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装箱造粮仓 机器人当“管家”——全国粮食和物资储备科技活动周侧记

2025年05月27日22:00:21 科学 9760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郑旋

机器人能当粮仓“管家”了!

5月27日,全国粮食和物资储备科技活动周在长沙启幕。在粮油重大科技创新展览上,河南工业大学带来的多款粮食仓储机器人,引来大家围观。

集装箱造粮仓 机器人当“管家”——全国粮食和物资储备科技活动周侧记 - 天天要闻(5月27日,全国粮食和物资储备科技活动周在长沙启幕。郑旋 摄)

“别看它们小巧,行动却非常灵敏,可代替人工,大幅提高效率。”面对众人好奇地打量,河南工业大学研发人员陈猛浩认真介绍起两款机器人。

平粮机器人主要用于粮食入仓后粮堆的平整作业,具有自主避障、精准定位、实时建图、粮堆自主识别以及自主粗平精平作业等功能。

翻粮机器人能在粮堆内一定深度下自主行走,进而消除结露层、霉菌点,破除结块,确保粮食储存质量。

集装箱造粮仓 机器人当“管家”——全国粮食和物资储备科技活动周侧记 - 天天要闻(河南工业大学研发的平粮机器人样机展示。郑旋 摄)

“在粮仓里平整粮面,很多是人工作业,不仅费时费力,还有人身危险。在一些大型有深度的粮仓,工人一旦操作不当,就容易深陷在像流沙一样的粮食中。”陈猛浩表示。

针对储粮环节的痛点问题,河南工业大学研发团队自主研发粮仓机器人,为粮仓打造智能“管家”,解决平粮翻粮效率低、安全风险高等难题。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如何保证粮食储存安全,湖南粮食科技创新有限公司在粮仓技术创新上“大做文章”。在一款巨大的集装箱式粮食储备仓前,该公司董事长助理饶甜甜向记者介绍,“这是智能化氮气储粮集装箱。箱体采用高密封设计,氮气浓度保持在98%以上,可储存期限超过6个月。”

集装箱造粮仓 机器人当“管家”——全国粮食和物资储备科技活动周侧记 - 天天要闻(智能化氮气储粮集装箱。郑旋 摄)

以“一种载体集装箱”为基础,湖南粮食科技创新有限公司构建起“一种无人化运输车”和“一种低温集装箱储备仓”为支撑,“n种智慧管理应用”为中枢的“新型零碳粮食储备仓”。

“这种粮仓集成智能控温仓储、氮气气调抑虫、区块链溯源追踪等关键技术,相比传统储备仓有诸多显著优势。”饶甜甜说,新型零碳粮食储备仓具备良好的防水、放爆破性能,可用作战时储备,保障粮食物资安全。

目前,以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智能化氮气储粮集装箱”“新型零碳粮食储备仓”为依托,湖南粮食科技创新有限公司已在岳阳君山区打造全国首个全智能粮食储备基地。

从粮仓机器人、集装箱储粮仓,到全自动粮食质量检测车、粮食质量一体化自动检验系统等,本次活动周设置四大展区——粮油重大科技创新及“五小”优秀成果、院校和人才建设成果、应急物资储备成果、湖南省粮油科技成果展,全面展示“兴粮兴储”的科技力量。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全球第二台、中国首台!预计7月在成都投用 - 天天要闻

全球第二台、中国首台!预计7月在成都投用

记者从四川双流经开区获悉随着全球第二台、中国首台商用Cyclone IKON30MeV(兆电子伏特)回旋加速器进入最后调试阶段成都纽瑞特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加速器及同位素药物产业化生产基地项目预计在今年7月取得安全资质后开始试运行届时越来
跨越约4亿公里距离,耗费10年时间,“天问二号”开始探测小行星 - 天天要闻

跨越约4亿公里距离,耗费10年时间,“天问二号”开始探测小行星

中国行星探测将迎来里程碑的一刻,“天问二号”任务发射窗口期正式敲定,准备在5月29日实施发射,开始进行中国首个小行星与彗星联合探测任务。这次任务将耗费10年时间,探测器将飞越4亿多公里,为我国深空探索再添新篇章。“天问二号”将采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其任务主要有两大核心:一是对近地小...
面对AI抗命,该不该“如临大敌” - 天天要闻

面对AI抗命,该不该“如临大敌”

(一)新华社援引英国媒体报道,美国一家研究机构最近公布了一系列针对各AI大模型的测试结果,其中,OpenAI的o3推理模型在得到“关闭”指令后,不仅拒绝执行,还篡改了代码以免被关闭。只看这条简短的新闻,很多人心头一惊。“AI拥有自主意识”是
集装箱造粮仓 机器人当“管家”——全国粮食和物资储备科技活动周侧记 - 天天要闻

集装箱造粮仓 机器人当“管家”——全国粮食和物资储备科技活动周侧记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郑旋机器人能当粮仓“管家”了!5月27日,全国粮食和物资储备科技活动周在长沙启幕。在粮油重大科技创新展览上,河南工业大学带来的多款粮食仓储机器人,引来大家围观。(5月27日,全国粮食和物资储备科技活动周在长沙启幕。郑旋 摄)“别看它们小巧,行动却非常灵敏,可代替人工,大幅提高效率。”面对...
新民·科技前沿|都市夜空中的行星“眼缘” - 天天要闻

新民·科技前沿|都市夜空中的行星“眼缘”

2025年,其实是观赏火星的好时辰。1月12日,地球迎来了久违的“火星冲日”(即火星、地球和太阳三者依次排成近似一条直线的现象),这是2022年以来这颗红色星球离地球最近、也是亮度最大的时候,星等高达-1.3等,在此前后一个月都是火星的“最佳观赏期限”,目前,火星的星等仍有1.2等。再见如此耀眼的火星,要等到2027年了...
新民·科技前沿|从科幻到现实,永不停歇的火星探索 - 天天要闻

新民·科技前沿|从科幻到现实,永不停歇的火星探索

【编者的话】备受瞩目的中国行星探测工程“天问二号”探测器,已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完成技术区总装、测试、加注等工作后,顺利转入发射区,计划5月底择机实施发射,开启宇宙之旅。它的前辈“天问一号”出色完成了火星环绕、着陆和巡视等火星探测任务,其继任者“天问三号”也将开展火星采样返回任务。启程在即的“天问二号...