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首个桩基固定式海上光伏项目全容量投运

2025年05月27日13:10:17 科学 7226

作为我国首个桩基固定式海上光伏项目,5月27日中广核烟台招远400兆瓦海上光伏项目全容量并网发电。

中国广核新能源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志武介绍,该项目成功应用自主研发的双面双玻海上光伏组件等一系列创新产品,并形成可复制的海上光伏项目施工成套工艺体系,对我国海上光伏规模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预计年平均发电量6.94亿千瓦时,等效减少标煤消耗约20.87万吨,减排二氧化碳约53.58万吨,相当于植树造林1562公顷,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显著。”张志武说。

我国首个桩基固定式海上光伏项目全容量投运 - 天天要闻

山东省能源局副局长孟凡志表示,山东省大力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坚持全域统筹、海陆并进,加快推进大型清洁能源基地建设,全力打造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示范区。中广核烟台招远400兆瓦海上光伏全容量并网发电,将有效推动区域能源结构转型升级,对于加快构建多元互补的能源供给体系、助力打造现代海洋经济发展高地具有积极意义。

中广核烟台招远400兆瓦海上光伏项目位于山东省招远市莱州湾海域,光伏场区距海岸最近距离2公里,最远距离6.2公里,总用海面积512.7公顷,通过16回35千伏集电线路接入220千伏陆上升压站。

海洋环境具有高盐雾、高湿度、高风载、高洋流冲击等特性,对组件的材料防腐、结构特性、系统稳定性等提出较高要求。针对项目环境特性,中广核联合产业链伙伴研发国内首批适应海洋环境的单晶硅异质结n型双面双玻组件,光电转换效率达22.86%,组件双面率大于85%。通过该组件的研发和应用,中广核取得“纳米全钝化接触晶硅异质结双面太阳能电池及其制造方法”等7项专利,有力推动了海上光伏组件的技术进步。

(本文来自第一财经)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全球第二台、中国首台!预计7月在成都投用 - 天天要闻

全球第二台、中国首台!预计7月在成都投用

记者从四川双流经开区获悉随着全球第二台、中国首台商用Cyclone IKON30MeV(兆电子伏特)回旋加速器进入最后调试阶段成都纽瑞特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加速器及同位素药物产业化生产基地项目预计在今年7月取得安全资质后开始试运行届时越来
跨越约4亿公里距离,耗费10年时间,“天问二号”开始探测小行星 - 天天要闻

跨越约4亿公里距离,耗费10年时间,“天问二号”开始探测小行星

中国行星探测将迎来里程碑的一刻,“天问二号”任务发射窗口期正式敲定,准备在5月29日实施发射,开始进行中国首个小行星与彗星联合探测任务。这次任务将耗费10年时间,探测器将飞越4亿多公里,为我国深空探索再添新篇章。“天问二号”将采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其任务主要有两大核心:一是对近地小...
面对AI抗命,该不该“如临大敌” - 天天要闻

面对AI抗命,该不该“如临大敌”

(一)新华社援引英国媒体报道,美国一家研究机构最近公布了一系列针对各AI大模型的测试结果,其中,OpenAI的o3推理模型在得到“关闭”指令后,不仅拒绝执行,还篡改了代码以免被关闭。只看这条简短的新闻,很多人心头一惊。“AI拥有自主意识”是
集装箱造粮仓 机器人当“管家”——全国粮食和物资储备科技活动周侧记 - 天天要闻

集装箱造粮仓 机器人当“管家”——全国粮食和物资储备科技活动周侧记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郑旋机器人能当粮仓“管家”了!5月27日,全国粮食和物资储备科技活动周在长沙启幕。在粮油重大科技创新展览上,河南工业大学带来的多款粮食仓储机器人,引来大家围观。(5月27日,全国粮食和物资储备科技活动周在长沙启幕。郑旋 摄)“别看它们小巧,行动却非常灵敏,可代替人工,大幅提高效率。”面对...
新民·科技前沿|都市夜空中的行星“眼缘” - 天天要闻

新民·科技前沿|都市夜空中的行星“眼缘”

2025年,其实是观赏火星的好时辰。1月12日,地球迎来了久违的“火星冲日”(即火星、地球和太阳三者依次排成近似一条直线的现象),这是2022年以来这颗红色星球离地球最近、也是亮度最大的时候,星等高达-1.3等,在此前后一个月都是火星的“最佳观赏期限”,目前,火星的星等仍有1.2等。再见如此耀眼的火星,要等到2027年了...
新民·科技前沿|从科幻到现实,永不停歇的火星探索 - 天天要闻

新民·科技前沿|从科幻到现实,永不停歇的火星探索

【编者的话】备受瞩目的中国行星探测工程“天问二号”探测器,已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完成技术区总装、测试、加注等工作后,顺利转入发射区,计划5月底择机实施发射,开启宇宙之旅。它的前辈“天问一号”出色完成了火星环绕、着陆和巡视等火星探测任务,其继任者“天问三号”也将开展火星采样返回任务。启程在即的“天问二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