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小伙肝癌复发,40颗“特种兵”粒子深入禁区狙击癌细胞

2025年06月17日20:22:04 科学 1676

极目新闻通讯员 杜启联 周朕

近日,泰康同济(武汉)医院肿瘤科戈伟主任团队成功为一位来自广西的肝癌患者实施了高难度的“肝脏S7段放射性粒子植入术”。术后第三天,患者在病房里,情不自禁地哼唱起了家乡的壮族山歌。

来自广西的小王(化名)与肝癌抗争已有一年多的时间,尽管接受了规范治疗,复查却发现其肝脏S7段(位于肝脏最顶端、紧贴膈肌的区域)的肿瘤结节仍在增大,截面约39毫米×30毫米。该区域因位置深、毗邻重要脏器且受呼吸运动影响巨大,在肝癌治疗领域素有“手术禁区”之称。怀抱希望,小王跨越千里,求诊于泰康同济(武汉)医院肿瘤科戈伟主任团队。

广西小伙肝癌复发,40颗“特种兵”粒子深入禁区狙击癌细胞 - 天天要闻

粒子植入前 通讯员供图

戈伟主任介绍,小王的复发类型,正是肝癌术后最常见(约占80%-90%),也最棘手的“野火式复发”。这种复发源于初次治疗时癌细胞已像“野火余烬”般潜伏在血管或微小病灶中,常规手段难以根除,极易在术后数月内“死灰复燃”。而肝脏S7段位于右肝的最顶部,深藏在肋骨和膈肌之下,紧邻右肺和心包,它的特殊位置导致穿刺路径长达12到15厘米,途中还要警惕因呼吸造成的肝脏位移(可达3到5厘米)所带来的干扰,传统的外放疗、消融、介入栓塞等手术往往效果不佳且风险极高。经过分析研判,戈伟主任团队最终决定采用“放射性粒子植入术”。

广西小伙肝癌复发,40颗“特种兵”粒子深入禁区狙击癌细胞 - 天天要闻

粒子植入后 通讯员供图

术中,针对小王的肿瘤,戈伟主任团队运用先进的治疗计划系统(TPS),通过精密计算,将40颗碘125(I125)粒子部署在肿瘤组织。同时,为患者佩戴电磁感应胸带,实时监测呼吸波形,精准捕捉每次呼吸周期中约0.3秒的“平静期”,严格限制穿刺和粒子释放的所有关键操作都在这个瞬间完成,最大程度保护毗邻的脆弱器官。手术过程非常顺利,术后,小王恢复良好,目前已顺利康复出院。

戈伟表示,放射性粒子植入主要有四大优势:第一,持续精准打击肿瘤细胞,克服了外放疗的分次限制,治疗效果更佳;第二,最大限度地保护了毗邻的重要器官;第三,手术仅需0.5到1小时,体表只留有细小针眼,并且对肝脏功能和胆道系统影响极小,患者通常在术后2到3天即可出院;第四,粒子能被直接植入病灶核心,实现定点清除,“植入患者体内的这些粒子,就像一颗颗微缩的星辰,在身体的暗夜中持续发光,为患者剿灭肿瘤细胞。”

此次粒子植入手术的成功,标志着泰康同济(武汉)医院在肝癌精准微创治疗领域取得新突破,为传统意义上的“手术禁区”肝癌患者带来了更高效的治疗选择。

(来源:极目新闻)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027-86777777。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微科普】莫要一谈辐射就“色变”,正确看待这把“双刃剑”! - 天天要闻

【微科普】莫要一谈辐射就“色变”,正确看待这把“双刃剑”!

Q辐射具有两面性!“快把WiFi关了,有辐射!”“电脑前面放盆仙人掌,防辐射!”“孕妇必须穿防辐射服!”这些十分耳熟的忠告,折射出公众对辐射普遍存在的心理恐惧。然而,科学真相往往颠覆认知。恐惧:混淆与误解公众对辐射的深度误解和过度恐慌,常因混淆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辐射类型:电离辐射:包括X射线、γ射线等高能辐...
宁德时代诉海辰储能不正当竞争 - 天天要闻

宁德时代诉海辰储能不正当竞争

近日,宁德时代起诉海辰储能等主体不正当竞争纠纷一案已由福建省宁德市中级人民法院立案,定于8月12日开庭审理。这场纠纷因两家企业在587Ah储能电池标准领域的竞争引发行业关注,而案件走向恰逢海辰储能港股IPO关键期,其上市进程可能因此受到影响
发力太空计算!千亿巨头大动作 - 天天要闻

发力太空计算!千亿巨头大动作

【导读】中科曙光拟与中科星图共同构建中国太空计算产业新生态中国基金报记者 卢鸰太空计算正成为新的战略新兴技术高地。中科曙光、中科星图7月8日晚公告称,双方当日签署了《太空计算领域的合作开发框架协议》,将共同推动“太空计算”技术的创新与应用落地、构建中国太空计算产业新生态,打造面向世界的中国太空算力服务...
专家分析台风“丹娜丝”三个特点 登陆后影响时间或拉长 - 天天要闻

专家分析台风“丹娜丝”三个特点 登陆后影响时间或拉长

中国蓝新闻 浙江之声记者 徐欣悦今年第4号台风“丹娜丝”(热带风暴级),今天13时中心位于温州偏东方向约118公里的海面上,预计将于今天傍晚到夜间在台州到宁德一带沿海登陆。省应急管理厅总工程师胡尧文介绍,目前看,尽管台风强度不强,但有三个特点要特别关注:一是路径罕见,作为第一个从南海穿过台湾海峡再可能登陆浙...
“泰山奖”得主卢煜明,当选欧洲科学院院士 - 天天要闻

“泰山奖”得主卢煜明,当选欧洲科学院院士

卢煜明被认为是离诺贝尔奖最近的“下一个中国科学家”。撰文丨凌 骏责编丨汪 航近日,欧洲科学院官网在线更新院士名单,中国科学院院士、香港中文大学校长卢煜明教授在列。卢煜明院士是全球无创产检技术的奠基人,他耗时22年开发的“无创产前基因检测(NIPT)”技术自2011年推向全球,在超90个国家落地应用,每年为全球孕妇...
施一公、薛其坤、潘建伟院士相聚上海,预测未来50年科学发展 - 天天要闻

施一公、薛其坤、潘建伟院士相聚上海,预测未来50年科学发展

今天,施一公、薛其坤、潘建伟等众多科学家和青年科研人员相聚上海黄浦江畔,参加“未来科学大奖十周年庆典·科学峰会”。这场峰会聚焦科学未来发展趋势,在对话环节请科学家预测未来、寄语青年。西湖大学校长、2017未来科学大奖·生命科学奖获得者施一公院士认为,AlphaFold(阿尔法折叠)人工智能系统的问世,改变了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