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師長,孝順父母,愛護子女,似乎歷來都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作為每一個中華民族的兒女來說,都需要去遵循這樣的原則。畢竟這些人都是我們身邊最親近的人。也是最重要的人。而這也是一種文化的傳承。
但是隨着時代的發展,很多東西都在悄然的發生着變化。而在孝順父母方面,也出來了一個新興的詞語,叫連坐式孝順。
“連坐式孝順”暗暗上演,兒女直呼壓力大,父母卻還沾沾自喜!
什麼是連坐式孝順呢?其實說白了就是在孝順自己父母的同時,還要同時孝順父母的兄弟姐妹,如果逢年過節想要給自己的父母買點吃喝禮品,那麼自己父母的兄弟姐妹也不能落下。
如今這種現象還是非常廣泛的。作為子女來說,如果說工作一定時間有一定的積蓄,那麼可能在這個問題上可以得到很好的解決。但如果是剛大學畢業進入職場的學生,那麼這個問題就非常棘手,畢竟自己也沒有那麼大的經濟支撐來去做這些事情。
而作為父母來說,其實他們也非常明白自己兒女的處境。也知道自己兒女在工作期間能賺多少錢,但是為了自己所謂的顏面還是會這樣去做。畢竟只有這樣,自己的兒女在別人的眼裡才會是更孝順的。
現實生活中,其實很多人的身上都發生過類似這樣的事情。有一個姑娘就變成了連做事孝順的受害者。這個女孩家境一般。通過自己的努力,大學畢業後找到了一份相對不錯的工作,但是由於是剛開始,所以說的話薪資待遇並不是很高。
不過他一直是一個極其孝順的女孩。所以自己掙點錢都會給父母去買一些吃的用的。看到他的做法後,不管是親戚朋友還是鄰居,都投來了讚許的目光,誇讚他非常孝順,而自己的父母在這個過程中也非常得意,畢竟孩子是自己教育出來的。
但等到過年的時候,這樣的問題就出現了。父母讓他多買點高檔禮品,過年的時候要去自己的叔叔伯伯家看望一下。而且東西還不能太過便宜,一方面是一種孝順的體現,另一方面這樣也會讓全家人更有面子。
但是這樣的做法給了女孩很大的壓力,畢竟親戚很多。如果每家花幾百塊錢,那麼下來也是一筆非常大的費用,而自己辛辛苦苦賺錢也很不容易。但是卻只能硬着頭皮去做。
而且我們會發現這樣的事情不止出現在一個兩個人身上,現實生活中其實這樣的例子非常多,似乎有很多人都無法去逃過連坐式孝順的情況。那麼到底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呢?
第一,父母為了掙回自己的面子,所以被迫做出這樣的選擇。尤其是一些農村的家庭來說,思想觀念比較陳舊,所以他們會更在乎這些東西,為了體驗孩子的孝順,為了讓自己在眾多人群中更有面子,才會要求自己的孩子這樣去做。
第二,父母非常辛苦的養育子女,認為也該有所回報。不管是因為面子還是出於兒女對自己的愛,這都是作為兒女來說應該做的。儘管這樣的做法對於自己的孩子來說有壓力,但是也還是會選擇。
第三,陪伴和溝通較少。孩子基本上工作以後都很少陪伴在父母的身邊,基本上都隔得很遠,一年只能見一次。所以很多問題都是無法解決的,而父母也只能通過這樣的方式來找回一些陪伴和愛。
而我們從中也會發現,這種方式其實並不可取。所有孩子的孝順不能夠通過這些東西去表現,而是能夠盡自己最大能力去回報父母。並不能成為父母群中互相攀比的武器。
所以與其苦惱還不如實打實的坐在一起解決問題。而最能夠解決問題的方法就是多溝通,多交流,有時間一定要多陪伴父母。
隨着父母年齡的增長,其實他們也需要更多的關心在乎,所以如果我們工作離得比較近,一定要多回家陪伴父母,但是如果離得較遠的話,也需要經常常給父母打電話,哪怕是嘮嘮家常,對於他們來說都是非常開心的。
很多時候的做法其實都是因為彼此之間有誤會,或者說並不了解,所以父母很多時候甚至不了解自己子女的收入情況。兒子女也為了不讓父母擔心,所以都不太會去說這些事情。只有良性的溝通才能解決所有的問題。
總結:相信每一個父母都是為了自己的孩子好。彼此之間多交流,更有愛,什麼問題都會被解決,連坐式孝順也能夠被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