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中老人去世後,很多家庭選擇悄悄落葬

2025年04月14日12:20:10 育兒 6175

《周禮》規定:“眾生必死,死必歸土。”

古代,為老人舉辦隆重的葬禮,是孝道。

尤其是一些諸侯、貴族,落葬的時候,還會安排大量的陪葬品,墳墓也是很奢華的。

一些平民,就是借錢,也要把葬禮辦妥。因此衍生了“賣身葬父”之類的故事。

一晃就過了很多年,我們再去看落葬的習俗,已經發生了巨變。

從風風光光辦葬禮,到悄無聲息落葬,大家似乎是達成了共識。

家中老人去世後,很多家庭選擇悄悄落葬 - 天天要聞

01

二三十年前,老人落葬是村裡的大事。

作為70後,我小時候是看過很多次葬禮的。

一個老人過世時,兒女們,花三天時間,去請親戚,抬棺材的村民等。

小村裡的女人們,都聚集在一起,幫忙做飯,準備客人居住的地方。

好幾戶人家,主動把多餘的房間騰出來,準備好被子;把碗筷都拿出來;還反反覆復詢問,凳子桌子夠了嗎?真的把落葬的事情,當成自家的大事。

親友都聚攏了,村裡的先生,就上門看墳地,確定良辰吉日。也多番徵求親友的建議,尤其是長輩的建議。

先生還會寫對聯。先是白色的對聯,落葬後就更換成紅色的對聯。

村裡有專門的鑼鼓班子,湊一起,敲敲打打;也有抬棺材的專用工具。

特別是一些大村落,還修建了祠堂,專門有一間房,存放落葬的工具,還安排了人管理。一般是村民小組長就是管理員。

親戚朋友來了,送被褥、輓聯布等,把靈堂堆滿。

到了正式落葬的那一天,幾乎是全村人出動,給老人送行。送行的隊伍,可以達到四五百米長。

大家沿着山路走,一直到山腰。按照風俗,女人們,在半路上,就陸續往回走,男人們繼續走,到墓地。

落葬之後,所有的親友,村民都大聚一次,吃喝是免不了的。

一次葬禮,吃掉兩頭豬,這是很常見的事情。

雖然不會安排很多的陪葬品,但是給老人穿壽衣;棺材裡還有很多的木炭,用來驅除異味;所有送葬的大人,都要一塊白布,孩子們是紅布;修大的墳墓,這是不可避免的。

整個落葬的流程,做完了,開銷上萬。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一萬元可以買一套房。這開銷多大?想起來就難。

不知為什麼,大家就以花錢多為驕傲,哪怕是借錢安排落葬。似乎花錢多了,孝道就多了,花少了,就是寒酸,被人指指點點。

家中老人去世後,很多家庭選擇悄悄落葬 - 天天要聞

02

現如今,“悄悄落葬”成為了一種大趨勢。

這幾年,村裡的落葬情況,就大不一樣了。

最近一次,我到老家走了一圈,也和一些村民交流。發現有好幾個老人過世,都沒有告訴村裡人。

也有一部分老人,隨著兒女到城裡,都沒有土葬,而是火葬了。也沒有讓村裡人去火葬場送行。

具體來說,有以下幾點變化,主要是做葬禮的簡化。

第一,家家戶戶都富有了,能夠獨自承擔起葬禮的開銷。就不喊村裡人幫忙,也避免了多餘的禮尚往來。

第二,外出的人多了,能夠在老家留住的,也就是一些老弱病殘,喊他們幫忙也不現實。如果是外出的人,你要他回來送葬,他們也不一定會來。奔襲千里,就為了葬禮,顯得成本太高。

第三,親戚之間,更喜歡談利益,而不是談感情。“趨炎附勢”的情況,越來越明顯。人一旦把親戚看透了,也就少了交往。落葬的時候,一些遠房親戚,老表以下的親戚,都懶得通知。

另外,外出定居的親戚多了,來老家一次,也是很麻煩的。大家心知肚明,就免得打擾。

真的有人,在老人過世之後,就是發個朋友圈,然後親戚朋友來不來,隨意。

第四,這大辦酒席,確實是鋪張浪費。大家都知道,雖然生活富裕了,但是這幾年不好賺錢了。守住口袋裡的錢,確實很有必要。一次酒席,動不動就過萬,這是一個人半年的剩餘。

第五,移風易俗也有了一定的成效。大家都接納了火葬,也少了抬棺材的大麻煩。尤其是外出定居的老人,在陌生的城市,舉目無親,還不如火葬,兒女也輕鬆。

當村裡有幾戶,採用了最簡單的落葬方式。其他的村民,就會仿效,而不覺得難為情。

至於以後,我們可以猜想到,落葬的方式,會更加簡單。關鍵是大家打心眼裡接納了簡單的方式,反過來對那些複雜的方式,是嗤之以鼻的。

俗話說:“舊的不去新的不來。”

葬禮文化,也在新時代的浪潮下,反覆衝擊,反覆改變。

有時候我們要這樣想,安排落葬,主要是九零後,零零後,他們是沒有在農村常住的,也接納了新思想,敢於改變。那麼他們就成為了簡單葬禮的引領者。

如果從單個家庭來看,葬禮少花錢,就是好事。子孫沒有經濟壓力,老人也在活着的時候,思維通透了,得到子女的更多照顧。

家中老人去世後,很多家庭選擇悄悄落葬 - 天天要聞

03

有些習俗,從科學、經濟的角度看,就是“陳穀子,爛芝麻”,捨去了,就對了。

如果你有一天,發現一些親友,走走就散了,不要追問“為什麼”。還是不去打擾,尊重他們的選擇。

曾經熟悉的聯繫方式,也不去撥通了,也許你聽到的是一個陌生的聲音:號碼,更換了主人。

生活是一個萬花筒,要喜歡滿山的喜氣的桃花,也要青睞山溝里孤獨的蘭花。

作者:布衣粗食。

關注我的文字,走進你的心靈。

文中配圖來源於網絡。

育兒分類資訊推薦

全新智己L6提供莫蘭迪紫色:預售權益價21.99萬元起,5月13日上市 - 天天要聞

全新智己L6提供莫蘭迪紫色:預售權益價21.99萬元起,5月13日上市

IT之家 5 月 7 日消息,全新智己 L6 將提供莫蘭迪紫色車漆,官方已經公布了該車漆的官圖。全新智己 L6 將於 5 月 13 日正式上市,預售價 22.99 萬-29.99 萬元,預售權益價 21.99 萬-28.99 萬元,還新增馬蒂斯紅車漆。全新智己 L6 汽車原創韻感雕塑設計,搭載多角度光束智慧燈組 + 超薄水滴型激光雷達、擁有 3 倍輪軸比、2
超萌互動!新生兒與醫者的第一次“握手” - 天天要聞

超萌互動!新生兒與醫者的第一次“握手”

新生嬰兒用小手緊緊攥住主刀醫生的手臂。紅網時刻新聞5月7日訊(通訊員 姚嬋姣 程雲高)一名剛完成剖宮產手術的新生嬰兒,在醫護人員清理其口鼻時,突然用小手緊緊攥住主刀醫生的手臂,彷彿在向帶自己來到世界的“第一雙手”致謝。5月4日,在湖南省人民醫院馬王堆院區產科手術室里,一個剛來到人世間的男嬰用稚嫩的手掌,為...
8歲女孩跳繩後肚子劇痛,還嘔吐了2次,卵巢竟扭成麻花! - 天天要聞

8歲女孩跳繩後肚子劇痛,還嘔吐了2次,卵巢竟扭成麻花!

8 歲的小麗(化名)非常喜歡跳繩,每天都堅持打卡。最近,她跳完繩後,肚子突然劇痛,還嘔吐了2次!孩子媽媽以為只是累着了,可第二天疼痛不減反增......送醫一查發現,小麗的肚子里竟“藏”了個 15 cm的大包塊!醫生結合 CT 影像,發現她的情況是卵巢囊腫蒂扭轉,而且囊腫可能是卵巢畸胎瘤。術中,醫生髮現囊腫來源於右側...
人這一生!(讀到好心酸) - 天天要聞

人這一生!(讀到好心酸)

有人說,人總要咽下一些委屈,然後一字不提的擦乾眼淚,繼續往前走。成長的代價就是失去原來的樣子。沒有人能像白紙一樣沒有故事,其實早晚有一天你會明白,人除了生死,其他的都是擦傷罷了!
在微信上永遠不要做這六件事! - 天天要聞

在微信上永遠不要做這六件事!

微信已悄然成為生活的“第二世界”,它既是信息的高速公路,也是人心的放大鏡。指尖輕點間,我們與世界相連,卻也常因言行失當而陷入風波。以下六條“微信生存法則”,需時刻銘記於心,方能在這片虛擬天地中守住分寸、護得周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