼考試,怎麼拿學位,怎麼找好工作,幾乎不教孩子怎麼去做夫妻,怎麼去做父母。
所有的職業都需要訓練,唯有做夫妻做父母不用訓練,到了年齡就可以領結婚證。或許你只想把孩子培養成一個普通人,可即便是再普通的人,也是要做夫妻,做父母的,他不一定非要做老總,做工程師,但他終生的職業卻是做夫妻,做父母。
一個人讀了中學才可以升大學,有了大學才可以去念碩士。那麼,我們又是根據什麼認為自己有資格做夫妻做父母呢?又是憑什麼以為自己可以生孩子呢?
所以,“貞潔觀”不是封建枷鎖,也不是男女不平等的雙重標準,而是維護幸福家庭養育健康生命的一項安全保障。
同意這個說法的,歡迎一起來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